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们学习习惯的培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14:45  《中国民办教育-幼教版》  

  一个6岁的儿童,从他跨进小学的那天起就意味着他的生活环境变了,他的任务变了,他的行为准则也变了。作为一名身临一线的低段教师,我经常看到一部分新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帮助下,很快地适应了学校的常规生活,成为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小学生;同时也有一部分新生由于家庭环境以及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一下子很难适应学校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完成不了幼儿和小学生的这种角色转变。

  回顾十来年的教学历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习惯决定成败。那些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往往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反之则不然。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怎么还也还不清,将使人终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面对即将踏入小学校门的孩子,作为教育者重要角色的教师和家长们,在平时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就应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紧张而忙碌的学校生活,成为一位合格甚至优秀的小学生。

  一、让孩子们学会“看”

  学会“看”即学会观察。良好的观察力是孩子们学好数学的基本条件,也能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观察力就要像巴甫洛夫所提倡的“观察,观察,再观察”那样,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他要观察什么,该怎样去观察。

  1、观察的目的性。

  没有目的的感知就算不上观察。在数学学习中,观察的目的性表现为以下几方面:明确观察对象,要求,步骤,方法。在让孩子们进行观察时,应先让他们静下心来,再告之具体的要求,分步完成观察的任务。如我们小学的第一课《数一数》就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中的事物,然后数出它们的个数,这是一节培养孩子们观察能力的好课。上课时,请小朋友们先静静的看一看图上都有什么。这时学生的回答都是一些具体的事物,像有人、有树、有国旗等。他们还不懂得把事物和数字联系起来。接着再让学生去观察每种事物的个数,明确告诉学生观察的目的,这时学生明白了:老师是让我们去数数每样东西有几个。学前儿童的家长也可以借鉴老师的这种做法,平时在家里也可以有意无意的找些合适的图片对孩子进行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很习惯的把观察到的事物和数学进行联系,使数学的观察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2、观察的条理性。

  数学学习中对数学对象的观察往往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达到目的的,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就不能杂乱无章地进行观察,而应逐步养成观察的条理性。例如,分门别类地观察,或注重对象间联系进行观察,或从特征上进行观察等等。家长可以在家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锻炼。例如:收集大量的各种形状的物体,让孩子对收集的物体进行观察。面对一大堆地各色实物,孩子看得眼花缭乱,真是一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家长可以对他们进行提示,引导孩子进行有条理的观察。首先,观察哪些物体的形状是相同的,并把它们放在一起;接着再观察各类相同形状物体的共同特征;最后再观察比较各类形状的不同之处。

  二、让孩子们学会“听”

  专心听讲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按照——教给听的方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三步进行。

  教给听的方法:要求孩子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听时,要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把注意力集中到将探讨的问题上,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并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做积极的信息交流。听时还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己在听;用“我明白了。”“请您把……再讲一遍好吗?”等语言信号表明自己听的结果。

  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一定要付诸行动。例如,在课堂中,可以随时请学生复述前一位同学的回答,并及时给予肯定。而在家庭生活中,可以随时请孩子复述家长的话,平时家庭成员讨论时,请孩子认真倾听大家的意见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让孩子们学会“说”

  “说”即语言表达能力,它包括回答老师提问、修正他人发言和参加小组讨论三种情况。无论哪种情况都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逐步做到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还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即回答老师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班同学都听见。修正他人发言时态度要诚恳,要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说出自己的意见,千万不要讲伤害对方的话。而被修正意见的同学,应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如果意见不正确,也要等对方把话说完后再发表意见,可以说:“谢谢你,不过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因为……”。小组讨论时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

  在孩子们说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注意纠正孩子错误的读音和用词,还要教会他们长句短说,用示范的方法调控语速,使孩子们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对于那些胆子比较小,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引导,多多给予表扬鼓励,让孩子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说多练,逐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让孩子们学会“想”

  “想”即独立思考的习惯。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占了绝大部分,他们大多依赖性太强,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表现得更为突出。要想让他们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家长和老师还得狠下决心,努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家长可以试着这样做:每次提问之后不要急于要答案,留给孩子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大人提出的问题;如果确实想不出来的,家长可以帮助他们一起查找资料共同来寻找正确的答案,让孩子们能经历这种学习的过程,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让孩子们学会“写”

  一进入小学,写字就成为了学生的必修课,而小学阶段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正确的写字习惯往往给学生带来很多的负面作用,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教师和家长的重要任务。

  写字时,首先要求孩子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其次,通过讲解,使孩子们形成正确、美观的字符印象,理解字符的涵义。例如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弯又弯……再次,要求孩子写字时把本子整理干净整洁,字迹要清楚规范,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的,只要持之以恒,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引导,总会取得成功。到那时,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也轻松,同时良好的习惯也将伴随着孩子们,让他们终身受益。(永嘉县实验小学 谢登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学习习惯  教师心得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