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怪病缠上三岁娃谁来伸援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8:16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3岁半的廖小旭(化名)大多数时间是在医院里度过的,有时每隔3天,有时是每一个月,他就要在医院“挨上一刀”。别人问他“痛不痛”,他总是摇摇头。小旭患了一种先天性的怪病,生下来时,左边臀部上就有一个“洞”,8个月大时,“洞”就开始脓肿。3年多来,爷爷和奶奶带着小旭跑了十多家大医院,做了无数次手术,耗尽了所有的积蓄和借债,至今仍治疗不好。医生告诉奶奶,小旭得的病是非常罕见的先天性豆道,等他长大一点还需要进行一次手术,而手术费用大概需要16万元。

   撕掉准生证

  奶奶只认这个乖孙子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廖小旭的家,小旭刚刚从幼儿园回家。小旭的皮肤很白,眼睛大大的,戴着一顶卡通毛线帽,围着布围裙,很是可爱。小旭高兴地坐在木凳子上用一块写字板学习写字,摄影记者不时地对他“咔嚓”拍照。小旭的“镜头感”很强,马上开心地笑起来,看着镜头喊道:“爷爷,再照、再照,给我多照几张。”

  两天前,小旭在川大华西医院做了复查,开了药。小旭的爷爷廖开兴、奶奶郑家华都是大邑县安仁镇金井社区的普通农民,家里的四间砖房是十多年前翻修的,现在已经陈旧、破损了。因为家里的钱都给小旭治病了,修房子的事也没法办了。

  “你看,这么乖的娃娃,再苦再穷都要给他治啊。”郑家华告诉记者,孩子降生的第一天,她就发现了娃娃臀部上的问题。“好多人都劝我,这个毛病治不好,不要他了,可我舍不得啊。”郑家华说,当年,亲戚朋友都说给小旭治病是个无底洞,劝她不要浪费精力和钱财。后来,小旭的姥姥甚至找到医院开出证明,办好了第二胎的准生证,希望小旭的妈妈再生一个孩子。郑家华一把接过准生证,撕成了两半,斩钉截铁地说:“我只认这一个孙子,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都要带他去医。”

   四处求医

  3岁娃经历数十次手术

  为给孩子筹集医药费,小旭刚刚满月,他的爸爸、妈妈就一起到成都打工了。两人没有多高的文化,一个月的收入也才一千多元,除去在成都的房租和生活费用,已经所剩无几。小旭看病的钱,多靠爷爷、奶奶在农村种田的微薄收入。从小旭8个月大,奶奶就带着他开始了求医之路。

  一开始,郑家华背着孩子到周边的大邑、温江、邛崃看病,住一阵医院后,仍不见好转。后来听人介绍,郑家华又带着小旭远赴重庆市、遂宁市的医院治疗。“基本上每隔三五天,小旭就要进行一次手术,到现在动了多少刀,都已经数不清了。”一开始,手术前会给小旭注射一些麻药,以减轻疼痛。到后来,因为医药费紧张,就再也用不起麻药了,只得直接在臀部的豆道处进行手术。记者问小旭,手术痛不痛?小旭想了一下,摇摇头说:“不痛。”郑家华心酸地说,哪有不痛的,只是娃娃都痛麻木了。

  每次治疗后,小旭臀部的“洞”会好一些,可过不了一个月,“洞”里又会发脓疮。去年2月,排了4个月的队后,小旭终于可以在成都市一家大医院进行手术了。手术前,医生问郑家华,手术费用需要4万多元,可彻底治愈的几率还是很小,和当初坚持要留下孩子一样,郑家华坚定地说:做,哪怕只让他3天不哭,都愿意做。这次手术起了作用,小旭病情稳定一些了,但每月都需要到医院复查、开药。

  省钱治病

  一月才吃两回肉

  3年,漫长的求医路,先后用了7万多元的手术费。家里倾尽所有还是不够,郑家华就挨家找亲戚借,几十元、一百元,借到最后,都开不了口了。郑家华身体不好,经常浑身疼痛,实在撑不住的时候,就在药房里买几片止痛药吃。在社区帮助下,爷爷在镇上找到一个扫大街的活,每月收入350元,全部用在了为小旭买药上。

  中午12点了,郑家华下厨房做午饭,午饭非常简单,一小锅白米饭,再用白水煮一碗青菜萝卜。饭菜端上桌后,郑家华又倒了点酱油,用来下饭,爷孙三人围坐一起,菜很清淡,他们吃起来却是香喷喷的。爷爷说,他们家平时都是这样吃的,一个月最多吃两回肉。小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非常喜欢吃肉,有时候见别人家吃肉,也很想吃。可自从给他讲了道理后,再也没有要过肉吃。小旭很懂事地对记者说:“不吃肉肉,要买药药。”

  前天复查的时候,医生说,小旭的病非常罕见,十多年前,医院曾收治过同样病例的孩子,可那孩子没能活过15岁。小旭还算幸运的,目前病情还算稳定,等他再长大一些,还是需要再进行手术,而手术费用将高达16万元左右。16万元,对于这个家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可小旭的爷爷奶奶还是坚持那句话:治,我们再苦,也不能亏了孩子。

  ○记者手记

  不能丢下他

  从安仁镇上到小旭的家,要走很长的一段村路,很多村民都在忙着做腊肉、香肠,而小旭的家连一块肉都没有。“算了,算了,做啥子腊肉哦,有那个钱,还不如给娃娃买点药。”奶奶郑家华说,因为给小旭治病,已经有3年的春节是在医院病房里过的,只要孩子能好,做什么样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尽管只有3岁半,但小旭真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记者到他家时,他连忙搬来凳子,让我们坐。奶奶说得流泪时,他赶紧靠在奶奶怀里,为她擦去泪水。记者离开时,奶奶牵着小旭的手,一直送到了村口。难怪,这么好的孩子,爷爷奶奶舍不得丢下他,我们谁又忍心抛下他呢。

  ○爱心提示

  如果您愿意帮助包括小旭在内的本报“温暖成都·故事”中的主人公,本报热线962111随时恭候您的连线。今天起,您也可以在成都的各大商场、超市捐出10元钱,并获得一张爱心接力卡,善款将通过成都慈善会流向您想帮助的人。

  本报记者 张渝 李豫龙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