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年轻一代为是否结婚生子烦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 09:24  东方网-劳动报  

  晚婚、同居、丁克家庭……在当今的年轻人中间,这些词语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刺激的“猛料”,相反,却正在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方式。

  近日公布的“北京青年发展状况调查”显示,11%的青年认为“单身比结婚好”,15%的人并不认同“有孩子的家庭比没有孩子的家庭更幸福”这一观点,大多数青年(76%)认为“夫妻之间因感情破裂而离婚”无可指责。

  另据天津市一项对100对新婚独生子女的跟踪调查显示,这些家庭中,80%的家庭不开伙且在双方父母家“蹭饭”,50%的家庭因家务问题闹过矛盾。

  是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改变了吗?什么原因让年轻一代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们怎么评价自己的生活现状?家长是什么态度?专家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本期的舆情访谈,我们编发这组稿件,希望借此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笔者:至少20年前,国人的基本观念还是人人都要结婚,家家都要生孩子的。近年来,年轻人中不愿意结婚、结了婚不要孩子的人越来越多。有调查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中,甚至开始流行“婚姻不是必要的”,“婚姻只是诸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等观念,同居在“漂一族”中也相当普遍。您怎么看这种状况?

  樊爱国(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秘书长,《婚姻与家庭》杂志总编辑兼社长):这确实是真实的青年现象。一方面是受到国外的影响(当然我并不认为这些影响都不好),我们改革开放20年,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国外一些东西很自然的要被年轻人所接受。因为年轻人本身有这样一个特点,总是在追求一些新鲜时尚的东西,学习吸收的能力也比较强,这也很正常,年轻人嘛。

  另外一方面,这跟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适应。改革开放以前,大家都还很封闭,社会交往、工作流动、城乡流动、上下流动都比较少,而现在是一个流动的社会,也给人们创造了自由的条件。过去人员封闭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大家都认识,从家门到单位再到学校,这个环境没有那么多的机会让你外遇。

  笔者:年轻一代的婚育观念越来越多元化,“晚婚”、“不想要孩子”这样的观念正成为某些年轻人自然而然的想法,您怎么看?

  樊爱国:新的环境必然要带来新的问题,应该正视这个现实。某些观念的形成和转变对青年来说是一个过程,他们接受的这些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一个变化。我就看到我身边的年轻同事有这样的情况:他们结婚很晚,坚持到30多岁了才办事,生孩子也是父母一直劝啊劝就不要,但是到了三十五六岁,防线一下就突破了,突然又要孩子了。这种现象挺多的,有些妇产科的医生跟我们反映,现在有很多高龄初产妇。

  很多年轻女性之所以不愿生孩子,一个是生孩子本身很痛苦,另外带孩子很麻烦,而且现在女青年很爱美,又怕体形变了,又怕脸上色素沉淀不漂亮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怕影响工作。工作压力对她们婚育观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为生孩子而影响自己的工作或是把原来的工作丢了,没有更好的工作,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和面对的。

  很多女孩子都说不要孩子,但到后来往往是她的丈夫先发生变化,她也跟着改主意了。到了三四十岁生活相对稳定了,房子也有了,事业也步入正轨,有一定积累,感觉功成名就了,到这个时候他就发现还缺点儿什么,原来缺的就是一个孩子。当然老一辈给的压力也很大,老人想有一个孙子孙女啊,就会老劝。

  笔者:现在的年轻人在婚育观上受父母传统观念的影响确实比较大,但第二代第三代之后,现在的这些年轻人做了父母、祖父母,他们可能不会像自己的父母那样去影响孩子,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会不会真的就不要孩子了呢?

  樊爱国:不要孩子的年轻人可能会增加,但不会成为普遍的现象。无论从人的动物性来说,还是从人的本性来说,其实人都是希望有后代的。母性也是一种天性。现在农村传宗接代的观念还很深,但是城市对它是一个冲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数会相对减少,这对我们国家是件好事啊,因为我们人口太多了。德国、东欧等一些国家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政府都为这着急,号召他们生育,我们现在离着还远呢,不必担忧。

  笔者:有些年轻人对配偶、对未来生活的期待都比较高,他们比较重视感情的质量,宁可不结婚也不让自己受委屈,或者说宁可离婚也不愿意忍受不幸的婚姻。对此,您怎么看?

  樊爱国:这些年无论是电视、报刊、书籍,反映的婚姻家庭中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多,在我们媒体上反映的问题更多、更严重,还把它集中了。所以大家觉得忠诚的感情、稳定的家庭越来越不容易,跟这个有直接的关系。

  这些年大家光在追求现代化,把传统的一些美德给遗忘和抛弃了。比如老一代愿意从一而终,现在年轻人不认这套,干吗要从一而终啊?过不好我就离。时代也变了,观念也变了,确实生活中这种白头偕老的完美婚姻大家也看得越来越少了。我觉得整个社会对婚姻家庭、家庭美德、家庭道德的教育是太少了、太弱了。现在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并不关心这种教育,有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笔者:和您那辈人比,您感觉如今年轻一代的婚姻是更纯粹还是更物质化了呢?

  樊爱国:我觉得现在年轻人物质化的东西确实越来越多了,我们那会儿找对象首先要忠诚,像外貌、经济条件等都不是最主要的。就觉得这个人很忠诚、很踏实,能在一块好好过日子,就可以放心结婚了,而现在没什么人看重这些了。原来,女孩子找对象还要看对方长得好不好,现在我觉得这都不是最主要的了,先看有没有地位、有没有钱、有没有房子、有没有好的生活预期。不过男孩子看女孩子也还是看她长得漂不漂亮,有没有好的工作,家庭背景什么的。

  笔者:从恋爱到结婚年轻人需要做哪些准备,或者说要跨越哪些屏障呢?

  樊爱国:其实结婚时需要有两个基本的东西:一个是有责任感的感情,不是一时的。婚后的忠诚和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对对方、对双方的家庭和对自己今后的孩子都要有责任感。不是说一时冲动就可以不负责任地去找第三者,不负责任地去离婚。我觉得这是婚前年轻人要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第二,婚姻是一种关系的协调,夫妻间的相处也好,跟姻亲的相处,比如丈母娘、公婆还有你将来跟孩子的相处其实都需要经营和调节。你在人际关系上如果想得过于简单,或者根本没有想,当你遇到这两个问题———“责任”和“人际关系”时,肯定焦头烂额,不会处理啊!结婚以前多么简单,咱们俩去看看电影、游游泳、滑滑冰、喝喝咖啡……完了就完了,可是你一旦结婚,要面对多少东西啊!

  笔者:年轻人一想到结婚要面对这么多东西,会不会产生一种恐惧感?

  樊爱国:呵呵,那你也要面对,我听说一些西方国家有婚前咨询所这样的机构,咱们国家现在还没有。在欧洲一些福利国家,婚前咨询所的心理咨询师会拿出至少一百道题,最多的有五百道题来问青年男女。比如说,你有没有想过结婚以后谁做饭?你对他的父母怎么样?你对孩子会怎么样?一百道题,如果有五十道你都不懂、不会,或者没想,那他会告诉你,你还不是个成熟的人,你不适合结婚。如果80%的问题你都有应对处理的办法,那他会觉得你很好,建议你结婚。当然,一件事情都有两面,也许这么一问,问得人家都不结婚了。

  笔者:您认为家长对子女婚姻观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樊爱国:我感觉家长的影响挺大的,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表现出良好的关系,这个对孩子形成正确的婚恋观有直接的影响。我们看见很多离异的、经常打架的或者不和谐的夫妇,最后造成孩子婚姻心理障碍就非常多,他会觉得我爸我妈都吵了一辈子架,结婚有什么意思啊?一个不和睦的家庭,将来他们的孩子也会埋下有阴影的种子,这种影响潜移默化。

  笔者:越年轻越开放似乎是一种趋势,婚前性行为也越来越呈低龄化、普遍化,怎么看待这种趋势?

  樊爱国:西方很多初中生、高中生开始就有过早的性行为,我们国家虽然好一些,但随着营养的提高,身体成熟时间的提前,性意识萌发的提前,再加上周围的影视、媒体的影响,现在中国青少年的性成熟比老一代已经大大提前了。如果教育再跟不上,青少年性观念很可能比原来更开放一些。

  我认为,现在对青少年没有很正规、严肃的性教育,如果是维持现在这种状况,将来性开放甚至“性泛滥”都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我现在觉得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政府,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对过早的性行为产生的危害及其对青少年心理、生理造成的问题等等应该高度重视。现在专家们都在呼吁,可是总是没有形成一个究竟怎么去做的具体办法。有少量的专家在一些中学进行一些性教育的尝试,但是很弱,还不系统不完善。从家长、学校到社会,应该尽早的担起这个责任来。作者:选稿:祁贺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婚姻  丁克  生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