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聋儿听懂没听音识图告诉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 08:53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昨日 针对失聪儿童的普通话语言感知测试系统在川大华西医院问世

  老师在台上念读音,孩子在画图板上找出相应的图案,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益智游戏。但一些失聪儿童正在通过这个“游戏”艰难地学习语言感知。昨日,一套专门针对失聪儿童的“听音识图”系统——普通话语言感知测试系统(MESP)在川大华西医院问世。据悉,该系统用普通话录音资料对2岁至5岁的失聪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效果测评,并辅以临床医生的指导。据了解,该系统为全球第一个针对中国聋儿的普通话语言感知能力测评系统。

  咿呀学语

  3岁聋儿接受测试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川大华西医院听力中心见到了一名正在接受“听音识图”系统测试的3岁男孩周帆(化名)。一张画着各种卡通图案的图画板,两只音箱,一台电脑和相关测试软件——这就是“听音识图”系统的全部构造。

  “苹——果”一声类似机器人的发音从音箱里传出,周帆迅速地指向纸上的苹果图案。这个动作让该中心郑芸副教授激动不已,这说明孩子已能将外界的声音转化为头脑中的直观图案,这是失聪孩子恢复听觉的关键一步。

  据了解,周帆来自云南,出生后被诊断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于7月13日在川大华西医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昨日,他身上的耳蜗正式启用,周帆从此脱离“无声世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孩子能够听见声音了,却很难将声音听懂。郑芸介绍道,在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前,周帆听力年龄几乎为零,现在他正处于咿呀学语阶段。“通过MESP系统评估、调试训练方案,加上临床医生的指导,相信一两年内,这个孩子就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读幼儿园了。”

  两道难关

  人工耳蜗和“听音识图”

  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目前约有200万聋儿。据了解,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唯一能有效帮助他们恢复听力的治疗方法。郑芸介绍,人工耳蜗植入后,孩子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但这只是第一关;外界的声音经过人工耳蜗转换成生物电信息,孩子需要经过语言训练才能理解别人讲话,“语言训练,正是孩子恢复听觉的第二关。”

  郑芸说,MESP就是针对第二道难关的测试系统,它用普通话录音资料对2岁至5岁的失聪儿童进行语言感知水平测试,并根据不同的测试阶段 制定相应的语言训练方案。“在MESP问世前,中国还没有规范化的、科学的语言感知测评系统。”

  郑芸介绍,目前在中国,随着听力问题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项目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听障儿童被发现,越来越需要听障幼儿康复效果评估工具。“MESP的问世和全国范围的推广,必将为中国的失聪孩子带来福音。”

  据了解,目前川大华西医院听力中心已应用MESP系统对百余名听力障碍的孩子进行了免费测试,该系统将于9月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本报实习生 刘坤 见习记者 潘菲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