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门出台“不得以任何名义办学前班”的禁令,在现实中遭遇挑战。在京津等城市,不少小学、社会民办机构纷纷改头换面,以“特长预备班”、“艺术培训班”等名义招生,继续以前的学前班教育,家长们反响积极,报名踊跃,教育部的禁令无人在意。(10月12日《中国青年报》)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的心态不难理解,但家长们的“集体不理性”,也是明显的。有人做过一个统计:重点小学能够升入档次对应的重点初中者不过50~60%;而在重点初中、高中、大学之间,其升入比例更是依“高”递减的。因此,起跑线上即使真的没输,一路赢下去同样没有保证。而更为潜在的原因还在于,如今孩子上什么档次的学校,已成了一些家长赖以炫耀的“面子”。
学前班改头换面的出现,明显是因为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面对“愿打愿挨”的市场,政府陷入了“该管,想管,又难管”的尴尬境地---管了学前班,管得了特长班吗?管了学校,管得了社会机构吗?禁令好下,能够找到明确的法律支持吗?
在我看来,面对“两头不讨好”的学前班禁令,教育部门最该反思的,是禁令为什么难敌家长的非理性需求,考虑用什么办法让人们理性起来。首先,我觉得政府有必要让有关专家、学者从科学意义上多发言,引导社会公众就此展开讨论。只有认识深刻的道理,才能成为行为决策的依据;其次,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改变目前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两张皮”现象,把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科学接轨,放在幼儿园大班里进行,并求得家长的肯定与支持。有了这样的外部条件,家长自然不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