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育儿盛宴,引领行业新趋势!12月18日,新浪2019育儿盛典在北京盛大开幕,本届盛典以“育儿之美”为主题,致敬所有向美好生活奔跑的中国家庭。妇儿专家、国际教育大咖、明星父母、母婴KOL以及母婴早幼教行业同仁齐聚一堂,围绕“健康美、教育美、生活美”三大篇章,致敬每一个向美好生活奔跑的中国家庭!2019是育儿领域飞速发展和变革的关键一年,从“育儿之变” 到“育儿之美”,象征着所有人对养育子女的美好期待。以下是本次盛典当代知名文化学者于丹的采访实录:
主持人:新浪各位网友、各位宝爸宝妈大家好,很荣幸请到了著名的学者于丹老师来参加新浪2019育儿盛典。很多人把孩子长大以后的种种表现归诸于原生家庭,我们身上的优缺点都会让孩子传承下去吗?
于丹:原生家庭的烙印可能会让人带一辈子。父母是怎么接人待物的、家里氛围是焦虑还是轻松愉快的,这些事情都能看得出来。梁启超曾经说过,“做家长的要有趣,教出来的孩子才有趣。”梁家是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九个孩子个个成才,而且都没有复制父亲,每一个人都做自己,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家长是做了有趣的人,而且教孩子干了有用的事。
我们这些普通父母,又不是那种国学大师,我们怎么能够做到呢?
其实我们能给孩子的是一种在家里对自我的确认,也就是说别老拧巴孩子。有些父母经常拧巴自己,也拧巴孩子。我记得我女儿在上小学的时候,回家跟我讲过一个有意思的段子。她说老师讲笨鸟先飞,说鸟笨也分两种,有一种虽然笨,但是他知道努力,他先飞,所以这种鸟还是可以混出来的。第二种鸟又笨还懒,趴在窝里不动,这种鸟就没出息了。小孩们说,这还不是最差劲的鸟,还有第三种鸟,就是自己又笨又鸟,还拼命地在窝里打它的蛋,让那个蛋以后替它去飞,说第三种鸟才最坏。我就想跟爸爸妈妈们说,咱们千万别当第三种鸟。家是什么地方?不是家长把压力转嫁给孩子身上的那个地方,孩子也用不着替咱们实现梦想。所以,孩子是谁,让他在家里发现他最独特的价值。
有两句话不能跟孩子说,一个是说“宝贝你真棒,你什么都行。”再一个就是说“你看你怎么这样,你怎么什么都不行”。没有谁什么都行,也没有人什么都不行。每一个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从小就偏科,我文科特好,理科特差,写作文从来都是范文,数理化从小到大没学明白过。但是我在我的家庭里面就得到了自我的确认,我爸爸就开始发展我的文科,教我背诗词,带我看大量的书,让我觉得文科这件事情是我兴趣所在,也足以让我安身立命。
所以,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是家长跟孩子一块儿来确认自己、一块儿去完成成长的地方。家长当然是有情绪的,但是你要去跟孩子交流,给孩子一种价值的确认。比如有些妈妈,当孩子考好了,她会说“我的天,我们家的孩子比别人聪明多了。”一考不好就说“别叫我妈,我没这样的孩子,我丢不起这样的人”。这会让孩子觉得爹妈的爱都是要讨价还价的,都是有条件的,有附加值的。
原生家庭是什么?并不是指原生家庭一定要能辅导孩子国学,会做奥数,然后还得能拿英文演讲比赛的冠军。我觉得不是要让家长做到完美,而是要让孩子对人性有确认,对自我有确认,对未来有确认。家不用大,但是家庭成员都其乐融融。家长自己不用会很多,但是他相信学问,他可以进行亲子阅读,跟孩子一起读童书;或者说孩子喜欢提问,那家长愿意带孩子去看展览进行学习。原生家庭不要求全能家长,不要求完美孩子,他要求对于人性的一种坦率、诚恳的相信。家长相信了自己,你的孩子才能够有这种相信。
一个原生家庭,要思考你们是不是已经准备好当父母了?如果你做好了准备,请你再准备好一份对人性的相信。这就是我说的原生家庭给孩子的生命底色。
主持人:中国有很多传统,尤其是在育儿方面,比如有一句话叫“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您对这句话怎么看?
于丹:我最近看一个新闻,有个妈妈因为孩子考98分,她一直纠结于这2分到底丢在哪儿了?我的孩子是不是输在起跑线上了?所以这个妈妈最后就抑郁了。我就想,如果要是孩子考98分,家长还能焦虑成这个样子,那说实在的,我们板子不应该落在孩子身上,而是家长真该给自己要治治病了。我们无端地焦虑,这种焦虑到底是哪里来的呢?我们有没有夸大这种焦虑呢?
很多焦虑来自于伪命题。比如你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现在有时候是起跑线上用力过猛了。所以,我觉得真正要想求长久发展,先让我们放下焦虑,也就是说我们有什么问题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发现了问题就事说事,别让武断的焦虑绑架我们。
我觉得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先要说一句,我们不被伪命题绑架,做一个有理性的家长,迎接一个新生命,父母的爱与自信是对孩子生命最好的祝福。迎接孩子的一定不应该是焦虑。
所以,现在就出现了两个极端现象,一个是用焦虑让孩子变得惶惶不可终日,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再苦不能苦孩子”。我们先看什么叫吃苦,吃苦不是一种无能、被欺负的忍受,好的吃苦是一种主动。改革开放40年了,回过头去看第一轮大潮中出现的企业家,他们其实在早期创业的时候能吃苦,而他们自己经营成功以后依然吃苦。我们现在的孩子缺什么?一是没吃过太多亏,二是没吃过太多苦。所以,现在反而出现了“穷家养富儿”这个现象,就是父母本身并不富裕,但是说我就是打工,我甚至就是卖血,我也要让孩子不被人歧视。我不是说仅仅保障孩子学习的基本支出,我还要让他过上有奢侈品的生活。这就是“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害的。
但是我们回头想想,孩子小时候不苦,那人这一生的苦后面可就全都来了。他长大以后就会觉得你给我什么都是本分,不给我就是亏欠。但事实上应该告诉孩子:世界不给你才是本分,给你才是情分。所以,本分没得抱怨,情分你得感恩。
从小在家吃点苦,出去能少被社会修理。你想是家长修理好还是社会修理好?曾国藩先生说过一句话,他说人生少年时最经不得的是顺境,中年的时候最经不得的是闲境,到晚年的时候最经不得的是逆境。少年的时候太顺,人生一大不幸,因为你没见识,你没能耐,你就那么矫揉造作,人格脆弱,没有任何的挫折教育,也没有任何修复能力,那少年太顺了。中年的时候最怕的就是闲着,人能累是一种资格,说明你有用。所以,中年的时候怕闲着,因为晚年我们怕逆境。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没磨炼人格,没有情商,没有能力;一个人在中年的时候太闲,没积累人脉,也没积累财富。那你到老,你不等着逆境等什么呢?人生是一盘很大的棋。
养孩子这件事情,小时候能吃苦,长大了以后才自立。爹妈给的苦,最后还是有底线的,但世界给的苦,那是无边的。家庭教育,先让孩子从为自己买单开始:你睡了觉起来,被子就得叠;你穿了袜子出门,回家袜子就得洗;你吃完了饭,那碗筷子你自己得收拾。就这点事,叫为自己买单。这苦吗?按说不苦吧。可现在有多少有学生的家里说这些事都让学生自己做?孩子学习太紧张了,这点事我们能帮他学习腾点时间睡觉也好,我们就手就收拾了。但其实这就是家庭教育最大的缺失。
什么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给孩子自信的地方,但不是让孩子不受苦的地方。是让他知道受苦是人生必须的课,所以在家能主动受点苦,出去有眼力件,意志坚强,他还能少吃很多苦。
主持人:很多网友非常有代表性地都想问您这样一个问题,说怎么给孩子进行国学的教育。现在的语文、国学这种启蒙,怎么在家里给孩子进行?
于丹:在我看来国学不是知识点,而是一种指导你行为的态度,也就是说孩子该不该学国学呢?中国人学一点传统文化,去辨析一下当然是需要的。其实坦率地说,我更愿意用传统文化这个概念,因为我弄不太清楚国学的概念。所以我们来说传统文化吧。
传统文化这件事里边,比如说《弟子规》是什么,现在很多小孩倒背如流。但是那不是一道简答题,也不是一个名词解释,《弟子规》就是教小孩在家里面怎么样完成行为的。当然我知道现在有很多学者在抨击《弟子规》,说“父母命,须顺承”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教人一种愚孝。我觉得任何事情一分为二地来看,不要一棍子打死。《弟子规》里面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从儿童行为习惯开始培养,而不是给他讲空洞的道理。
比如说小孩子要有什么样子呢?“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小帽子必须戴正了,钮扣都得系上,袜子提牢了,鞋带系紧了,这样的孩子出门有从容端庄的样子。写字,“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字如其人,把字写好看了。然后戒掉各种小坏毛病,比如说“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什么意思?阈就是门槛,贱就是践踏。勿践阈,那个门槛是用来跨的,不能踩门槛,站在门槛上摇晃,这是不恭敬的,门槛是用来跨的。跛倚就是歪着身子靠在门框上。人得端端正正,不能那么靠门框子。箕踞就是像簸箕那样岔着腿坐着,那多难看呐。摇髀是什么?就是翘着二郎腿,抖抖抖。
要说到人的行为层面,更高一点,“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门必须告诉大人,你是上补习班去了,还是踢球去了,你今天晚上回家不回家吃饭?家里的大人之间也是要预先沟通好,不能临时满世界打电话找人。“反必面”,回了家,家人总得碰个面。“居有常,业无变”,平时起居是什么时间,比如平时孩子6点多背着书包走了,到了周末,让孩子睡到7点多钟,这个我能接受。但是你说周末一下子让他睡到10点,这不就叫起居无常了吗?而且他头一天如果没刷剧,没通宵打游戏,有必要睡到10点半吗?
咱们现在老说公共场合有熊孩子,看看《弟子规》一开始怎么教的,“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门帘轻拿轻放,看见这是角,追跑打闹绕大弯,别贴着跑,会撞上的。现在咱们家里可好,一有宝宝,桌子腿、椅子角全包海绵。问题是,公共场合能都包上海绵吗?为什么孩子出门容易受伤害?我们引申来说,孩子为什么长大了容易受骗?就是他没有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他老觉得全世界都应该给他“包海绵”。
更不用说从品行上,教孩子“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没见到眼见为实的事不要去瞎传闲话。“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让你办一个不应该的事你不能轻易答应,答应了以后,办也不对,不办也不对。比如帮同学作弊这个事你没法答应,办不办都是不对。我脑子里的《弟子规》有太多太多从小小孩行为上教他的事。
我并不主张说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指路的全部光明,它毕竟隔着几千年,它哪能适应今天的全部呢?但是我也不主张说传统文化就是大毒草。我觉得什么事情都要客观地去发现它有效的部分。所以,什么叫国学?国学不是全盘照收,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要文而化之,找到那些有用的东西来化浴行为,来培养习惯,全家人一块儿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有孩子并不意味着父母就有了教育他的天然权利,反而意味着父母要跟孩子同时学习成长。我们的孩子现在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我们如果不向孩子学习的话,我们怎么能够知道这个世界的更新迭代?所以,现在有很多时候,孩子老说“老爸老妈你OUT了”,为什么?确实因为父母不进步了。所以,无论是学传统还是学现代知识,家长跟孩子同步成长,这才是一个家里最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