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校园暴力学生的自救应对

2016年12月13日 13:02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远期防范:

  要慎交朋友,多和班里的好同学接触,不要和坏孩子聚集在一起。特别要警惕,类似于黑社会性质的欺凌集团,要远离这些集团。如有必要你可以去学柔道或者其他的武术,这样一来在必要的时候你也会有信心来保护好自己。

  现场应对:

  措施之一:面对殴打

  打来打去小狗熊。

  矛盾激化可不行。

  告诉老师和家长。

  依法解决真英雄。

  面对校园暴力,要不要以暴制暴?给予适当的还击呢?

  首先,对于小的欺凌,比如说,推搡,踢一脚,不让你参加游戏等。当时不要发脾气,能忍尽可能的忍,不要因为一件小事,而酿成大错。事后想好对策再反击。我们说的不反击,也并不是要忍气吞声,适当的小反击可一试,比如说坏蛋,推你一下,你躲过去了,让他摔一跤也可以呀,比如说他打你一拳你用力挡住他的攻击,如果你的劲儿比他大,他知道你不好欺负,也会终止在这儿,我们说的不反击,不是一点儿不反击,而是不要做过头的事儿。学习武术防身很重要!!

  其次,最好的办法是告诉家长和老师去应对,而不是自己去单打独斗。

  最后,要认识什么叫勇敢,勇敢,有三种。

  小的勇敢就是你打一圈我再打回去,这个并不一定好,有的时候呢,还会引起更多的矛盾。中等的勇敢就是,别人打你一拳,你退回来,然后去找家长,老师和学校解决。用校规校纪和法律来解决。最大的勇敢,是当外国侵略者侵略了我们的祖国,我们奋起反击,那个时候,我们才是真正的勇敢。

  措施之二:面对抢劫

  自行车,新书包,

  漂漂亮亮刚买到,

  坏蛋抢去不硬拼,

  生命第一要记牢。

  要学会生命第一,财产第二的原则,在遇到抢劫的时候,不要与加害方过度的纠缠,请记录以上的小口诀。

  措施之三:面对谣言、威胁和胁迫

  活的一定比你强,

  遭受打压更坚强。

  不和坏蛋正面斗。

  发奋学习美名扬。

  班上的坏同学给你起外号,甚至去编造你的谣言?不要想不开,更不能去做极端的事。不和坏孩子对骂,不和坏孩子正面的冲突。坏孩子越不让我活的好,我就要活得更好。我们可以努力的学习,把学习的成绩做到班上最好,将来考上重点的高中,考上名牌大学,那就是对坏孩子最大的最响亮的回答,就是对他们那种丑恶现象最好的反击。记住:胆小的孩子办大事。

  事后救助:

  如果你被欺负了,告诉朋友或者老师、家长。只有你这样做了欺凌行为才会得到制止。学校应设专门机构进行救助。推脱责任,就是不作为,就是玩忽职守。

(1)生理救助。去看医生。

(2)心理救助。心理咨询。

(3)法律救助。依法惩戒。

  最好的做法是抓住欺凌者的现行。最好的做法就是让老师抓住欺凌者的现行。

  法律惩处:多通道“教育挽救”

  在校园欺凌中,青少年的某些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多年来,我国刑事政策对青少年犯罪采取教育挽救的政策,也就是“三个一样”,即“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像老师对待学生一样,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

  针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法律惩处方式主要有三种,围绕这几种方式也都有一些讨论和争议,需要引起中小学校长的关注。

(1)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于刑事责任年龄(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的规定是: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现在,有些专家已经对青少年的刑事责任年龄提出异议,部分人还呼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2)进入工读学校

   工读学校是我国为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开设的一种特殊教育学校,不属于行政处分或刑罚的范围。工读学校收容13~17岁、有严重不良行为但并未达到违法犯罪程度的少年。这些人从常规的中小学退学、被开除,或者被学校认为不宜留校学习,但不足以送少年管教所,故进入工读学校学习。

(3)接受教师惩戒

   所谓教师惩戒权,是教师基于其职业身份而获得的一种强制性管理学生的权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法拥有的、对学生的失范行为进行惩戒但不是体罚行为的一种权力。“男孩能吃千般苦,女孩能绣万朵花”。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惩戒教育和鼓励教育同等重要,过分偏废任一种教育,都不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若干年来,“夸奖式教育”和“鼓励式教育”理念在教育中占据上风,但学校却往往忽视了对不良行为的惩戒形式的探索。因此,当前有不少中小学校长呼吁教师惩戒权的回归,从而让教师管教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