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隔代教育“老少配”是功是过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0日 10:20  大河网-大河报  微博
父母真诚陪伴 孩子健康成长父母真诚陪伴 孩子健康成长
亲子教育还须家庭总动员亲子教育还须家庭总动员

  专家观点:临代教育为主,隔代教育为辅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

  据调查,中国有一半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这与父母工作压力大,无法亲自照顾子女有关。其实,从古至今,隔代教育一直都是中国的特色,只是在近年,人们越发重视家庭教育,隔代教育也就越发受到人们的注意,有关隔代抚养利弊的讨论也是经久不息。

  日前,一件新闻将这个敏感话题再次推向风口浪尖:广州某地一名15岁的女生嫌奶奶唠叨,又不给零花钱,竟将奶奶掐死。为掩盖罪行,她还纵火烧屋逃跑。据悉,女生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境困难。事件震惊了社会,直击人们的心灵。

  隔代教育到底可取不可取?对于中国大多数家庭都不可避免的这一教育形式,如何做才能使其更加完善和优化?

  现状

  隔代教育之弊 “重养轻教”普遍

  记者随机采访了家住郑州的十多个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从2岁到10岁,除了极个别家庭是全职妈妈在家带孩子,大多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在帮忙照顾。

  森森今年4岁,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森森的奶奶来自周口农村,老人身体挺棒,非常乐意带孙子。森森妈妈认为,奶奶带孩子非常尽心尽力,孩子由她带安全系数高,这可以让他们夫妻俩安心工作,她心里也非常感激老人。但奶奶带孩子缺点非常明显:老辈人对孩子无条件地宠爱,缺乏束缚孩子的能力,同时,缺乏科学的护理和饮食观念,卫生习惯有待改进。此外,因为受教育程度低,无法给孩子读故事、教唱儿歌等。

  像森森妈妈一样,在采访中,大多年轻人对老人照看孩子有点纠结,甚至是“非常矛盾”。这些家庭的父母都是上班族,“让老人带孩子绝不是因为偷懒,确实是忙不过来。”他们说,老人带孩子,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非常周到,但却因为精力不足或教育程度有限等原因忽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更不可忽视的是,老人常常把对自己子女的爱叠加在孙辈身上,使得他们在孩子的任何事情上都要亲力亲为,包办一切,从而使孩子失去了培养自理能力的最好时机。老人们不懂得,双份的爱会带来溺爱,溺爱会扼杀孩子成长的动力。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也有的老人教育理念比较先进,并且非常乐于介绍新事物。“我比较幸运,孩子的奶奶是一位中学教师,人品、性格以及文化知识都没得说,孩子交给她带我一百个放心。”郑州的白领风华说,自己上班特别忙,把家和孩子交给婆婆非常放心。

  这位老人在带孩子方面有什么特别的本领,让自己的白领儿媳赞不绝口?记者联系上了风华的婆婆陈阿姨,老太太性格很开朗,她说,自己带大了三个孩子,又带大了孙子、孙女和外孙女,再加上从教几十年的经验,她感觉能辅助儿子、儿媳顺利完成“隔代教育”的任务。因为曾经做过教师,陈阿姨对孙女要求比较严格,不像其他老人那样溺爱,而且,儿子和儿媳妇在批评孙女时,她从不干涉,即便觉得批评的不对,她也是在私下里和他们交流,“这样容易树立孩子父母的权威。”陈阿姨说。陈阿姨的社交活动也比较多,在小区里认识了不少朋友,她们一起做美容,一起锻炼身体等,这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了小孙女,她的性格也非常开朗,也结交了很多小朋友。

  专家观点:临代教育为主,隔代教育为辅

  调查

  父母“大撒把”  老人担“全责”

  隔代教育,是功是过?都都爸爸看待这个问题比较特别,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思想是非主流的,和相当一部分年轻父母的看法不一致。”都都爸爸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关键是年轻的父母如何摆正心态,如何和老人进行有效沟通。

  说到隔代抚养,大家都会想到很多弊端。有人说老人带孩子,孩子会被溺爱,可是谁不溺爱孩子?有人说老人带孩子容易捂着孩子撑着孩子,可是当说这些话的人自己带孩子的时候,就一定能饱暖适宜吗?有人说老人教育孩子的方式老套跟不上时代发展,试问换做年轻人自己带孩子的时候,年轻人有多少人能做到老年人的耐心仔细?都都爸爸说,如果有可能,就应该让老人和孩子多相处。老人带孩子有耐心,能付出真心,这才是关键。其他方面如果出了问题,都是沟通的问题。这里要特别提醒两种父母。第一种:把孩子放老人那里,自己根本不管、不操心,一旦出了问题就埋怨,说老人不够尽心尽力。这样的父母不明白,即使自己带孩子,也同样会出各种问题。第二种:孩子让老人带养期间,自己指手画脚,设定诸多规矩。觉得不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孩子就被教坏了。这类父母应明白,关键在于几代人之间能不能顺畅沟通。

  “人性如素丝,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灿灿妈妈认为,家庭教育出现问题,责任不能全推到老人身上,在家庭教育上,父母永远是第一责任者。不管多忙,父母都要尽量抽出时间陪孩子。真正爱孩子,要重养更重教,从以身垂范的教育做起。抚养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本身也是家长走向成熟的体现。尤其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心理成长变化快,容易出现叛逆,需要家长的及时引导和沟通,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年迈的祖辈往往跟不上孩子的变化,不能给予应有的关怀和抚慰,这时候父母更要扮好引导者的角色。

  支招

  教育好孩子 全家总动员

  隔代教育在中国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年轻父母既要承担生活、学习、工作压力,又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这一社会问题没有解决,这一事实就会永久地存在下去。

  郑州市教育学会学习心理研究会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海勇认为,从长远的人的成长与发展的角度看隔代教育是弊大于利的,但是从目前的社会发展角度来说也不能全盘否定,因为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形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与健康成长,以及为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等方面起着极大地影响,从某种程度来说也在间接地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成为社会发展的隐形推动力量。所以,不能一味地批判与否定,也不能过度依赖与倡导。只能根据具体面对的现实,看清利弊,在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的同时克服负面影响,让现有的家庭教育环境更加适合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建立“临代教育为主,隔代教育为辅”的观念。为人父母、教育子女是每个成年人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教育子女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帮助父母自身完善与成长,如果为人父母者回避应承担的责任,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各类问题会逐一呈现出来。另外,作为祖辈,他们在完成对子女的养育之后,照顾好他们自身才是为人儿女者最大的福气,如果让他们替代儿女去教育孙辈,这本身也是负担,所以,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辅助工作才更合情合理。

  祖辈家长和孩子的父母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形成教育思想与方式的统一。孩子的到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在改善着我们自身与我们的父母的沟通。因为两代人往往对教育孩子存在认识上的差异。这就需要两代人都能主动的相互沟通,更要讲究沟通的方式与策略,更重要的是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通过沟通,让两种教育观念更好地融合,共同对孩子形成教育合力。

  作为年轻的父母一定要调整心态,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陪伴孩子。因为陪伴是在给孩子注入一种无声的生命力量。更不能完全依赖于祖辈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作为祖辈家长也要注重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不能照搬全套地采用传统的、习惯的教育方式,更不能用对儿女或自身补偿心理去一味地溺爱。运用科学的家教方式、要合理控制情绪与情感,把握爱的界限,这样才能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建议

  教子重理解 亲子重尺度

  河南省教育系统首届家庭教育专家皇甫鸿昌说,根据他接触的一些隔代教育成功的家长,归纳起来有三招:第一招是重理解。如发现问题,一定要解决在萌芽时期。第二招是重尺度。祖父母教育孙子辈,要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第三招是重提高。祖辈家长要注意接受家庭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和教育孙子辈。这样,家里人一定会欢迎祖辈家长这一隔代教育新形象的。

  河南省青少年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萍也表示,精神分析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就提出,孩子在未成年时,特别是六岁以前,与父母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可以帮助孩子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为以后心理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建立好亲密的依恋关系,孩子长大后往往缺少安全感,自信心不足,甚至有些孩子会出现两个极端:回避型社会行为或攻击型社会行为。所以,隔代教育就显得先天不足,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强烈建议父母自己带孩子。

  可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现代家庭很多是夫妻双方都在工作,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甚至没有基本的带孩子的环境,比如外出打工者家庭,怎么在理想和现实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专家建议,实在因工作不能自己带孩子,不妨白天交给老人,晚上自己带。这样既可以让老人晚上休息,同时,做父母的也有了亲子沟通交流、建立感情的机会。真的连晚上也没有时间自己带孩子,父母一定要利用各种手段与孩子保持联系,保持心灵的沟通。比如,通过电话、互联网、视频等与孩子保持密切联系,同时,跟家中老人做好沟通,争取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保持一致,因为仅有物质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大河报记者 赵珊)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