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历时十年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该中心于1999年、2005年和2010年进行了3次调查,3次调查抽取的区县完全相同,调查对象是全国10个省46个区县184所中小学校的5000多名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同伴关系方面,调查结果显示:
同伴关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独生子女的同伴关系较为和谐,人际关系好于非独生子女;网络日益成为少年儿童普遍的交往平台;异性交往是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普遍现象 1.独生子女的同伴关系较为和谐,人际关系好于非独生子女 调查显示,近5年来,独生子女对朋友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有知心朋友”的独生子女比例由2005年的37.6%上升到2010年的43.3%,而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有知心朋友”的非独生子女比例则由34.9%略微下降到34.2%。这说明,朋友在独生子女生活中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凸显,独生子女对朋友的需求和重视愈加强烈。 以往人们普遍担心,独生子女会因为缺少兄弟姐妹而感到孤单,会缺少学习人际交往技能的机会,但调查结果发现,总体而言,独生子女的同伴关系状况较为和谐,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并不比非独生子女差。 独生子女对“同学中有很多人喜欢我”做出肯定回答的(66.7%)多于非独生子女(63.4%),对“没有人和我一起玩”做出否定回答的(92。3%)多于非独生子女(90.2%),独生子女(3.5%)经常被同学或校园周边的人欺负的现象少于非独生子女(4.5%)。这说明,独生子女的同伴接纳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在同伴交往中较少有被排斥、被孤立、被欺负的感觉。独生子女对“我没有什么知心朋友”做出否定回答的(89.3%)多于非独生子女(85.2%),表明独生子女在亲密友谊关系的建立上也较非独生子女做得更好。独生子女对“我感到孤独”做出肯定回答的(15.9%)少于非独生子女(17.9%),这说明,独生子女的交往需求较好地获得了满足。 许多证据表明,独生子女不会因为没有兄弟姐妹而处于不利地位。即使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仍然能够发展友谊关系和结交同伴。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更关心孩子的交往需要,并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以避免和减少缺少兄弟姐妹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2010年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数据显示:对“父母限制我交朋友”的回答中,独生子女回答“从来不”的比例为53.2%,高于非独生子女的46.4%,而独生子女回答“经常”的比例为6.7%,低于非独生子女(7.4%)。 2.网络成为少年儿童普遍的交往平台 出生并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少年儿童,深受网络的影响,他们的交往具有浓厚的网络色彩。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经常上网的少年儿童为20.4%,偶尔上网的为51.1%,合计达到71.5%,而从未上过网的仅为28.5%,较2005年(52.5%)下降24个百分点之多。经常和有时在网上“跟同学朋友等熟人聊天”的少年儿童占到全体少年儿童的50。9%,经常和有时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少年儿童占全体少年儿童的7.7%。网络已经成为少年儿童与朋友交流、联系的普遍平台,是他们人际关系建构的重要途径。 少年儿童的网络交往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与城乡差异。从性别差异来看,男生的上网率高于女生,73.3%的男生上过网,较女生(70.0%)高3个百分点,23.5%的男生经常上网,较女生(17.9%)高5.6个百分点。在上网的学生中,女生经常和有时跟同学朋友等熟人聊天的占47.7%,高于男生(42.2%),而男生经常和有时“与陌生人聊天”的占12.0%,高于女生(10.6%),男生经常和有时“玩网络游戏”的占57.2%,高于女生(33.1%)。 从年级差异来看,随着年龄增长,网络在少年儿童交往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经常和有时在网上“跟同学朋友等熟人聊天”的少年儿童所占的比例,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再到初中逐渐上升,分别为24.3%、55.3%和72.8%。 从城乡差异来看,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依然存在。2005年,农村少年儿童从未上过网的为58.6%,城市为31.6%,相差27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少年儿童从未上过网的为42.7%,农村为16.0%,相差26个百分点。可以看到,虽然城乡少年儿童上网的比例都有所增加,但城乡差距并未见明显缩小。 3.异性交往是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普遍现象 在青春期前,男女儿童处于性别隔离时期,朋友几乎不变地都是同性别和同年龄的伙伴。进入青春期后,情形发生了变化。2010年的调查显示,10.6%的初中生与同学朋友在一起经常讨论异性同学,是小学低年级(2.5%)和小学高年级(2.7%)时的4倍,而初中生经常讨论同性同学的比例(11.5%)仅较小学低年级(8.3%)和小学高年级(7.3%)略有上升。从中小学生与同学聊天话题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进入初中后,少年对异性的兴趣迅速提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异性交往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个人才能逐步了解和熟悉异性,学会与异性相处,从而在处理人际交往时能自然、从容,完成个体的社会化。个体首先要在这种不具有性色彩的异性交往中学习、修正和强化,才能最终确立异性交往模式,并逐渐发展出与异性进行适当的、涉及性的人际交往能力。 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已经开始向恋爱关系方向萌动与发展。今天中学生对恋爱的态度更为开放。2010年的调查数据表明:认为恋爱是“个人自由”的初中生比例为43.2%,认为“绝对不可以”恋爱的占56.8%。从小学到中学,认为恋爱是“个人自由”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在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分别为17.0%、18.4%和43.2%。数据还显示,10.4%的初中生谈过恋爱,城市初中生(11.9%)略多与农村初中生(9.0%),男生(13.2%)多与女生(8.0%)。研究表明,青少年早期过于频繁的约会和恋爱关系,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行为有负面的影响。但这并不是说,早期的恋爱关系对青少年而言是一种没有价值的人际交往经历,只要不是过早地、过于频繁地投入狂热的恋爱关系,同完全没有与异性交往相比,适量的异性交往与青少年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更好的心理健康状况相伴而生。 4.建议:重视同伴关系在少年儿童成长中的不可替代性,加强对网络交往和异性交往的指导与引导 当今少年儿童的同伴关系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独生子女群体的大量出现,凸显了同伴交往在少年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应充分重视同伴关系的不可替代性,通过组织家庭互助组、家庭结伴旅行等为少年儿童创造同伴交往机会,尊重孩子的同伴选择,营造良好的同伴交往环境。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介,扩充了少年儿童的同伴交流模式,拓展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为少年儿童对同伴关系的角色期待、情绪支持以及在同伴关系建立过程中的行为模式提供了逼真的虚拟现实,但网络交往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需要引导少年儿童在网络交往中遵守基本的人际交往规则和道德规范,并学会自我保护,帮助少年儿童与网络和平相处。在开放社会中成长的当代少年儿童对异性交往和恋爱关系的态度更为开放,这往往与父母及教师的保守态度形成冲突,父母和教师应认识到少年儿童异性交往的积极意义,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鼓励和支持少年儿童多参加男女生都有的集体活动,避免过早陷入狂热的恋爱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