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谈男孩“失联”:这场戏的成本实在太高

媒体谈男孩“失联”:这场戏的成本实在太高
2018年12月09日 08:37 北京青年报
资料图资料图
资料图资料图

  法国国民议会在上个月底通过了新版“反日常教育暴力法”,这个法案认为,儿童有权接受没有暴力的教育。在长达四五天的时差之后,这个消息最终抵达中国网络的热搜榜。一则法案能跨越语言、地理和文化的距离,在咱们这儿变成热闹的谈资,完全是因为它在民间的戏称,“禁止打屁股法案”。打屁股与被打屁股的体验,大家都懂,不需要翻译。我是旗帜鲜明地反对打骂教育的,它说起来是惩罚和教育,本质上倒更像是恐吓和羞辱。“吓大”的孩子,多半活得不舒展。这样的“成长”,对孩子真的好吗?

  这个遥远国度的法案,跟我个人没有半毛钱关系,可我仍感觉到触动。打孩子屁股、吼孩子这种家庭事务,你家邻居多半都不愿意掺和,怎么竟然惊动了国家?要探讨这个问题,其实应该先回答另一个问题,孩子是家长的“私产”吗?

  说点近处的事。几天前,浙江乐清小男孩小豪“失联”了。父母很着急,父亲更是贴出通告重金寻人,答谢金从一开始的二十万涨到后来的五十万。警方为了找孩子,启动了重大警情处置机制,以最高等级组成联合调查组,投入了大量警力,不少志愿者也帮着一起找孩子。中途大家一度怀疑孩子落水,排查了好半天,可把人紧张坏了。兴师动众了好几天,结果你猜怎么着?孩子找到了,平安无损,故事却全然不是大团圆的结局。真相让人大跌眼镜:孩子压根没“失联”,是被妈妈给藏起来了。好好的玩这出,理由也甚是荒唐,她和长期在外经商的丈夫有情感纠纷,想测试丈夫的真心,看丈夫是不是真的关心她和儿子。

  常年翻阅新闻,时不常担忧戏精学院不堪重负、不得不限制学位。这位母亲搞出此等神转折,搁谁谁都恼。这场戏的成本实在太高了,搭进去的都是实打实的公共资源、真诚的公众善意,不明真相的亲朋好友也给折腾得够呛。不着调的母亲已经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报假警、传播虚假信息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此郑重赞扬处理此事的警察叔叔。但凡牵涉孩子的事,总揪扯人心,也极易传播恐慌。小豪被找到之前,各色谣言翩跹而至,身段一如既往的妖娆。乐清警方的情况通报很及时,一连发布两则通报,把事情的原委交待很具体。不知道你们发现没,这两年,涉及舆论关切的公共事件的通报愈发详细,那种高冷的简单一句话带过越来越少了,这是一种比较可贵的转变。信息越透明,弥漫在舆论场上的焦虑情绪越容易消散,道理就是这么朴素。更可贵的地方是,孩子找到、事情原委尚未查明时,乐清警方在通报中特意嘱咐,“孩子是纯洁的、无辜的。家庭和社会都应该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不要因为我们的任性伤害孩子。”

  这其实点出了事情真正的关键,那个无辜的孩子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或许不靠谱的母亲有她的苦衷,可那番操作,实在叫人哭笑不得。一开始,孩子被安置在一辆四轮电动车里,下面重点来了,这辆电动车是母亲“精心安排”的,完美地躲过了那条路上的监控。后来孩子身体不舒服,才又被转移到了老家闲置的房子里。搁在三流电视剧里,这段“剧情”会上配滑稽感十足的背景音乐,然后闹哄哄地收场。可是评论员会忍不住按下暂停键:喂,这里难道不存在疏忽和失职么?连我这个没孩子的人都捏了把汗,辛亏没出啥意外。

  在这场“失联大戏”里,孩子是最早被强行拽进角色里的。他看起来是主角,但其实只是母亲的一个“道具”。对大人的纷争,孩子无能为力,对母亲的“安排”,他也只能被动地接受、默默地“配合”。整个事件中都保持沉默的孩子,或许才是消化了最多恐惧、承受了最多孤独的那个人。

  乐清男孩“失联”事件中的母亲很奇葩,但你也很难武断下结论,说这个母亲不爱孩子,她自然也无意伤害自己的儿子。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可如果学不会把孩子视作独立的个体,而是当作自己的附属,伤害则在所难免。孩子内心的感受得不到足够顾及,就很容易成被大人世界的纷扰所消耗、所牺牲。

  曹保平导演的《狗十三》在被封存了五年之后,近期悄悄地上映了。“十三”指向的是电影的主角,十三岁的少女李玩,她自小父母离异,被爷爷奶奶养大。狗是她父亲为了缓和关系,送给女儿的宠物。狗虽然被放在标题里,但其实戏份算不上太重。狗只是一个媒介,连缀起少女与“大人的世界”的碰撞与妥协。故事其实很闷很琐碎,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甚至回想不出太多情节,但那种被驯服的压抑感却始终萦绕心头。李玩的成长环境谈不上冷漠,父亲、爷爷奶奶,甚至继母,至少都尝试着去爱她。可是他们谁也没把少女当成一个自主的人,只是用力把她拽进“大人”的法则里,强迫她入戏。最后,大人们似乎得逞了:曾经的叛逆少女乖巧地吃下了长辈夹过来的狗肉,只为了“给面子”,而那天,她刚得知心爱的狗狗的死讯。

  和那些矫揉造作鸡飞狗跳的青春片不同,《狗十三》传达了一种无声的痛感。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和“失联”有关的故事,只不过失联的不是某个人,而是孩子的赤诚和本真。孩子往往是成年人世界最敏感的旁观者,谁也难说,大人的狗血与苟且,会在孩子的心灵里投下什么样的印记。

  (文/张静雯)

  原标题:一场“失联”一场戏 | 周末侃

失联母亲男孩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