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白领妈妈:母爱变得有心无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 08:44  新闻晨报  

  “孩子喜欢外婆,和我不亲。”“我整天出差,陪伴孩子的时间实在太少。”……昨天的母亲节本该是母亲们感到骄傲和欣慰的一天,然而记者却获悉,沪上很多的白领妈妈心里却由此增添了更多苦恼。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只能将孩子托付给老人带教,由此带来了母子(女)亲情的疏远,母爱变得有心而无力。这也成了很多准白领妈妈和未来白领妈妈们最大的担忧。

  在外资公司担任管理中层的裘女士直到32岁才生下了宝宝。“不是我想这么晚生宝宝,实在是忙得没时间啊。”裘女士的丈夫在一家证券公司任高层,孩子出生4个月后她就上班了,孩子只能交给父母和公婆带。从此,孩子过起了游击战般的生活———周一至周四外公、外婆带,周五至周日爷爷、奶奶带,夫妇俩就在下班后去看望一下。

  “其实不是我不想自己带孩子,实在是有心无力啊。”最让裘女士难过的是,每次出差回来,孩子不愿意让她抱、让她亲,而是躲在老人后面偷偷看她,就像打量一个陌生人。“孩子大了就好一些,但也总喜欢和外婆、奶奶在一起。幼儿园搞亲子活动,她点名要外婆参加,出去玩也喜欢依偎在奶奶的身边,和我一点都不亲热。”

  昨天,记者就这些白领妈妈遇到的“母爱变得有心无力”的困惑问题,采访了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于海教授。

  观点一:顾家也应视为女性成功标准之一

  “为什么女性在30岁左右就纷纷退出了事业领域的角逐呢?”于海认为,结婚、生育及对家庭生活的照顾,必定会影响到女性在事业上的发展,这无疑是社会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其实对一个女性、一个母亲而言,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衡量她的价值———她即便在社会、工作上没有突出的成功,但在照顾家庭生活、在教育子女上很成功,这也应该是一种成功。”于海介绍,欧洲一直在讨论妇女在家政方面的劳动创造是否应计算在GDP之内,因为“全职太太”持家和抚育孩子一样在为社会作出重大的贡献。

  观点二:“角色转变”需更多关爱

  “一个女性的角色在转变为母亲之后,社会的劳动保护、福利等方面都应该有相应的‘特异化’政策倾斜。这不能单纯地看作是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问题。”于海表示,现在女性有产假、哺乳期等一些福利补助,但这些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针对母亲的政策、文化和舆论方面的角色支持,让妈妈们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拥有一个母亲角色应有的地位和保障。

  观点三:亲身育儿成就骄傲人生

  对于“爷爷奶奶当爸妈”这个现象,于海认为,老人固然疼爱孩子,但也容易溺爱,这是无法避免的。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是其他亲属无法代替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从父母的言行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养成坚韧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父母也可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更加了解孩子,培养孩子。

  于海表示,尽管社会也给了女性很大的压力和挑战,由此影响到母亲与孩子的亲子互动,但年轻的白领妈妈应该接受一个简单而明白的道理:育儿是一位母亲最可骄傲的人生成就。母亲们应尽一切所能多和孩子接触,言传身教,如尽量每晚接孩子回家住,每天早晚抽1至2小时陪孩子玩耍等等。“这些过程虽然艰辛,但是却会获得无法替代的亲情欢乐和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幸福感。”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职业女性  产假  哺乳期  全职太太  幼儿园  隔代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