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抱婴儿或者人为调换婴儿的情况今后有望由一根特殊的腕带杜绝。新华医院在全国率先试点新生儿专用腕带。昨天,这种腕带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不过,这个24小时贴身标识在推行过程中,仍受到一定的阻力,不少妈妈害怕腕带对新生宝宝产生伤害而拒绝佩戴。
母婴腕带内藏芯片
记者昨天看到,这根腕带看上去似乎只是一根普通的塑料腕带,实际却嵌入了一块RFID芯片。孕妇入院以后,工作人员将先制作一张母亲标签,将她的重要资料通过手持式RFID读写器写入腕带,然后系在她的手腕上,进行24小时贴身标识。护士根据腕带存储的信息,在医院内进行所有护理工作,并随时进行更新记录。
等宝宝出生以后,工作人员会再为宝宝制作和妈妈相对应的一根婴儿腕带,形成一份完整的RFID专属档案。这份档案还与医院内部的HIS系统紧密整合,记录母婴的各种活动。
腕带中识别信息无法替换
在住院期间,新生儿经常需要被带去洗澡、游泳或者做其他护理。当护士抱着婴儿离开时,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和母亲识别信息匹配,如果信息不匹配,门禁系统将会发出警报。婴儿重新回到妈妈身边时,护士携带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会分别读取母亲与婴儿所佩戴腕带中的信息,确认双方的身份匹配,防止婴儿被抱错。
这套特殊设计的腕带能够防止被调换或者取下,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准确性。新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孟丽莉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医院只是给婴儿戴一个牌子写下相关信息,但刚刚出生的婴儿特征相似,如果没有有效的标识将会存在抱错的隐患,更无法杜绝恶意的人为调换。
试用1年仅几百对母子佩戴
尽管腕带的优势明显,但在试行中还是遇到了尴尬。在新华医院产科试行的一年中,仅有几百对母子佩戴。妈妈拒绝佩戴,更不愿意让宝宝佩戴。她们最担心的是这根含有芯片的腕带会有辐射,对新生儿带来负面影响。在推行过程中,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解释工作,但依然有很多妈妈拒绝佩戴。
“其实,很多妈妈对这根腕带的认识有误区。”孟丽莉指出,这个芯片有别于普通的条形码,大多数时间不处于工作状态。只有护士在用读写器读取腕带信息时,芯片才被激活,与电脑核对信息。另外,这种腕带几年前就出现在我国台湾和美国的医院中,根据权威报道,这种芯片产生的辐射非常小,对人体没有危害。
昨天,这种专用腕带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但专家表示,还将根据现有的情况进行调整。孟丽莉透露,当身份标识适用于某个新生儿后,就成了永久的新生儿身份档案。今后设想让专用腕带成为孩子的健康档案。不仅医院可根据标识建立病历档案,社区医院也能在腕带上记录打预防针的情况,幼儿园还能把小孩成长中的各种情况记录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