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朱小蔓:大脑与德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14:46  红缨教育 

  21世纪是人类大脑及脑科学研究的世纪,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等及OECD都已先后制订研究战略、组织重要的国际间、学科间合作研究。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川岛隆太教授提出,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脑的教育,教育实际就是培养脑。(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蒋志峰:《日本“脑科学与教育”项目的研究动态》)

  以德性品格为核心和基础的德育是一个复杂的人脑与社会环境之间多因素、多方式交互作用的过程,当前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有许多问题正说明我们需要加强与脑科学发生相关的研究。

  人类早期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情感反应模式”和近代哲学家休谟的道德情感理论现在已被脑科学认识为“人有产生情感直觉的神经网络”。

  人类婴儿研究、脑科学不断发现由人际情绪信息沟通、恰当的情感应答关系而产生的诸如:联系感、依恋感、安全感等对德性品质形成的支撑作用。

  有发现认为高水平5—HT的分泌,即快乐荷尔蒙对人的身体健康及自我悦纳感和自尊心、自信心的影响,而自尊被认为是道德的起点。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加登纳发现道德的基本范畴:尊重和公正都有大脑特定的区域活动与机能作为基础。

  人的表情识别、体察自身及他人的情感,根据加登纳的研究也都有特定的脑区及特定的神经运行方式。这种被加氏称为人格智能的智慧与道德是直接相关的。

  人的意欲、愿望、憧憬等与道德动机有关系,人的情绪专注、注意力等意志水平,人对情绪的调控与行为能否做出道德的反应和选择也有关系。

  人是否经常直接产生有质量的感觉、觉知、感受和体验,人的感受和体验水平与道德的鉴赏、趣味、情感乃至情操更是有极大的关系。

  相反,如果上述条件缺失、甚至被剥夺,人便无法形成德性品格,而上述条件都与神经元活动及神经突触的定向形成并固定化有关系。

  最后,道德需要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需要判断和推理等高级思维活动,而它们依赖大脑额联合区与其它两个脑区,即顶联合区、顳联合区的反复交互运动。有研究认为处于顳联合区的情绪中枢对信息的处理由遗传和条件反射引起,强度大,容易为行为信号。相反,额联合区对人的经验、知识、情绪、情操进行高级的认知加工,虽然信息处理过程较缓慢、强度较小,但具综合性,是有道德性的行为决策。(转引自张光鉴先生语。)这一脑活动规律说明高级的理性活动、情操活动是需要学习、建构的过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切都与教育如何定向而有目的地影响、锻炼、培育大脑有关。

  关于与德性相关的人的社会性特征、关于人的自主选择能力同大脑之间具体细微的关系,有些现在已经被破译,还有大量处于黑箱状态的知识尚待破译。比如:自弗洛依德始的人的无意识领域的研究显然与德育有极大的关系。道德往往是无意识的、缄默的知识,大量的不一定是明确的、显性的知识,无意识对道德是有很大支持的。但是,“人心如秋天的天空一样”,心总在不停的变化着的。人的意识是在极为广大的潜意识的黑箱的空间中轻轻飘动着的,在飘动中意识很难找到着落地点。如果从黑暗中出现的东西占领了我们的意识,人就会做出难以想象的事。(日本教育学家大田尧语)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希望教育尽量去创造有助大脑支持德性形成的条件,诸如多到大自然的怀抱、静默、艺术审美,专注于有兴趣、有意义的事情,注意额叶皮层生长发育的必要营养,通过“读写算”、通过推理、判断、训练高级元认知活动能力,交替使用左右脑,建立和谐、友善、尊重的交往关系等,这些都有助于大脑的保护、刺激、开发、利用和培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 朱小蔓)

  专家简介

  朱小蔓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学习经历与研究方向:南京市第九中学(1960-1966年)、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70-1973年)、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硕士(1985-198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1989-1992年)、俄联邦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访问学者(1992-1993年)。专业方向为:教育哲学、道德教育哲学、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教师教育等。

  主要研究成果:个人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著作《反思与构建——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理论研究(1997年)》,获教育部师范司基础教育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对话性著作《教育的问题与挑战》(2000年),获中国教育图书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著作《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与梅仲荪合作,1998年)和论文《情感教育的意识与机制》(1997年)分别获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编《独生子女家庭素质教育》丛书(1997年)获江苏省政府“五个一工程奖”。

  主要专业兼职与社会兼职及荣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一级学科及国家级重点学科德育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德育学博士点导师,东南大学兼职教授(2002年受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2004年受聘)、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4月当选),担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幼儿教育  大脑  德育  情感反应 

更多关于 幼儿教育 大脑 德育 情感反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