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家长应该怎么呵护孩子?

2012年11月05日14:54  39健康网 微博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单纯、最不应受到伤害又最容易被伤害的群体;老师一直是燃烧自己、奉献他人的代名词。然而,总有那么一些虎狼老师,弃自己的职业素质不顾,狠心伤害这些最娇弱的花朵。最近浙江温岭女幼师虐童事件闹得纷纷扬扬,社会大众纷纷谴责幼儿园老师的素质过低、教育部门管理不完善,并呼吁儿童保护措施和相关法制体制得到改进。

  在谴责老师和幼儿园的背后,我们家长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会被老师欺负?为什么孩子被老师欺负以后你还不知道?怎样预防自己孩子不受伤害?你有没有伤害过孩子而不自知?

  编辑导读:

  一 培养正义而自信的孩子最重要

  怎样防范孩子不在学校被欺负

  著名作家郑渊洁在微博上给焦虑的家长们支招:“我使用过一种方法,挺见效。就是在上小学的孩子身上装一个小录音装置。当年之所以我将郑亚旗领回家自己教,很大程度是我听了录音后决定的,哪天我找出来,给大家放一段。那不叫上学叫上刑。我建议有孩子上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家长,可以用录音笔监听一下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处境”。

  对于这一方法,有家长觉得不错,可以一试,也有家长表示一来不知道录音笔的时间有多长,再来中午午睡时要脱外套的。一旦被发现了更是对老师的打击和侮辱。另外大家觉得这么担心其实会在全社会潜移默化出一种不信任人的氛围,然后会不自觉传递给孩子,可能最终的效果更差,相信大部分的老师还是爱孩子的。

  那么家长到底该如何防范自己孩子在学校和幼儿园被欺负了呢?39育儿编辑认为,最好的防范措施就是给孩子穿上心灵上的金钟罩,让孩子心灵强大起来,这样才不会被老师和同学欺负。

  首先,告诉孩子一定要尊敬老师,我们相信绝大多数老师的职业素质都是很好的,都是真心为孩子。教育孩子在课堂上不要调皮捣蛋,不要跟老师作对,一定要乖乖听老师的话。

  其次,一定要告诉孩子,别人的哪些行为是伤害他的,哪些行为是对他不好的。告诉孩子当他受到不公正行为时,该怎么做。如果受到老师欺负和虐待,回来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不要因为害怕而不敢说。要让孩子知道,你是他背后最坚定有力的支持和最坚强的后盾!

  要是同学欺负了你怎么办?

  我们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别人打了我们怎么办,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不能只单纯告诉他不抢别人的东西,关键要明示抢东西是一种不对的行为,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要培养小孩的自信心,敢于面对错误的行为,要向老师、家长及时反映。

  39育儿频道认为,培养孩子,不是别人打你,你怎么办这么简单,小孩其它的方面的素质很重要的,比如怎么和人交往,遇到问题该怎么解决,小孩的语言能力,协调能力,还有遇到问题寻求帮助的能力。培养大气,正义,正直,自信的小孩更重要。自信的小孩永远不会被欺负!

  你也在无意中伤害孩子  

  其实,孩子在小时候受到的伤害,会对他们造成一生的心理阴影。而很多时候,身体上受到的伤害,远远不如心理上受到的伤害大。弱小而又敏感的他们对大人的评价已经可以形成一种心理反应。你的肯定会让他心花怒放,你的一句无心的责备,也会在他幼小的心里形成难以磨灭的阴影。

  专家认为,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轻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是非常可怕的。“傻、呆、笨、坏”,在孩子的心中是最严厉的判决,无情地将他们变成了一个家庭或学校的“另类”,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世界也会变得一片灰暗。

  父母最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1.为什么你不能像谁、谁、谁那样呢?

  有关方面的权威人士指出,简单地做比较只会增进孩子们之间那种常有某种自然性的竞争。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比起来不如人家,他就很可能开始憎恨其他的孩子。此时,做父母的最好是不要去比较你的孩子,而是去真正弄清楚你究竟希望你的孩子做些什么。是希望他的房间更整洁呢?还是要他在饭桌上表现的更为懂事呢?把你的注意力集中放在那些你最希望孩子改变的行为方式上。一旦孩子懂得父母所要求他改变的只是他做某种事情的方式,而不是要改变他这个人,他就会在大人面前有更多更好的表现。

  2.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不听话,像个小孩子

  一次,一个朋友的6岁女儿跟笔者在餐馆就餐时,竟表现的像一个3岁的孩子,不停的吵闹。对此朋友觉得很难为情甚至有些尴尬,于是朋友对她厉声道:“你已经是7岁的大孩子了!怎么这么不懂事!”可这样说的结果呢?孩子的内心受到了屈辱,她在接下来的用餐中不时地有恶意地将佐料瓶中的盐撒落在餐桌上。

  你不该说这种惹恼她的话,相反而用一种不带个人情感色彩的方式来处理效果可能更好,比如:“妈妈跟朋友有一个很重要的谈话,并不是有意忽视你,你想吃什么告诉妈妈,或者自己看书好不好?”于是就在那一瞬间,你的孩子就变乖了。

  3.你非得像一个邋遢鬼吗?

  对孩子过多的批评也许会埋下严重吵闹的隐患。做父母的可以时常问问自己,“为什么我必须控制孩子呢?”还是听听专家的意见吧,“当孩子出去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时,随他的便,他爱穿什么就让他穿什么;但是,如果他是和大人一起出去吃午餐,而且是在很正式的场合,则不能随他的便,孩子们需要有一些礼节常识。

  4.你是个多么聪明的孩子!

  这句话也许会使他内心感到一种从来都不可能失败的压力;而如果被大人夸奖为“真是个数学神童”,那这个孩子也许就会压制他事实上很喜欢的来自艺术的内心感受。

  使用你对孩子天赋和才能的明智的察觉来鼓励他,而不是一味地采用贴标签般的夸奖和赞赏,这才是真正可取的方式。例如你说,“这幅画画的很生动啊,尤其是色彩搭配的很好”,这句话就比“你真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多了具体点评和鼓励,少了些无味的夸奖。

  5.你怎么这么笨呀!

  你说这句话的主要意图是指出孩子的问题,然而类似的评价带给孩子的只能是心灵的伤害,相反,给予实事求是的支持和鼓励却有助于改进孩子的表现。例如,孩子在过马路时不看汽车就跑到路中间,你可试着说,“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时要牵着妈妈的手。”当孩子主动拉着你的手了,你可以补上一句,“宝宝真乖,知道拉着妈妈的手了。现在,我们就可安全的过马路了”。

  当然,消极的“标签”也容易带来自我应验的结果。假如一个孩子被人说成是懒虫,他很可能表现得更为懒惰,因为,你所说的话仿佛肯定了懒惰已经是他个性特征中不可改变的固定成分了。在教育诱导中,如果不得已非得用一定的消极的或是负面的标签式的评价时,做父母的一定得努力弄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这个孩子是不是整个儿一个懒虫呢?也许他只是没人提醒就不知道做一些家务,如果仅此而已,做父母的就应该健全和完善家庭内部的对于做家务的一套奖惩制度,如忘记倒一次垃圾就从父母给他的零花钱中扣除一点钱等等。

  6.有时,我真希望没有你。

  随着孩子长大,他会将这种看法一同带入社会,并且直到成年之后。如果你烦透了他,不禁感叹:“我真希望从来就没有你这样的孩子。”你倒不如这样说,“有时你让我非常生气。”也许更好的做法是在事情还没有弄到最为糟糕之前,设立一定的强制性规章,这样孩子们就知道了父母亲对他寄予了怎样的希望,他就会有更佳的表现。

  7.你让我一个人呆会儿好不好?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有空自己独处一会儿,然而任何一句对孩子驱赶的话都会使其感到他不被父母所需要了。不妨试着将孩子纳入到你必须做的每件事情中来,甚至一个3岁的孩子也会“帮助”你准备饭菜。如果在孩子们需要父母时,你就索性花时间和他们呆上一会儿。

  当你确实需要时间独处时,不妨这么说:“亲爱的,我很爱你,但我这会儿正忙着呢。”这就让孩子领悟到过一会儿你就会和他在一起;但如果他坚持要你和他在一起,你可以这样说:“你先去自己的房间待一会,妈妈半个小时后过来找你。”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就会变的有规有矩,而不只是拒绝和排斥了。

  8.闭上你的嘴!

  这样的话语给予孩子的深刻印象就是你并不关心他的意见,他由此开始把自己看成是那种没有什么重要意见能提出来供人参考的无用之辈。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有礼貌,那么你就应该对他们有礼貌。既不该对同辈人说“闭嘴”,也不应该对你的孩子们说这样的话。

  9.不能做这件事,否则的话...

  简单空洞的威胁所带来的是从根本上削弱了你在孩子们心目中的权威,会导致孩子们继续干他们的坏事,以此来进一步考验父母亲对他们的关爱。对此,较理想的办法是选取一种具体的惩治措施,并且付诸实施。比如:“你如果现在不停下来,那你想要的车车可能就不能买了。”这样,孩子就知道你接下来真的要那样做了。

  10.如果你不立即跟我过来,那我就不管你了。

  千万不要对孩子实施这种遗弃他的恐惧感。父母亲应该是一幕安全的天穹,在它的掩护下孩子们才渐渐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否则孩子们可能会变得非常缠人,或者非常依赖别人。防止这一点,做父母的应该告诉自己那正蹒跚学步的孩子?这会儿你是自己爬起来随我来,还是要我拉住你的手。

  假如你的孩子老是磨磨蹭蹭,你不妨预先给他提个醒儿。例如你可以说:“你现在只有5分钟时间,我们马上就走,阿姨和弟弟还在等着。”这很可能产生你所希望的结果,而不会将威胁留在孩子的心头。

  父母最伤孩子的九种行为

  1.瞧不起孩子

  有时急了,会对孩子说:“怎么这样笨啊!”或者“你是木头人吗?”每当这类瞧不起孩子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

  2.恐吓孩子

  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或者说,“你再打弟弟,妈妈就要狠狠揍你一顿。”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3.贿赂孩子

  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可不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妈妈觉得自己受了骗,大怒地骂道:“你答应妈妈的,怎么又不乖啦?”妈妈该知道,要小孩许诺是没有意义的。许诺和恐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孩子不会起积极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许诺反而 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会使孩子口是心非。

  4.过度保护监督孩子

  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决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5.对孩子唠叨不休

  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觉。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6.强迫立即盲目地服从他人孩子

  如果你硬要孩子丢开他正做着的事,听你的话做别的事,他的反应会很不乐意。父母应事先提醒孩子,等一会儿要他做什么,比如说:“小军,差不多再过十分钟,你该进来吃饭了!”同时,他们也可以允许孩子在服从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说:“喔,妈妈,我非要现在进来吗?”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从,对抚育出独立而自我调节的人,这种主法是无效的。

  7.纵容孩子

  过分纵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本身。因为孩子迟早要长大成人,要走上社会,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难说了。因此,纵容孩子只会剥夺孩子的潜在能力的发展机会,阻碍他成为能干、独立、能自我调节的人。

  8.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凭自己的喜怒随意设立规矩,同样的行为有时遭罚,有时由他去。这样会使孩子感到迷惑。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规矩来教育他。

  9.订不适合年龄的规矩孩子

  假如你希望一个两岁的孩子同五岁的孩子一样遵守同样的规矩,那么你错了。因为这是他的年龄不可能达到的行为水平。这会对他今后的成长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