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师心得 > 首届中国幼儿教育高峰论坛 >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纲要》还明确的把“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园的组织与实施之一,要使游戏能深入、高质量的开展起来,使幼儿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我认为创设环境就是为吸引幼儿主动、自愿、愉快、自由参与的游戏环境。怎样创设幼儿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呢?我首先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一改传统的做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游戏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使幼儿体验自主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开学时,我没有像往常那样急于布置墙面,而是将“难题”抛给幼儿,请他们共同策划“怎样让我们的活动室墙面更漂亮?”幼儿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画上许多恐龙吧!让活动室变成一个恐龙世界”;有的说“画一个海底总动员”;还有的说:“画一片绿色森林吧”……这些建议启发了我:何不与孩子们共同创设既有想象空间又充满艺术情调的墙面环境呢!与幼儿交换意见后,我们共同找到了大家认为体现自己意愿的“作品”。其次,变被动活动为主动活动,也就是变“要我玩” 为“我要玩”。只有创设了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游戏环境,才能使幼儿积极地投入活动。例如:幼儿在练习跑的基本动作时,我提供沙包、皮球、套圈等,但幼儿跑得不够积极。我发现幼儿喜欢上弦的玩具老鼠,当上弦的玩具老鼠满地跑时,幼儿又叫又笑,边追边喊。于是,我做了一只形象逼真的色彩鲜艳的蓝布老鼠,它在活动中一出现,幼儿被立刻吸引了,我拉着老鼠跑,幼儿就在后面边追边喊,使跑的基本动作和技能练习都融在幼儿喜欢的游戏环境中。或者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对家的依恋情绪较重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更贴近他们的心声,贴近他们的生活的“娃娃家”:我用大型积木搭建了一个“家”,有门、有窗,屋里有床、桌子、椅子、电话,还有幼儿非常喜欢的毛绒玩具等。在集体活动之余,孩子们总是挤在娃娃家,有的拿起电话自言自语,有的为玩具娃娃穿衣服,有的躺在床上睡觉。在孩子们的眼里,这就是自己的家,很自由、放松,他们找到了家的感觉。他们在玩中学会了与同伴的交往合作,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动脑能力。
游戏环境的创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既游戏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二是精神环境,既游戏中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
一、物质环境的创设
首先,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如果教师提供的材料单一,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有利于幼儿通过探索接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象,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活动区中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半成品的材料,有各种质地不同的纸类材料(白纸、腊光纸、皱纹纸、信封),白纸可以画画、折纸。腊光纸色泽艳丽,可以折各种小动物,也可以作为剪纸的材料。皱纹纸可以做小花、拉花、还可以搓成纸球等。信封可以装饰、制作指偶、动物头饰等。大小不一的布类材料(纱巾、大花布、小方布),可以做装饰品、也可做粘贴画。形状各异的纸盒(包装盒、药盒、化妆盒),可以做家具、汽车、玩具等。插塑玩具,木制玩具,美工材料(笔、油泥、剪刀等),可以让幼儿动手捏、搓、团、揉做成各种小动物和各种形状物品。用剪刀可以剪窗花、动物轮廓等等。还有蛋糕底盘、点菜单等可进行再创造的材料。游戏材料具有开放性、可替代性,幼儿想象创造的机会大大增加,游戏也更加丰富。
其次,提供的游戏材料要不断变化,以便创设的游戏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不断地吸引幼儿,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我就碰到这样的事,创设的“加工厂”只是单纯地做做花、剪剪纸之类的,久而久之,去“加工厂”玩的幼儿越来越少。我发现这一问题之后,就在游戏评价的时候引导幼儿说:“夏天来了,我们的加工厂还可以做些什么东西呢”?幼儿纷纷回答说:“做扇子、做裙子、做冷饮”……一下子就把幼儿的兴趣调动了起来。再玩游戏的时候,幼儿的兴趣明显提高,有的做帽子、剪窗花、做花篮,玩的不亦乐乎!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的同时还应为幼儿创设充足的游戏空间和时间。例如“娃娃家”的活动就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娃娃家”里应能容纳5、6名幼儿参加游戏活动,活动时间应在半小时左右,如果时间太短幼儿游戏不能尽兴,时间太长幼儿会对游戏失去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掌握游戏时间的度。
二、精神环境的创设
创设开放的精神环境,首要是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用亲切的态度营造安全信赖的心理环境。精神环境主要是指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乃至幼儿园的园风、班风。幼儿园的精神环境虽是一种无形的环境,但却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幼儿情绪、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形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幼儿才能活泼愉快、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生活和学习,获得最佳的发展。
由于幼儿情感的易感染性,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关键取决于教师。教师在此之中,首先要 “以幼儿为本”,帮助幼儿成为发展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而不能以成人的经验和认识去塑造和改变幼儿。为此,为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教师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教师应建立与幼儿民主、亲切、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
民主、亲切、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幼儿游戏的重要支柱之一。教师要有一颗爱心,“爱一切孩子”、“爱孩子的一切”,理解尊重孩子的要求。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参与幼儿的游戏,使他们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伙伴,与老师在一起感到自然、温馨、没有压抑感。譬如我让几位幼儿合作搭一座楼房,我就是积极参与其中,活动结束时,我惊奇地发现:在没有我的帮助下,几个孩子共同合作搭建的楼房非常漂亮。从外形到家什,一应俱全,在这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体现。第二次同样的游戏活动时,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一定要搭出来,要和上次一样漂亮!”孩子开始动手了,这一次,我给予了孩子们特别的关注,每每看到他们停在那儿,或是不合我的意,就催促、干涉,甚至让幼儿重来。活动结束了,一座楼房还是没有成功。两个鲜明的事实,不难看出,幼儿在游戏时,应当让幼儿自己去思考,过多的干预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太高的期望会给幼儿造成压力,使得幼儿的创造力不能正常发挥。
因此,教师应明确在游戏中角色,在游戏中,教师不应过多地支配、干涉,更不能教幼儿如何做或代替他们做,而是积极的合作和支持,鼓励和引导幼儿构思,协助幼儿创作。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与幼儿积极有效地交流和互动,使幼儿不断感受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并成为幼儿良好的榜样。我们班有个孩子入园时,哭闹不止,经常是扯住妈妈的衣服不放,父母离开后她会大哭大闹,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好长时间。我和其他的孩子都被她吵的很烦。一次在和她妈妈的交谈中我才了解到这孩子从来都没有离开过父母,对父母很依恋,对陌生的环境和人都有恐惧感,不愿接近。从此我开始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现在她终于接受了我,能够快乐地参与各种游戏活动。
教师还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不因幼儿的年幼,而忽视幼儿的需要,也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儿,而是要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师幼关系。只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自然、真实表现自己。
(二)建立互助、友爱的伙伴关系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伙伴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性因素。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文明礼貌、友好谦让,在游戏中互相协商角色或交换玩具,这些都为游戏的继续深入增加了可能性,提高了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幼儿午睡起床叠不好毛巾被时,我就用示范行为暗示幼儿,找朋友合作完成。在户外游戏时有一名幼儿不小心摔倒,身边的一名幼儿赶快扶起他,看到类似情况我就积极鼓励其他幼儿向他学习,以此行为来教育幼儿关心同伴。在我的有意识的引导下,幼儿会逐步养成互助、友爱的伙伴关系。因此,教师应加强幼儿的情感教育和集体教育,建立互助、友爱、和谐的伙伴关系,使幼儿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集体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教师之间的真诚相待、友好合作,是幼儿最好的榜样
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情绪和积极性。教师真诚合作、互相尊重的关系,是幼儿建立友好同伴关系的榜样。这为幼儿游戏建立了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因而,教师要以良好的自身素质为幼儿树立榜样,教师要做到举止大方、语言文明、态度和蔼、行为规范。
精神环境比物质环境的创设更为重要,其任务也更艰巨。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是鼓励幼儿与周围人、事、物相互作用的前提;同样,我们也不可忽视物质环境的创设,它与心理环境同样重要,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而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玩的轻松、愉快,让他们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开放性环境中健康成长!(宁夏回族自治区金凤区回民幼儿园 张莉)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