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怎么给孩子解释“死亡”?

2014年04月05日09:26  汉网-武汉晨报 微博 收藏本文     

  记者杨枫 向洁

  小丫头吵要“漂亮”冥房

  清明节到,扫墓人群中也有不少孩子的身影。在祭扫过程中,孩子若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作为家长你怎么回答?“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了会去哪里啊?”、“我什么时候会死啊?”、“我死了以后还会不会活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带着孩子祭扫的父母十有八九会面临孩子关于“死亡”话题连珠炮般的提问,“真是越问越让人崩溃,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8成家长怕犯忌讳,只能粗暴地让孩子住嘴,威胁孩子不让他们再提“死”字。

  尴尬

  为先祖扫墓遇忌讳

  到陵区去给先祖扫墓,看到别人买纸糊的洋楼,5岁的女儿觉得“漂亮”吵着要给自己买一个。日前,周女士一家前往睡虎山陵园扫墓,女儿的“不懂事”闹得一家人心里不痛快。周女士称,3日上午,她带着女儿陪父母去睡虎山陵园给祖父母扫墓。一路上,许多小商小贩正在兜售祭祀冥品,什么纸糊的麻将、香烟、小车、洋楼等等应有尽有。文明祭扫,他们只买了一篮菊花。看到有人抬着纸糊的洋楼路过,5岁的女儿被吸引住了,“这个小房子好漂亮啊,我也想买一个,我们可以住在里头躲猫玩……”“莫瞎说呀,赶快呸掉!”女儿话没说完,就被孩子奶奶厉声打断。女儿不知所以然吓得大哭起来。

  为了安抚女儿,周女士只好用孩子能听懂的话来劝说,“那些小车、洋房很贵的,要攒很多钱才能买得起。而且,那不是给我们住的,是给死去的亲人住的。”

  “人死了会去哪里呀?我什么时候死呀?……”女儿越说越离谱,周女士赶忙捂住女儿的嘴,一旁的父母已经是怒不可遏。“太犯忌讳了!”周女士坦言,一到清明节,生与死仿佛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她很明白孩子不过是好奇,可如何解释真的很为难。

  听说人老了就会死

  七龄童顿觉“活着没意思”

  “不解释不好,解释了感觉更错!”这是带着7岁儿子扫墓后孙先生的感慨。

  孙先生上周末带妻孩到石门峰给祖父母扫墓,“之前孩子太小,怕他害怕,一直没带他来过”,满以为孩子大了,扫墓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心理阴影,但父子俩关于“死亡”问题的“探讨”,让孩子瞬间崩溃。

  扫完墓,儿子问孙先生:“祖奶奶祖爷爷是怎么死的?”孙先生很直接地回答“老死的”。儿子接着问:“人老了是不是全都会死?”。孙先生回答“是的”。儿子又问;“那你们都会老死,我也会老死吗?你们死了还会不会活?”孙先生又十分干脆地回答;“人人都会老死,老死了就都不会活了。”儿子听后,瞬间就崩溃地哭起来。

  妻子一个劲地埋怨孙先生解释得太直接了,吓到了孩子。孙先生认为,反正迟早就会告诉孩子的,想一些谎言欺骗孩子还不如直接告诉他,接受了就好了。没想到儿子这一周以来,经常愁眉苦脸,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情绪十分低落。孩子对孙先生说:“反正我将来都会老死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上学、看书、吃饭有什么意义?”。面对儿子的疑问,孙先生哭笑不得,没有想到给孩子解释“死亡”,反而适得其反。

  调查

  八成家长不敢提“死”

  逼问下只能匆匆带过

  “死亡”在孩子们心中是什么概念?家长们又是如何给孩子解释“死亡”的?记者随机采访了80多名幼儿、小学生及部分家长。七成孩子能模糊说出清明节的大概意义,对“扫墓”和“踏青”,大部分孩子更期待后者。

  关于死亡,孩子们的说法各有不同:

  “什么是死亡?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我想就跟《植物大战僵尸》一样,要去打仗吧。”

  “死亡就是……就是像马航一样,飞着飞着人就不见了。”

  “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死亡应该就像雷锋、孙络络一样,肉体没了,灵魂还在。”

  “死了就会变成星星了。”

  “人死了我们就看不见他了,但他还能在天上看见我们。”

  “死了就是搬到一个很小的房子里,里头没阳光,很孤单很寂寞。”

  家长们大多相当避讳“死”字,他们这样“美化”死亡:

  “灵魂想要离开肉体,回到天空中去”

  “‘死’就是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很美,但现在你还不能去。”

  “死了就会变成天上的星星。”

  “就是另外一个国度去了,去了之后,就不能回来了。”

  “XX(去世的人)享福去了。”

  绝大多数孩子坦言父母一般不让他们提关于死亡的话题,他们对死亡的理解更多是来自影视作品和书籍,以及在学校接受的一些关于爱国英烈的主题教育。50位家长中,有8成都怕犯忌,在孩子面前不提“死”字,孩子逼问,才委婉地“美化”一下,匆匆带过。

  现状

  “死亡教育”举步维艰

  “适当进行死亡教育有必要。”江汉区“十大魅力教师”、卫星村小学美术教师邱丹说,她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一个学生给她留下深刻印象。有一次上美术课,她教学生们画《不一样的树》。别的同学画出了千姿百态的树,有个叫昊昊(化名)的男生却画满了坟头,整个画面色调灰暗无光。课后,她找昊昊聊天,得知昊昊的妈妈去世了,爸爸将他交给爷爷奶奶带,他很难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他十分怀念妈妈,每年清明节去给妈妈扫墓,可满山的坟头在不断提醒他,妈妈的离去令他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孤单的一个人。

  学校能不能开展“死亡教育”?“有一定难度,有家长认为这么做可能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市育才二小一位老师直言,他曾经作过一次尝试,让学生写下心中挚爱的人的名字,然后逐一划去,划去便意味着死亡。不一会儿,教室里哭成了一片,“老师,我舍不得我奶奶”,“老师,我不要妈妈离开我”……从小到大,孩子们无忧无虑成长,父母亲人疼爱着他们,沉重的气氛令他们无所适从,同时也领悟到亲情的可贵。他认为通过“死亡教育”,孩子们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找到人生积极奋斗的目标,很多教育专家和家长也对此表示支持,但也有家长认为不妥。后来,他预设的“向遗体告别的礼仪”一课也不了了之。

  记者探访多所我市幼儿园、小学发现,鲜有将“死亡”问题摆上课堂讨论的学校。不少老师都认为,还是要以“正面”教育为主,比如上一些以生态、环保、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让孩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专家支招

  用“生命教育”

  “既然‘死亡教育’有争议,可以正面开展‘生命教育’。”武汉常青实验小学资深班主任龚亚荣表示,受传统思想影响,中国人很忌讳谈“死”。国外有很多学校把“死亡教育”列入教学内容。如是出于对孩子的呵护而绝口不提“死”这种现象,一旦意外发生,孩子心理上恐怕会受到更大的创伤。去年班上有个孩子家里发生变故,妈妈在一场车祸中意外身亡,当时孩子就在现场。孩子一直把自己裹在房间的窗帘里不说一句话。后来,她和班里的几位妈妈组成“爱心妈妈团”,轮流去开导孩子,护送其放学。起初大家都回避跟孩子谈妈妈去世的事,生怕令孩子的心灵再次受到伤害,但孩子总是郁郁寡欢。为了帮孩子打开心结,她想到“日记疗法”,鼓励孩子把想说的话都写下来。

  那一天,孩子写下这样一句话:“我的‘女神’妈妈永远离开我了,我十分想念她。”看到这一幕,龚亚荣觉得孩子敢于面对现实了。她又跟孩子进行了一次深聊,在班上开展了“珍爱生命,过好每一天”的主题班会。一年过去了,那个孩子走出了妈妈离世的阴影,变得独立、阳光起来。

  链接

  国外的“死亡教育”

  美国:很多中小学校实施死亡教育课程。在“死亡课”上,一些殡葬行业从业人员会跟孩子们认真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

  英国:健康教育的标准也包括了“死亡和丧失”课程,为年龄低至11岁的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

  日本:近年来,日本出版界以死亡为主题的作品日渐增多,其中有部分是针对孩子的,比如《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死》等。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