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因居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相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又称“雁城”。现辖衡南、衡阳、衡东、衡山、祁东5县,耒阳、常宁2市和雁峰、石鼓、珠晖、蒸湘、南岳5区,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47平方公里。总人口718.95万,市区人口90万。
一、近年来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衡阳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宏观调控中抢抓机遇,在加快发展中追求实效,实现了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速,在追赶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是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运行稳健、速度加快、结构改善、绩效明显”的基本特征。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1.23亿元,增长同比10.8%,创近七年来最快增速。据中国社科院等部门研究结果,2003年衡阳的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80位,比2002年上升51位;在湖南省居第2位,比2002年上升7位。二是经济效益逐步提升。2004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5.9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29亿元,分别增长21.13 %和15.78%。总收入的增速由上年的全省第13位上升到第5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由上年的全省第11位上升到第4位,创分税制以来的最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净利润7.26亿元,增长75.8%。三是产业特色逐步凸现。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凸现了地方特色产业。工业形成了输变电设备、管材、有色金属冶炼、汽车及零配件、煤电能源、盐化工和精细化工、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等八大优势关联产业群。各关联产业龙头企业迅速崛起,衡阳钢管、特变电工成为世界一流工厂。去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566家,较上年增加92家。完成增加值89.8亿元,增长26.0%;农业的产业化开始起步,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商贸产业化初具规模,现代化商贸格局逐步成形,奠定了湘南商贸中心城市的基础地位。四是大的交通格局已初步形成。按照“极化一点,构筑一圈”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建设了城区外环线、衡大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和衡昆高速市区连接线、衡南连接线、常宁连接线、祁东连接线,实现了市区到各县市的“1小时交通圈”,全市大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五是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突破。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洼地”效应和“聚集”效应明显增强,引进的大项目、大公司逐年增多;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提高,高层次人才来衡、回衡开始增多。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1.53亿美元,增长25%,居全省第3位;到位内资58.9亿元,增长48.7%,居全省第2位。自营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2.1亿美元,增长94.8%。六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58元,增长10.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6元,增长12.5%,创近8年来最高增幅。城镇人居环境、就业环境明显改观,市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
今年上半年,衡阳市又呈现了经济发展提速提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政治保持稳定的良好势头。1—6月,全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66.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完成财政总收入15.92亿元,其中完成一般预算收入9.65亿元,分别增长24.8%、28.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增长7.7%。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明显增大。1—6月,全市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53.1亿元,增长20%,占全市GDP的比重20.3%,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7.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完成技改投资15.3亿元,增长30.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8.8%。工业对财税、就业贡献加大,工业税金占财政总收入比重44.72%,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工业税金增长速度达38.52%,高于上半年财政增长速度13.7个百分点。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1—6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94.3亿元,增长5.2%。农民收入在去年增长13.8%的高位上,今年上半年又增长15.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了1795元的较高水平。民营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县域经济活力明显增强。1—6月,7个县市经济总量达到205.18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77%,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税收增加1.59亿元,占全市税收增量的68.7%,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2.6亿元,占县域经济总量的59.7%,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主体地位日益明显。第三产业高速增长,消费需求明显升温。1—6月,全市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5.8亿元,增长13.6%。其中,旅游业营业收入达到13.5亿元,增长17%;商品房销售面积11.6万平方米,增长30.7%;批零贸易业、餐饮业、娱乐休闲消费快速增长。
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设想
今后几年,我们将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突出主攻工业,认真组织实施“工业集群化、农业产业化、城镇中心化”的发展战略,着力实现在宏观调控中加快发展,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经济加速提质强后劲,逐步实现衡阳在“一点一线”地区崛起。
一是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倡导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与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把解放思想真正落实到操作层面,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上来。切实加强执政能力、行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经济发展的本领。
二是坚持推进经济体制创新,努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步伐;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坚决落实农村各项政策;积极探索投融资、财税分配、市场流通等体制改革。
三是坚持突出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加速推进“三化”进程。坚持推进工业集群化,加速形成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以建设“工业强市”为发展取向,突出主攻工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和构建优势产业链。围绕建设八大关联产业群、打造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的目标,引导中小企业、民间资本、外来资本进入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的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或者缺口,提高整体竞争力。支持优势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形成一批年产过20亿、50亿甚至100亿的领头企业和旗舰企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为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提供平台。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大力推进优势农业产业带建设。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重点支持粮、猪、草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发展庄园经济,推动优势产业带建设。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从政策落实上、搞活农产品流通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上、发展劳务经济上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推进城镇中心化,打造经济发展平台。坚持“极化一点、构筑一圈”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整合全市的经济资源和市场要素。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70%的GDP集聚在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提高城镇在区域经济中的“龙头”带动辐射作用。把城镇发展摆到城镇工作首位,增强城镇自主发展活力。继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经济发展承载能力。
四是坚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把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加速提质强后劲的又一个增长点来抓,把衡阳建设成为湘南消费中心、全省消费次中心。促进商贸流通现代化。鼓励国际国内知名商家落户衡阳,支持大型商业超市发展连锁经营,支持特色品牌跨地域扩张,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旅游业。以南岳为龙头,以市区为中心,打造区域旅游圈。合理开发旅游产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信息化促进商贸物流,以信息化促进社会管理。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坚持为民办实事,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稳定、安全的环境。
六是坚持服务第一要务,努力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全面公布行政审批项目,增强审批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市政务服务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建设,从源头上筑牢影响经济环境的“防线”,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严肃查处各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王 宏
(编辑:张广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