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游戏 | 邮箱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交友 | 导航
聚会集锦育儿专家在线 答疑集 100%的妈妈原创文章
首页 健康呵护 专家答疑 教育 宝贝主页 视频 原创杂志 专题

上半月刊[综合刊]
2004年第8期
每本定价7.9元

 
珍藏版-合订本
 是你的育儿宝典
 值得您永久珍藏。
        
详情>>
下半月刊[专题刊]
2004年第7期
每本定价5元

 

《父母必读》系列丛书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我想投稿
服务热线:
010-82082215
广告热线:
010-62012090
自由永远是对的?

  自由陶陶的父母崇尚西方的自由式教育,认为这样才能够鼓励孩子的创造性。一天,妈妈带5岁的陶陶去小张阿姨家做客,陶陶和在家一样,也是穿着鞋就上床,拿起笔就往墙上画。陶陶的妈妈依然笑咪咪地欣赏着儿子,小张阿姨却觉得防不胜防,十分尴尬。

图一,孩子摔倒在地,哇哇的哭,男子袖着手说“自由很好”。图二,孩子到了小学,家里的墙上写满了字画,那男子袖着手说:自由很好!”。图三,高中的孩子,考试时做弊(可以是偷看,当长劲鹿)那男子(变老)袖着手说:自由很好!”图四,孩子已经长成大人,胡子巴差的坐在地上,弹一把破吉它,放一个讨钱的罐头盒当街行乞,那男子(很老)袖着手说:自由很……!”

  自由是人的一种内心追求。

  用积极眼光看世界的人,可能会说自由是一种抉择,你选择了自由,同时也就选择了责任。

  用现实眼光看世界的人,会认为自由只是相对而言的东西,没有真正的自由,哪怕精神幻想也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幻想的内容不仅受到你的教育和经验的制约,同时还会受到社会文化与道德的影响。

  那么用科学头脑来看自由,自由只是决定论下面的因果规律,凡事都有因,诸因都有果,自由是在规则下的自由。

  我这样来看自由,自由可能是人内心的一种期待,当你能让你的一切欲望都能变为行动,并能为行为的所有后果负责的时候,相对来说,你就获得自由了。陶陶母亲鼓励陶陶的方法,看起来是给了儿子自由,但陶陶却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后果(责任),这样的自由其实是一种放纵。比较好的方法是:陶陶的妈妈在自己家里欣赏完儿子的创造性后,一定要陶陶亲手来洗涤床单和清洁墙壁,让他为他的创造性负点责。以后,陶陶会正确地选择是在一张纸上做画,还是爬上床对着墙做画。

  我们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或者我们很小的时候都会有在墙上地上信手涂鸦的事,长大以后,我们有时还会在地上、在矮墙上寻找那些过去的痕迹,那里蕴藏着许多儿时的记忆。但我们什么时候就不再胡乱涂鸦了呢?是我们知道这种涂鸦损害了一些东西,如破坏了墙面地面的干净整洁,弄脏了手和衣服,我们选择了另外的涂鸦方式,让我们能够轻松地承担结果。

  有一个聪敏的父母,她也和陶陶的母亲一样,不想让孩子涂鸦的“创作冲突”受到阻碍,于是她在孩子够得到的墙上贴上了纸,待孩子涂完鸦后,她就把纸摘下来,慢慢地整理成了一个本子。在孩子18岁离家上大学时,他把这个本子送给了他,那孩子非常的惊讶,惊讶的不是他幼年有如此多的“创作”,惊讶的是母亲对他的“创作”如此珍视。后来他成了作家。

  鼓励自由,却不愿意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结果其实是鼓励依赖与幼稚化。

  近几年,大多数教育专家都说国内的教育缺乏对孩子创造性的培养与关注,缺乏个性的教育削弱和压制了孩子的创造性。从幼儿园开始,孩子的发散思维、丰富的情景思维、感性、个性被共性、规则、秩序慢慢磨灭,在大学毕业时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机械思维。

  其实,人的创造性是一种天赋能力,你只要不压制它,它就会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

  如何做到不压制孩子的创造性呢,我想有三个要素:

  第一是关注。对孩子的一切新的行为都要感兴趣,不管这个行为的意义是否符合大人的世界观,仿佛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宝藏,你们每天都能在他身上发现美好的东西。这种关注就是一种强化,孩子会不断地为你呈现新行为、新思想。

  第二是认同与分享。让孩子觉得他对世界的一切探索都会让父母欢欣鼓舞,哪怕这种探索最后是以失败告终。父母保持对探索本身的赞同,兴趣盎然地参与孩子的探索,并鼓励孩子享受探索的快乐和痛苦,体验失败。不要因为害怕孩子会失败,而过多地去帮助他、替代他。小时候过多的成功会让孩子觉得失败是最可怕的事,长大后不能面对困难情景。

  第三是恰当地评价。告诉孩子有些事情需要等到更大一些的时候再做,有些事情要让孩子失败以后再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让他有机会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有些时候,我们要为他提供一些选择,选择如何更有效率、简洁、便利和不影响他人的方法。在评价时,要注意先肯定,再否定,先说“Yes(是)”,再说“Maybe(也许)”,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说“No!(不)”让他知道自由的创造力是在一定的规则下的自由,它既符合规则但又不完全受限于规则,它可以让刻板的规则变得生动,甚至创造规则。

  只要注意这三个要素,孩子会越来越对创造性感兴趣,他的天赋才能就得到了发展。

  同样,还需要重视的是对孩子个性的培养,个性是创造性的基础。许多创造性都蕴藏在细节中。在一些细小之处,个性的力量让我们渴望与众不同,于是我们就创造性地生活。不那么听话的孩子,创造性的活动和思维要比循规蹈矩听话的孩子多一些。我们的学校里,为了方便管理,让孩子们穿一样的衣服,读一样的课本,回答一样的问题,细节上要求一致本身对创造力是不利的。在求同与求异之间,在共性与个性之间,我们要来把握一种微妙的平衡,让心灵的创造力像花蕾一样绽放。

  李子勋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