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息贩子兜售各大医院母婴信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08:38  深圳晚报  
深圳晚报记者 王烨 /文 余海洪/图深圳晚报记者 王烨 /文 余海洪/图

  足足有五六百页的一摞A4纸上,密密麻麻印着的全是母婴信息资料。母亲姓名、婴儿性别、出生医院、联系电话及家庭住址一应俱全。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确凿无疑,几乎涵盖深圳市所有医院。昨日下午,正当一名妇女拿着这些信息资料与乔装买家的记者交易时,被附近的便衣民警抓获。而由此牵出背后更多的“在售”个人信息,则超过千万条。

  信息几乎涵盖深圳所有医院

  接到市民报料后,昨日上午,记者电话与这名叫“刘姐”的信息贩子取得联系,在罗湖人才大市场附近的一座大厦7楼见面。上午10时许,一名妇女出现在记者面前,她长发圆脸,北方口音,拿着厚厚一摞A4纸。记者看到,纸上是从去年7月至今年6月底的全市几乎所有医院的母婴信息。“这信息可靠吗?”记者问。“你都可以去打电话问,不准一分钱不要。”“刘姐”拍着胸脯保证。按照原来谈妥的价格,一套300元。

  “你们这信息从哪来的?”记者问。“每个人都有信息渠道,我们医院内部有人。”“刘姐”神秘地说。她动作娴熟地把资料码齐递给记者。“这样的价格别人我不会卖,我们交个朋友。”“刘姐”说,她让记者下次介绍朋友给她。“我这里还有房地产、别墅方面的个人信息,很多有钱人的资料我都有。”“刘姐”说。

  记者看到,在这些A4纸上的母婴信息中,包括北大深圳医院、罗湖区人民医院、深圳华侨城医院、南山区妇幼保健院等等,几乎囊括深圳所有医院。

  引蛇出洞 贩子被抓现行

  为掌握“刘姐”的详尽行踪,昨日下午,记者再次联系“刘姐”,表示另一位朋友也想买一套这样的信息。“刘姐”欣然应允,双方约在火车站广场附近的中国邮政门口见面。

  下午2时30分,记者向罗湖公安分局口岸派出所报警。3时许,深圳电视台记者致电“刘姐”,她表示10多分钟就会过来。不一会,穿着红色T恤衫,提着黑色塑料袋的“刘姐”出现。正当她准备接住记者的300元钱时,便衣民警冲出,将其抓获,并给其戴上手铐。

  据了解,“刘姐”名叫刘某萍,河南人。据她说,她是通过网上聊天认识的人给她提供的信息。开始她说那人叫“一夜情”,后来又说那人叫阿丽,“她有医院的单,卖一套给我提成100元。”刘某萍说,她今天第一次出来就被抓了,并没有赚到什么钱。同时交代,她和阿丽认识已有两年时间,阿丽给她供货,平常通过手机和QQ联系,还经常一起打牌。但当民警让她说出阿丽电话时,她却称自己已经删掉。

  她握有的个人信息超千万条

  在民警的要求下,刘某萍带民警前往其家中搜查,记者一同前往。在刘某萍家的客厅和卧室里,民警又发现了一些用A4纸打印的数百张母婴信息。在其卧室的电脑里,存放着更多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让人感到震惊和不安。

  在其电脑E盘的新建文件夹里,其子文件夹命名令人触目惊心。“6岁至9岁小孩名单5万条”、“2010年生的小孩12万条(据深圳市卫人委统计2010年新生儿接近15.8万人)”、“140万小孩”、“深圳车主35万”……所有这些资料加起来,初步估计已超过千万条。在名为“140万小孩”的文件夹里,记者找到了自己亲人的信息。里面有孩子的出生医院、母亲姓名、联系电话及家庭住址,所有信息与实情丝毫不差。另一位记者也从中找到了自己朋友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联系电话也正确。这足以证实,这些信息准确可靠。

  专家:刘某萍的行为已触犯刑法

  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正沓表示,刘某萍的行为已触犯了刑法,已构成“非法提供、获取、出售个人信息罪”。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七)第7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请报料人领取报料奖100元)

  快评

  查下去

  揪出内鬼

  深圳晚报评论员 赵笑梅

  这条消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记者采访回来连连惊呼,这是迄今他见到的最翔实、最大规模的深圳个人信息资料。在其中一份母婴资料中,记者竟然发现了自己妻子和刚刚降生的孩子的全部信息,还有家庭住址和电话……

  虽然,罗湖警方昨天行动迅速,抓到了贩卖信息者,但可以想象到的是,这些公民个人信息早已被人复制、被转载,被出售。警方抓住的这个信息贩子,肯定不是唯一一个在案人员。贩卖个人信息者,已经触犯刑法,必将受到严惩。可是,揪出一个信息贩子,还不能有效阻止个人信息的传播,更不能阻止那些“内鬼”们继续以此赚取不义之财。正是一些干着见不得人勾当的“内鬼”的存在,才有了个人信息买卖的黑色产业链。这些“内鬼”不除,就会危害社会。

  一个隐私得不到保护、让人缺乏安全的社会,将是一个人人自危、令人不安的社会。买卖公民信息,就像是在信息化时代的“贩卖人口”。这些成千上万个真实详尽的个人信息,贩子的上家是谁?信息到底是从哪里流出来的?那个为了牟利出卖良知的“内鬼”到底是谁?广大市民期盼执法机关以此案为突破口,顺藤摸瓜,继续查下去,直到把隐藏的“内鬼”揪出来。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