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怀宇:教育要回归本真 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穆怀宇:教育要回归本真 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2019年08月10日 19:46 新浪育儿
穆怀宇穆怀宇

  穆怀宇,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生产技术与管理研究生;德国柏林霍朗夫生产技术与管理研究所访问学者、助理研究员。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创业先锋营发起人;陕西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陕西省青年创业导师协会副秘书长,陕西省创业导师团导师;陕西省十佳创业导师 陕西青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青创资本)执行董事;军民融合众创空间——光电梦工厂联合创始人。

穆怀宇穆怀宇

  论坛现场,穆怀宇接受了新浪育儿的专访,他谈到,家长的过度焦虑易造成孩子的过度早教,教育要回归本真,在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去发展。给孩子选择早期教育机构时,首先要看教给孩子的内容是什么,幼儿阶段要多学习生活技能;然后老师也是非常重要的。专访实录如下:

  新浪育儿:您觉得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早期教育比较好?

  穆怀宇:其实现在很多家长有很多的焦虑,过度焦虑就会导致我们中国的孩子的早期教育,目前看都是过度的,包括我们因为在整个的过去教育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市场化也好,或者我们有一部分跟家长去交流所谓的胎教,甚至你会发现所有的这一切,其实它的导向就是“教育消费”的。但事实上我们从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上来讲,我觉得没有那么多可消费的东西,而更多的是顺其自然,更多地首先我们的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当然这个健康本身刚才我讲了顺其自然,比如说母乳,1到3岁我们的妈妈愿不愿意母乳。其实现在已经在改变了,过去有很多所谓的剖腹产,剖腹产对孩子后期的学习力、专注力的影响,现在从科学上,部分的专家有一定的研究和证明,多少是有一些影响。所以,现在国家也开始鼓励我们的顺产。从顺产到母乳,到我们母亲在3岁之前的这种呵护、这种拥抱,包括我们抱孩子时间的长短,我想这些对我们孩子的心理机制的成长,对他神经的发育,对他智力的发育,都是有极其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以,还是希望我们的父母,其实从根本上,而不是从看别家的孩子在干什么,而是从自己,从我们最符合规律的、最本质的孩子成长的机制上去做一些功课。

  如果说父母需要关注,首先应该关注自己的成长,你作为一个父母,可能你把娃娃生下来之后,你首先要了解作为一个孩子的成长规律是什么,他应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事情。所以,我过去总是在讲,我们一定要正常,而不是我们急功近利,或者说做很多可能其不是孩子可以做的事情。包括比如我曾经见过,包括有些家长在孩子还趴着的时候,就给孩子认很多字,就拿那个小卡片晃,好像这样他就能真的认很多字。包括比如那个字的背后,比如西瓜,等于画一个西瓜,翻过来就是一个西瓜。这样对孩子真实的认知应该说不仅没有好处,而且有反面作用。因为孩子在整个认知的过程中,假设是个西瓜,他最好看到是一个西瓜,去告诉他“这是一个西瓜”。当他认字的时候,你再告诉他“西瓜”这两个字怎么写。我只是举这样的例子,你过早地让它符号化的时候,其实就影响了,或者说多少干涉了他认知的过程,或者是他的认知过程可能就停留在这种符号化跟图片化的对接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影响我们孩子对真实空间的认知水平。我们现在说未来要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要去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实际上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去关注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他,这个很重要。

  新浪育儿:幼儿教育的重点是什么?

  穆怀宇:我觉着如果非要说1—6岁关注什么。第一,1到3岁的时候一定不要焦虑,一定要“正常”起来;第二,3到6岁的时候,我希望给孩子选择一个相对宽松的,有爱心的幼儿园。但实际上很复杂。怎么办呢?可能爸爸、妈妈又开始要焦虑了。我觉得实际上选择幼儿园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给孩子什么样的一种陪伴,你给孩子什么样的一种环境,你给孩子什么样的一种成长、游戏的空间。这些都很重要。如果符合规律的话,孩子健康成长、发展的机会就多一点。如果在这个成长的过程当中,可能构建孩子比如如何控制情绪,如何养成认知生活,养成生活的好习惯,我指的是3到6岁,如何他有足够的安全感,跟家长去做充分的交流、沟通,这些能力怎么去展示?我想这些都是3到6岁家长要去关注的。

  当然现在我们的党和国家也要求幼儿园不许提前进入小学阶段,不许写字、认字、算数,都是提前教育。实际上我们也知道,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德国,德国基本法就规定不许学前让孩子认字,做一些超前的教育,它的《基本法》相当于《宪法》,用法律去规定。我们国家的教育部其实也严格明确地规范,包括幼儿园应该教什么,我们在3到6岁的孩子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其实大家如果在网上查都能查得到,这些我认为都是科学。我们国家本身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相关的这些要求,都是非常科学的,而且是有效的。其实把这些事情做好,我们的孩子就是健康的,我们的孩子就是有效的。

  凡是超前的东西,就是对孩子有伤害的。所以,家长一定要能够非常明确一件事情,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其实如果扪心自问地话,你是不是真的是为孩子,还是为你自己?我们很多家长实际上给孩子报很多的班,包括甚至幼儿园就给他报奥数,当然在我看来很荒谬、很可笑,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可能也这样去做,但实际上他这样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或者是家长自己扪心自问,可能他不是真的为了孩子,而是为了他自己安心,为他自己买一个心安。反正我把这些钱花出去了,反正你要去上这些班,他可能所谓的“有效陪伴”,他可能也不用花那么多时间陪孩子玩,做一些他要认为很复杂面对孩子的事情,他就把这些事情全部交托出去,用金钱的方式、用经济的方式交托出去,相反他反回来还很安心,他会获得他的满足感,甚至可能这里还会有面子的问题。

  这些都是需要家长真正去反思、真正去扪心自问的,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当然我相信大多数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既然你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这个尊重不是说我们随他而去,我们现在其实都在走极端。社会上有些人可能就会拿专家的说法,那就是放羊,顺其天性、释放天性,可能也不一定。我们有时候你会看到,我们的孩子在不断地报班,不断地学奥数,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就在做一些他不应该承担的这些负担,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我们可能一个一二年级的孩子,三四年级的孩子,还会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还会在公共场合随地做一些他不应该做的事情。所以,这是两面性。

  一方面我们的家长可能在这方面没有给他真实的教导,给他规范,给他社会的边界。但是另外一方面,又对他所谓的能够看到的这些成绩,背了多少古诗,背了多少单词,记了多少公式,好像这个很重要。所以,事实上这两件事情,往往在同一个孩子身上都能出现。其实需要我们在幼小阶段,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长需要去关注的事情。当然我可能说的大家觉得是不是不许做的多一点,但事实上我老说,符合规律的事情就那些,其实家长也没有必要说多么的担忧、多么的勤奋,说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身体力行怎么样,其实就很正常。如果你回想一下我们80年代或70年代的家长,你回想一下你自己的儿童生活,可能你就会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你希望你在成长的空间里,你父母给你什么样的环境和空间,可能你就很清楚你应该现在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空间和环境。

  在育儿这个阶段,也可以叫将心比心,你用儿童之心去面对他的时候,你用真正的爱心去面对他的时候,你自然知道怎样去做,否则的话,我觉着就会扭曲,就会用力过度,就会可能最终的结果还会让你付出沉重的代价,可能社会还会让我们部分的家长去买单。这些可能都是我们不希望,也当然希望家长通过自己的这种成长发展,能够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

  新浪育儿:自然养育相对其它的教育,它的优势是什么?比如自然养育的孩子和其他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什么不同?

  穆怀宇:其实什么叫自然养育?大家去探讨,我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去界定,包括我们今天开的这个论坛“中国自然教育论坛”,这个自然是我们的大自然?这是一个说法。我们把孩子带到大自然里去认知,提升他的感受、探索这些。当然他一定会有不同,因为多接触大自然的孩子,他的探索欲、他的求知欲、他的探索方式会不一样,他可能更接近我们人本身的、本能的这种探索,可能对我们孩子的求知欲、探索欲和未来的学习能力是更自然的保护,更天然的这种呵护。因为学习欲、探索欲、求知欲其实不是谁能教育出来的,不是你说教、你去管教能管出来的。我们现在在很多的教育领域实际上是属于在管教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自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另外一个“自然”就是顺其自然,就是我们按中文的说法,“自然而然”。这个自然而然实际上更多地反映在,就像我的分享演讲,我会说教育回归本真,这个本真其实更多的是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遵循教育规律,遵循他的成长发展的规律去成长、去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你说遵循规律的成长当然会比不遵循规律的(成长),这之间未来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如果真实地讲,我们当然希望我们的孩子是符合他自身的成长发展规律,尊重孩子自身的个性成长,其实每个孩子不一样,同时要尊重他的天性,因为天性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而然,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让他的内驱力和他的自生力得到足够的提升。所以,其实你会发现,我们最终高考也好,我们现在家长追求的好成绩也好,他的自驱性和内生性实际上是最重要,是最简单的。而如果没有自驱,没有发展起来他自己内生的这种成长意识和能力的话,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变得非常得复杂。

  新浪育儿: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早期教育机构的时候,要如何去挑选?

  穆怀宇:首先你要让孩子干什么,这很重要。比如我是比较反对双语教育,特别是幼小阶段。因为咱们国家规定,从教育部的规定,应该大家都知道,三年级以后才学外语,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保护了我们的民族性和保护了我们民族的创造力,国家民族的创造力很重要,这是符合规律的事情,这是经过科学验证的,过早学习外语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对一个民族的成长发展,应该还是有很大的伤害的,有负面效应。具体不说了,大家可以去关注。

  我说的意思是首先你让他学什么很重要,比如说3到6岁的时候,可能家长需要说我们孩子会不会有专注力,可能家长说我们的孩子会不会能够坐下来干一件事情。因为现在很多家长关注幼升小,他要升小学,小学坐在教室里怎么办?这个时候如果选择现在的一些乐高、围棋这样的课程给孩子,让他在游戏中能够安静下来,让他在游戏中培养他的专注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的话,比如绘画、书法,书法当然3、4岁有点早,7、8岁的时候可以选择。如果他进入小学一二年级,并没有完全地有障碍的话,他可以学学画画,可以学学书法,这些都是正常的。其实一二年级的孩子写作业有障碍是正常的,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暴躁,当然了我们的客观环境可能也让家长有一些焦虑,家长还是要很客观地面对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不同。有些小孩可能5、6岁就可以很安静地去看书了。当然有些孩子可能要到7、8岁,特别是男孩子可能会更晚。所以,我觉得要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时间,不要老看别人家的孩子,不要老看老王他们家的孩子到底人家咋样,其实那个没有道理,也不科学。

  具体怎么选择?第一,就是刚才我讲的内容,让他学什么很重要;第二,我觉得“老师”,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在幼小阶段,其实孩子需要多学一些技能,这个技能实际上它的基础很重要。现在家长很多时候追求的是马上看到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学钢琴,我们恨不得一个礼拜就要弹一个曲子出来,这个恰恰是不符合规律的。所以,你不要找那些动不动就要一个礼拜出成果的老师,因为他们本身有点急功近利,基础不好打或者是打不牢。当然我这是一家之言,你们自己去探讨,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你要找关注基础的,关注基本技能的这些老师,这样你孩子可能你觉得怎么学了一年,还弹不出一套完整的曲子,或者说画画画了一年了,画什么都不像,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基本能力、他的基本样式。因为学个学科都有它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在不在,这个实际上是哄不了人的,这个要是家长关注的。如果在年龄上说事情,我其实更希望我们的家长去关注孩子的所谓基本的生活的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包括穿衣服、叠衣服、整理家务,这些很多都是家长忽视的。这些其实也不需要报什么班,就给他机会,让他参与我们家庭的这种生活和劳动,就足够了。当然如果你能够从小给他一个规范,比如说这个衣服叠完了放到哪里,我们做饭的流程是什么,或者是统筹,给孩子从小做事情有一个规范,有一个统筹的意识,有一个流程的意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些其实都比我刚才上面说的那些更重要。但是很多家长觉得这个没有班,因为这个确实也没有班,我们家长应该在家里头给孩子提供这样一种训练。当然我们的幼儿园其实应该解决这些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和习惯,当然这也是希望家长,当你思考孩子学什么的时候,我们老是说幼儿园教什么呢?我们的孩子学什么了?我觉着关注在幼儿园的时候,不是关注他认了几个字,背了多少数学公式,而是关注他生活本身他能不能自理,能不能独立完成他自己、他应该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应该完成的事情。

  所以,一个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他至少需要能够穿衣服、穿袜子、叠衣服、整理内务、参加家里的一些劳动、能够洗碗,这些都是很基本的、很重要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如果完成了,我认为我们后面的学习才会真正地打好基础,我觉得这些是我们一个孩子成长发展学习的最重要的基础,而不是我们家长总是喜欢看,说到底他背了多少诗,到底他认了多少字,这些其实本质上是多少有一点点小的急功近利,多少有一点点小的功利了。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