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及时注射疫苗免受遗传危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 08:47  新京报  

  专家警示:出生后4―8小时内,及时注射疫苗,约有90%以上新生儿可免受遗传危险

  -4·25全国“儿童免疫接种宣传日”专题

  为有效地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最终消灭疾病的目的,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免疫接种宣传日”。下周一将迎来第19个全国“儿童免疫接种宣传日”。

  我国已从2002年起将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作为计划免疫内容。据调查,我国现有乙肝患者中的60%左右由父母垂直感染而来,绝大多数是由产道分娩时感染上乙肝病毒的。

  最新研究表明,新生儿在出生后4―8小时内,及时注射乙肝疫苗,约有90%以上的新生儿可以被阻断垂直传播。

  在全国“儿童免疫接种宣传日”前夕,解放军302医院感染七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刘士敬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只要严格按照计划免疫程序为所有的新生儿和儿童接种乙肝疫苗,90%以上的新生儿将会产生积极的保护性抗体,今后免受乙肝病毒感染。

  早期接种再强调也不过分

  首先,我国乙肝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是垂直传播,现有乙肝病毒阳性者中的60%以上均来自于这种传播途径。乙肝母亲可以通过胎盘或分娩将乙肝病毒传递给新生儿;乙肝父亲可以通过携带病毒的精液间接传播病毒,同时乙肝父母会将乙肝病毒易感基因传递给下一代。阻断这种传播的最好办法是及时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免疫预防,乙肝母亲在怀孕的第7、8、9月分别注射一只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时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面的麻烦就完全可以避免。

  其次,小孩感染乙肝病毒的结果非常严重,新生儿一旦感染病毒,几乎都会成为慢性肝炎。1~2岁时感染乙肝病毒,80%左右的小孩会形成慢性肝炎,3~6岁时感染病毒,有50%左右的小孩会形成慢性肝炎,但是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形成慢性肝炎的概率只有2%~6%.

  再次,对小孩注射乙肝疫苗,强调群体免疫,必须使乙肝免疫疫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只有覆盖率达到95%以上,才能获得70.8%的预期防护率,如果免疫接种覆盖率在75%左右,则预期保护率只有57.3%.因此只对乙肝母亲和其子女进行免疫预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所有新生儿都进行乙肝疫苗普种,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按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

  在谈到具体的接种的程序时,刘博士说,正常出生的新生儿和未受过乙肝病毒感染的青少年,按照0、1、6方案进行预防(即第1次接种后1个月、6个月时再分别打1次,一共打3次),每次打一支(每支5微克或10微克);如果乙肝母亲为“大三阳”,乙肝病毒DNA也为阳性,需要在怀孕的第7、8、9月时,分别注射一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预防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

  新生儿出生后,先立刻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处注射一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半月后,再按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感染。

  按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后,抽血化验,如果乙肝病毒五项指标(俗称“两对半”)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呈阳性,证明接种疫苗获得成功。

  接种疫苗成功后,表面抗体只要一直呈阳性,则可证明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能力,抗体的滴度越高,免疫力越强。表面抗体阳性持续的时间因人而异,可长可短,一般都在5年以上,有的甚至更长,没有必要再打加强针。每年复查一次“两对半”,跟踪观察表面抗体的变化情况,如果其抗体滴度很低或已消失,则有必要按0、1、6方案重新接种。

  接种成功后是不是永远不会得乙肝了?

  刘博士认为,并非如此。极少数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产生了高滴度的表面抗体,但仍发生了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肝炎,主要原因是乙肝病毒是一种高变异的病毒,它发生变异后,可以演变成一种新的结构、新属性的病毒变异株,既往的表面抗体对新的变异株没有预防保护作用。

  刘博士最后提示,计划免疫工作要求每名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儿童家长更需与计划免疫机构密切配合,做好建卡(证)工作。

  黄显斌谭文强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