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之后宝宝一定要吃辅食

  小琦琦长到6个月了,妈妈开始给她添加辅食了,但孩子好像一点也不喜欢吃,无论妈妈做的是水果泥、蔬菜泥还是粥,小家伙总是舌头一碰到就把脸转向一边,怎么也不肯张口吃,这可让妈妈苦恼了:难道只能继续吃奶?可医生说不添加辅食,宝宝营养就会跟不上啊……于是妈妈抱着琦琦来到儿童保健科,希望能寻找一些如何让宝宝顺利添加辅食的方法。

  孩子光吃奶还不够,4-6个月该吃辅食

  虽然母乳为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但一般母乳只能满足4-6个月内宝宝的营养需要,随着宝宝的长大,对营养素及能量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如果长期以乳类喂养为主而不添加辅食,或添加辅食不及时或不足量时,就会影响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在6个月之后,小婴儿是一定要添加辅食的。

  然而,吃和吞咽是一种天然的进食行为,但很多进食行为也是需要后天学习的。所以,在这个转折点的时候,家长与孩子就可能因为吃辅食而遇到各种“吃”的问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林少勇说,通常婴儿在5个月左右,不管有无长乳牙,只要有上下咬合动作,表明婴儿咀嚼食物的能力已经开始发育,此时家长应该给孩子吃一些除了奶以外的其他食物。

  六个要诀,让宝宝顺利过渡到辅食

  在临床上,儿保科医生遇到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添加辅食不顺利,很多小朋友跟小琦琦一样,拒绝吃任何其他食物,有时候喂进嘴巴里,也给吐出来。林少勇说,添加辅食并不像父母想像得那么简单,通常还需要花点心思,费一点精力来帮助宝宝顺利从奶过渡到辅食。这其中有一些要诀,需要家长掌握。

  要诀一:辅食添加要先稀后稠,循序渐进。辅食添加顺序为先谷类食物如米粥、米粉,其次蔬菜泥、水果泥,再加肝泥、鱼泥、肉泥等,先稀后稠,逐渐增加稠度提高食物密度。一般来说,4-6个月是宝宝添加辅食的尝试期和适应期,在这个阶段,可以每天给宝宝1-2次的辅食喂养。再大一点的时候,就可以吃面条、面包等有渣食物,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在8个月时,孩子就可以吃各种煮软的蔬菜和切细的肉类,9个月时,孩子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饭了。从质地来讲,应按遵循“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固体(如软饭、烂面条、面包等)的顺序添加,从一种质地过渡到另一种质地。

  要诀二:添加量从少到多开始喂宝宝吃辅食时,量是非常少的。比如在吃完母乳后,喂一到两勺米粉,喂1/4个蛋黄,或更少一些,随着孩子身体发育需要以及对某一种辅食适应了,可能吃的会多一些。如果添加辅食后,孩子的体重增加,身高也增长,表明孩子的营养已经够了。假如辅食的量不够,孩子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不爱活动,身高、体重的增长不太好等。

  要诀三:食物搭配荤素结合给宝宝喂辅食的时候,还应该要兼顾食物营养的互补性,如谷类或蔬菜与蛋白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搭配。但是,给营养高的食物时,不要一味只吃肉、鱼、蛋等,容易增加宝宝肾脏负担。比如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足,就随意将浓缩奶粉或蛋白高的蛋黄、肉松及肉加入奶里以增加奶的浓稠度,这种错误喂养可能会因食物味道香浓,添加初期婴儿产生易于接受的假象而误导家长,一旦消化系统不能承受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睡眠不安、哭闹、无饥饿感、大便干燥或腹泻等。

  要诀四:改变烹饪方式。当宝宝表示不愿吃时,可能是对这种食物的味道不习惯,那么爸爸妈妈可以动动心思,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改变口味来吸引宝宝,比如宝宝不喜欢吃水煮蛋的蛋黄的时候,可以采用蒸水蛋的方式。不喜欢吃蔬菜的时候,可以改用包饺子的方式,总之,变着花样,让宝宝不断尝试不同的口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添加时要从一种到多种,当宝宝尝试了一种没有过敏现象后再添加另一种。

  要诀五:给宝宝准备一套儿童餐具。有些宝宝在进餐时家人都是眼睛盯着电视,或多人围观,或多人参与喂食,过度分散了宝宝对食物的注意和进食时的专注,降低了由食物带来的快乐体验和满足感。因此,在就餐时,可以给宝宝准备一套专属他自己的儿童餐具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再大一点能自己用餐时,可以与家人一起吃。

  要诀六: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强迫。有些爸爸妈妈在给宝宝喂养辅食时,总担心孩子把食物撒到餐桌、地板上,弄得满地都是,于是就干脆剥夺宝宝自我进食和自我服务的能力,父母自己来一口一口地喂饭,不允许宝宝用手抓食物。林少勇说,如果宝宝开始想自己吃,父母应多些鼓励他,虽然宝宝一开始吃饭可能会制造一些麻烦,但自己动手吃饭避免了以后“追着喂饭”的坏习惯养成。另外,宝宝强烈拒绝某种食物时,不能强迫进食,而应该先行喂别的食物,过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尝试,但也不能因为一两次不成功后,就认为宝宝不喜欢这种食物,就不再喂了,家长应该多一些耐心,多花一些时间反复强化,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后,宝宝慢慢就会接受这种食物了。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林惠芳

  受访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 林少勇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