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谈松华、王建: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 16:04  红缨教育  
谈松华、王建: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图)
图为-谈松华

  科学发展观将帮助我们对教育事业如何发展作更深入的思考。教育事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全面认识教育在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确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发展观,促进教育为发展服务,并实现教育自身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认识教育在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主题,教育受发展的影响,并且对发展作出贡献。人类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经济增长——社会综合发展——人、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嬗变。发展理论方面的根本变化也伴随着教育发展观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发展”通常被理解为经济增长,一般认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能够直接带来社会的进步,这种发展观可以说是“以物为中心”的。在当时的国家发展政策中,教育基本上受经济学家实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支配,通常是与“人力资本”或“人力资源开发”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发展体现为教育规模的扩张、发展速度的加快和教育投资的增加。

  进入20世纪70年代,单纯经济增长为指向的发展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出现了贫穷、不平等、失业等“欠发展”状态。一些经济学者重新定义“发展”,认为“发展应涵盖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管理方式、技术进步在内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这种发展观重视社会各系统的均衡和谐发展,可以说是“以社会为中心”。而在此之前教育的“直线扩充”、“机械外推”式的发展直接导致或加剧了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不相适应,表现为教育与就业之间日益严重的不协调和不平衡,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严重的教育不平等,从而被菲利普?库姆斯称之为“世界教育的危机”。解决危机的努力要求教育发展的模式必须对诸如“类型的构造、体系中的阶段和结构、所雇用的专业教学人员、所开设课程的种类和所使用的技术等”进行质的改变,即教育发展除了规模的扩张之外,还应包括结构的改变、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等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社会普遍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198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指出“人是发展的中心问题”: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需求而不危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1995年联合国社会发展首脑会议提出,要“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框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人、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2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共同的发展战略。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中,“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公众意识和培训被确认为人类和社会据此能够最充分地发挥其潜力的一种过程”,教育发展成为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

  我国在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包括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的战略思想提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是使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社会各项事业和自然环境以及人的发展互相协调,它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从科学的发展观来重新认识教育的作用,教育的职能已大为拓展。教育不仅仅是扩大生产资源的手段,而且是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确立教育在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内部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有机统一,实现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增长的多方面教育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全面发展要求教育发展的充分性和均衡性,保证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充分实现。教育发展的全面性不仅体现为使人人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而且要求逐步使这些教育机会导向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要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各种形式的非义务教育,最大限度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同时,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人享有优质教育的公平机会。教育的协调发展要求教育内外部各要素、各系统间的动态均衡。教育发展是以人口、社会、经济、科技和资源为外部环境,以内部的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为子系统。为此,教育发展要协调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一方面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准备人才、人力和知识基础,因此必须实现教育的超前发展:另一方面这种超前发展要在与经济发展保持良性循环的关系中实现;

  二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关系上,主要是处理好教育的层次和类别之间的关系,力求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三是教育内部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协调发展:

  四是城乡、区域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要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共同进步,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是其前提和基础,为此今后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取向应是,进一步确认教育的公共属性,在政府投资主导和宏观调控下,逐步实现教育的相对均衡发展,使公共教育惠及所有的地区和人群。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实现面向未来的持续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关键领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教育发展的长期合理性问题,这既包括整个教育的长期发展,也包括个人的长期发展。要充分重视教育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为人的持续发展服务。而从受教育者和教育过程来说,要把教育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使每个人在一生中能够充分利用范围不断扩大的教育环境,即是把所有教育整合为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即作为人的持续协调发展条件加以设计的终身教育这一含义更广的概念之中。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政府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理念和原则,需要通过政策、制度和资源配置得以落实,政府无疑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现阶段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直接或间接地与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联系,而决策和管理正是发展观的反映。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政府将起关键性的作用。政府要发挥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首先要转变观念,转变职能。

  转变政府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转变政绩观。长期以来,一些领导部门自觉不自觉地把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发展水平和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教育也就在他们的视野之外。近几年来,把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等硬件设施作为政府做实事的主要领域,教育、人才这些软件建设还是排不上位置。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硬件、轻软件,重形象、轻实效等思想的影响,从而难以发挥科学发展观的导向作用。不转变重经济、轻社会,重硬件、轻软件,重眼前、轻长远的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就不可能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因此,对于政府而言,确立科学发展观不仅是科学地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问题,更是摆正政府位置和作用的思想观念变革的问题,也是提高政府治理和驾驭全局能力的问题。

  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建立公共行政和公共财政制度,更多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更好地发挥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的功能性政府职能的作用,补偿这方面市场机制的失灵。教育是公共领域之一,正如世界银行在论述政府定位和功能时指出,“服务于知识的市场往往失灵,因此采取公共行动是有充分理由的。政府在缩小知识差距方面处于一种独特的地位,支持终身学习,或建立健全的法规环境。”政府行为的公共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把发展教育摆在公共行政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体现在对于公共教育财政资源的配置上,即优先保证最大多数人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在非义务教育领域应该量力而行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国政府教育支出中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地向高等教育倾斜,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教财政拨款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1998年的19.74%提高到2001年的22.57%,而义务教育所占的比例却从19984%下降到2001年的53. 58%,高中阶段教育所占比例从1998年的17. 99%下降到2001年的16. 85%。教育资源明显流向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巩固。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调整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保证各级各类教育的是政府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政府职能转变的宗旨和目的是执政重点是防范市场失灵,帮助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保证社会公平。我国目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直接吸引各种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以大大缓解国家投资的负担,但它缺少了政府财政投资教育所具有的再分配职能,带来了影响教育长期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由于市场、区位和政策等原因所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合理的流动、积聚和配置,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对差别和绝对差别明显拉大。教育作为一种公益事业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在当前会分化还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让绝大多数人享受到均衡的、良好的教育;加大对弱势群体教育的扶持力度,为处境不利人群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使其具有接受教育的条件和能力,借助于教育来缩小社会分层所带来的贫富分化,是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教育体制急需解决的问题。

  谈松华 王建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教育专家  专家观点  幼儿园  幼儿教育  幼教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