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祝士媛:全语言教育理念对幼儿语言教育的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15:26  红缨教育  

  源自西方的全语言教育的理念是当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思潮,是美国学院派实验、研究的成果,目的是促进教师语言教学理念的转型,后被中小学、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理论和策略。

  全语言教育研究的理论非常广泛,它参考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学和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等理论和观点。

  全语言教育的基本观点

  语言发展和知识内容的学习,是全语言课程的双重内涵 学习的内容是第一个层次的目的,在完成第一个层次目的的过程中,提供机会让儿童参予实际的语言经验,为第二个层次的目的。在儿童语言教育中,语言既是学习的对象也是学习其它领域知识的媒介;教育目标、内容应当是全面的、完整的。

  儿童语言的学习主要是从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而来 语言要在真实的使用情境中发展,而不是在课堂中反复的练习,教科书和教师的教导则是属于第二种层次的经验。主张教师在组织儿童的活动中,以儿童为主导角色,教师从旁担任支援、督导、鼓励和催化的作用。

  重视情境和多种渠道对儿童学习语言的作用 全语言教育方面的专家哈利德(Halliday)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过程,如何在使用语言的社会情境当中,赋予“语言”的意义是最重要的。在有意义的情境中,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的使用,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认为语言的学习情境对儿童语言智能的发展十分有益,同时也可能为其它智能参予和使用提供机会;儿童语言的发展是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完成的。

  全语言教育的目标 全语言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儿童对语言和文字的敏感性,促进学习者的成长,延伸其语言能力和知识,以及对周围世界的了解。

  目标的重点:儿童对课程有参予选择权;跨科目的语言学习;以主题式单元架构课程活动。

  全语言教育的策略 儿童的学习内容要与其生活经验相关,具有生活和学习上的实用功能、完整不分割的、有趣的时候,儿童的学习效果最好;儿童能自己选择使用的时机,拥有使用语言的自主权,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在非竞争、边做边说的社会情境下,使儿童自然而然就在学习时,就一定会加速儿童语言的学习。如下表所示:

  在下列情况下,语言的学习显得非常容易 在下列情况下,语言的学习显得非常困难

  语言是真实的和自然的  语言为人工的

  语言是完整的  语言被拆分成小块或小段

  语言是有意义的  语言毫无意语言是有趣的

  语言是有趣的  语言枯燥和无趣的

  语言与学习者是相关的  语言与学习者无关

  语言属于学习者  语言属于其他人

  语言为真实事件的一部分  语言无上下文

  语言有其社会用途  语言没有社会价值

  学习者有明确用途  语言没有明确的用途

  学习者选择使用该语言  由其他人强迫进行学习该语言

  语言对学习者来说是可理解的  语言对学习者是不可理解的

  学习者有能力使用它  学习者无能力使用它

  全语言教育的方法 语言的学习要融合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的学习活动当中;儿童最容易学习的时机,是他们全心投入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儿童自然习得口头语言的方法,引导儿童学习书面语言;重视儿童阅读和书写的过程,而不只在于阅读和书写的结果;认识儿童有无穷的学习潜力;强调语言的学习是从整体到部分,而不是从部分到整体;借助功能性文字的使用,使儿童的读写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

  全语言教育的评价 评价全语言教育的实施,重点在于评价教师的角色发挥是否适当,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的地位,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如何体现,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因素。

  总体上讲,“全语言教育”是一种教育哲学观,不是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是对影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诸多因素的重新思考,启发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幼儿语言教育的改革。

  全语言教育观点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启示

  全语言教育的实施对象的范围比较广,既包括幼儿的语言教育,也包括学龄儿童的语言教育,在其理论和实践的阐述中,比较重视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我们不能把全语言教育的主张全盘搬到幼儿语言教育中来,但其理论观点和策略、方法,对树立幼儿的语言教育新的理念,提高幼儿语言发展的质量,可有以下的启示:

  幼儿语言教育目标和内容应是完整的 全语言教育的理念强调语言既是儿童学习的对象,也是学习的工具;语言学习与儿童其它方面的学习应有机结合。全语言教育的倡导者把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的发展,作为幼儿语言教育的完整目标。

  我国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传统是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未将汉语的书面语和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列入幼儿语言教育的范畴。欲完善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我们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既要培养幼儿听、说能力和良好的听、说行为习惯,也要进行书面语和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既要幼儿理解和运用日常生活用语,也要引导幼儿学习文学语言。即把幼儿的语言教育中的“语”和“文” 融和为一个整体,而不要将其分为割裂的技能部分。

  1、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重点是发展幼儿接受性语言与表达性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幼儿倾听的水平与质量,正确说普通话,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启发幼儿对儿童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的兴趣,培养其初步的阅读技能和习惯。

  2、幼儿书面语的学习

  有研究者认为,4~5岁儿童已经获得日常语言交际的90%。这时幼儿已对书面语言产生兴趣,有了学习书面语言的需求,他们常常会对周围环境中的文字产生反应。不少幼儿园进行了多年幼儿书面语学习研究成果也证明了认为,幼儿学习简单的书面语是完全可能的,效果也是好的。

  幼儿书面语教育主要是让幼儿获得前识字和前书写的经验及初步技能。

  前识字经验: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知道文字都有具体的意义,可以念出声来,可以把文字与口语中的词对应起来;初步了解文字的功能。

  前书写技能:让幼儿初步了解汉字的结构,如了解汉字分上下结构、左右结构、里外结构;了解书写汉字时笔画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最初步规则,并尝试练习基本笔划;认识书写汉字的工具。学习书写汉字的正确姿势:坐姿、握笔姿势等。

  3、幼儿文学语言教育

  文学作品可以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增长幼儿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文学语言明白流畅、具体形象、富有节奏感和儿童情趣,可以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和想象力,可以向幼儿提供成熟语言的样本,使他们能够倾听到丰富多样的艺术语言,扩展词汇量,使其在模仿、记忆的基础上运用到自己的言语表达中去;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可以引起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向往,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养成初步的阅读技能。

  4、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各个社会约定俗成的语音系统。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现象的复杂是客观存在。在各个地域、各国之间进行交际,就需要在母语之外,学习能互相沟通的语言。如中国语言现象复杂,全国有八大语系,为了交流必须推广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国际上,就要学习英语、法语等通用语言,否则无法交流。

  儿童何时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幼儿所进行的英语学习,普遍带有实验的性质。

  幼儿的发音机制没有定型,有条件正确模仿世界各个语种的发音。有条件的教育机构,带领幼儿学习第二语言,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应是: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提高感知语言的敏感性,培养孩子能成功地进行语言交往的信心,发挥孩子学习语言的潜力。

  应按照全语言教育的理念对幼儿进行英语教育:原班教师教英语,形式活泼多样;英语教育贯穿一日生活与各领域的教育活动;重视语言环境的创设,让幼儿自然习得英语;重视家园共育的研究。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应是真实的、形式是多样的 全语言教育的倡导者认为,幼儿的语言主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而获得发展,成人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作用是居于第二位的;全语言教育提倡以教师和儿童共同参予的活动,作为语言教育的基本形式,活动形式应多样化。全语言教育的观点对我们的启发是: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幼儿语言教育,教师要重视为幼儿提供能动脑、动口、动手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材料,创造充足的条件使幼儿有可能成为主动的语言学习者;

  二是教师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应以一定的主题整合各领域的内容,让幼儿在学习各领域知识的同时发展语言,即将语言的学习融合在各项学习之中;

  三是教师要重视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发展幼儿的语言,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祝士媛)

  专家简介

  祝士媛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主席。目前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顾问、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高级华文教育顾问。

  祝士媛教授曾出版多本幼儿语言与文学的专著,主编多本幼儿教育方面的辞书。

  祝士媛教授参与或主持“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等国家或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幼儿教育  语言教育  口语  文学语言  第二语言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