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谁造就了一个没有童年的时代

2012年12月05日09:33  海峡导报

  这不是一个笑话。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写情书向心仪女生告白,没想到情书被撕了,理由是“××送了我一部iPhone4s,我决定跟他在一起”。儿子回家后痛哭:“我失恋了。”武汉汉口的罗先生说,家人都蒙了:才读小学的儿子知道谈恋爱了?(12月3日《楚天金报》)

  □石敬涛

  《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曾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等方面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 论题,即现代传媒影响使童年过早 “消逝”。他认为,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化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世界的秘 密转变为娱乐。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境况之下,我们在车展上看到了低龄化的“儿童车模”,我们培养了成人化、官样十足的 “五道杠少年”,我们的孩子们很小就会唱“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的情歌,我们的孩子们在学校里比爸爸妈妈的官大不大、车子好不好等等,不一而足。 童年,正在消逝。成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以无孔不入、无可抵挡的态势,野蛮入侵儿童的心灵和生活。

  在这样一种境况之下,8岁小学生向父母哭诉被“富二代”夺爱,情书不敌i-Phone的闹剧,又有什么不可理解?

  童年的消逝,让孩子失去了这个年纪应有的童真和童趣,让大人无可奈何。也许,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而拯救的希望,也许就在于人类不断的自我反省之中。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