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给准爸妈的建议:做好心理准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 08:56  北京晨报  

问:什么是“社会支持系统”?
    张:例如家人的支持,就属于我们所说的社会支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问:像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位观念上跟婆婆差异很大的产妇小杜,她所面临的是不是就是“社会支持系统较差”的问题?
    张:是的,有这个因素,但这不是全部原因。说到观念不同,儿媳妇跟婆婆的差异是因为她们成长和生活的环境不一样,而这个差异不是从生孩子那一刻才出现的,这些现实情况在他们计划要孩子之前、甚至结婚之前都已经存在了。在生育之前、怀孕期间,应该逐步计划这些事,预先考虑产后的种种现实问题:“父母不在了,丈夫工作忙,谁来帮助我照顾孩子?”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预测到的,最好在矛盾出现之前就做计划和打算。
    问:抑郁是不是也有新妈妈个人的原因?
    张:有可能。现在我们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原本大家就很呵护,而同时身体上的创伤又会让孩子妈妈产生“我受了如此大的委屈”这样的想法,那么她渴望被支持、被照顾,渴望家庭的、社会的帮助,但是期望与现实往往有距离,有可能周围的人已经在呵护她了,但不是她想像的那种呵护方式,于是也会产生低落的情绪。
    问:我们第二个例子提到的那种情况,据您的判断她的抑郁是跟什么有关?
    张:这个不好就这么下结论。有可能跟生育有关;也有可能跟她一直没上班有关,不自信,还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
一旦成了那10%~15%当中的一员……
    问:像刚才提到的第一个例子,她已经明确是产后抑郁,也在出了“月子”后去看了大夫,可最终她还是采取了一个比较消极的解决方式,这该怎么办?已经过了您说的一个月的时间,还没解决,这怎么办?
    张:我们主张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去面对问题,去解决问题。比如小杜的婆婆,她有很多观念旧了、过时了,但她的出发点是想为了家庭好,为了自己的晚辈好,那么这个出发点大家是一致的,肯定了这一点之后就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尝试理解对方。现在是产妇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了,她应该积极主动,抱有一种“调和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事。大家目标一致、原则肯定,剩下的就是方法问题。
    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去沟通去商量,才能行之有效。小杜自己对喂养小孩的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婆婆未必接受;如果换一下思路,尝试站在婆婆的角度,以理解对方的态度和口吻去谈论这件事,婆婆即使不赞成你的做法,但了解到你的目标跟她一致,并且你理解她的苦心,那么她会逐渐接受。被家庭接纳可能有个过程,包括她丈夫在内接受她、相信她,也许很漫长,但消极地逃避问题总归行不通。
    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观念差异并非头等重要,要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拿出尊重,努力沟通理解。一味埋怨没有用,不会达到调和矛盾的目的。先尝试理解对方,接下来调和矛盾,这样才是合理有效的。
    问:也就是说她选择搬到医院宿舍住,这是个错误决定?
    张:她回避了问题,这对她自己好不好?肯定不好。搬走了,问题还在,她一样内心存着很大的委屈,同时自己再遇上困难,就必须独自面对了,假如一个人带孩子,工作上又遇到新的难题怎么办?当然我们说有一部分人,心理承受能力足够强大,能力也强,但是人总是需要和周围人共处的,需要朋友、家人的照应和支援,这对任何人都很重要。
    问:您是说生育不久的年轻母亲不能放弃“社会支持系统”?
    张:是的。所以她应该把想法跟丈夫讲。她说丈夫不了解她,不信任她的话,那么同样道理,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尽可能把想法说出来,说一次两次可能遭到反对,但仍然要坚持面对这个问题,最终让对方关心你,而不是彻底回避,放弃了寻求家人的支持。逃避只会让问题严重、矛盾恶化。
    现在社会支持系统也是多方面的,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电话咨询,寻求建议和帮助,再严重的,可能需要专业机构,因为咨询有局限,不能提供诸如药物治疗等等。
    问:说到药物,产妇服药会不会在喂奶时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
    张:任何时候都要判断问题的主要矛盾,假设一个患者的情绪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她为了哺乳而拒绝接受必要的治疗,那么遭受影响的仍然是小孩、她自己还有家人。如果到了接受抑郁治疗的阶段,这个就成了育儿期间的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可以用别的途径解决,例如暂时不用母乳喂养改用牛奶。寻求专业机构支持的必要性就在于,让医生帮助你和你家人判断,什么情况该采取什么方案,对大家最有利。
给准爸妈的建议:做好心理准备
    问:您有什么建议能让今年的准妈妈们防患于未然吗?
    张:一方面多了解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尽量令自己开朗、豁达,正向、积极地看问题,降低自己对别人、对外界的要求。当然我们说改变性格很难,所以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预测很多可能发生的情况,寻求家人支持。如果有坏的情绪发生了,能否宣泄出来,自己主动跟家人谈一谈,让家人恰当地关怀我,还有就是可以打电话或者找专业机构咨询。
    问:孩子父亲有没有“产后抑郁”的?
    张:有。刚好我最近看到过国外的报道,研究结果说产后抑郁的男性比女性人数上低4%左右。这里有两方面原因,一来对父亲自己这同样是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二来有不少女人当了妈妈之后全部精力都投注在小孩身上,对丈夫关怀减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