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游戏 | 邮箱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交友 | 导航
聚会集锦育儿专家在线 答疑集 100%的妈妈原创文章
首页 健康呵护 专家答疑 教育 宝贝主页 视频 原创杂志 专题

上半月刊[综合刊]
2004年第8期
每本定价7.9元

 
珍藏版-合订本
 是你的育儿宝典
 值得您永久珍藏。
        
详情>>
下半月刊[专题刊]
2004年第7期
每本定价5元

 

《父母必读》系列丛书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我想投稿
服务热线:
010-82082215
广告热线:
010-62012090
你们的字典里,“忘”字真多

  ——读《养育青春少年》,

  我今年已经70多岁了。回忆我自己在青少年时,记得父亲常对我和哥哥说:“你们的字典中,‘忘’字真多!”当时,我没什么反应,觉得我并没忘什么呀!看来,谁这一生也逃不了这个过渡阶段。

  我的外孙,正值这个年龄阶段。他学习很好,也能帮助同学,爱读书,但就是做起事来慢慢腾腾,还总是丢三落四的,经常见到他找这找那。我们对他这些毛病看得很重,也少不了经常唠叨、斥责。担心他将来搞不了精细的工作,学不了科学等等,也常向他讲述这些危害,想引起他的重视并自觉改变,可就是收效不大。

  近些年来,各项学术活动都安排有青春期保健的讲座。为了准备这些讲座,除了调查总结一些有关工作外,我又选读了一些有关方面的书籍与文章,以开阔思路,寻找今后开展青春期保健工作的方向。《养育青春少年》一书,也在我的阅读之内。给了我很大启发,也解除了我和我周围一些同道的疑虑。它使我认识到,无论家庭、社会,要想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就必须了解并顺应他们生长发育各阶段的特点来培养,否则,一心“望子成龙”,结果只会事倍功半或事与愿违,更有甚者,还可能会伤害以致摧残了幼苗。

  这本书将青少年分成了8~12岁,12~15岁,15~17岁,17岁以后等等。每一阶段的青少年都有心理发育上的特点,但是,贯穿各个阶段的一个精神就是,“青少年不是成年人”,他们还没有成熟,17岁以后依然如此。对于他们的要求,要按他们的年龄和发育的程度,帮助他们成长。否则,如果要求超过他们的发育,就不可能达到目的,过分地强求,不但使父母或培养者失望,压力还将会扭曲孩子的发育,引起敌意,甚至把孩子压垮。

  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觉得亲切有用。如果关心青春少年的人想了解得更多,最好自己读一读这本书,这是我衷心的希望。

  45岁的本写道:“我13岁的儿子爱上了木工活。我想,这是我们交流的好方式,因此,我开始教他如何使用和保管电动工具。他确实很聪明,不论是设计还是制作,都学得很快。但是,他怎么也记不住把工具放好,每个周末我都对他发一通火。我搞不懂,为什么他对活计考虑很周到,而对工具却不管不顾。一次,他把锯子丢在雨里,我把他赶出了车间。我不明白,为什么他就是不能管理好工具呢。听了艾里姆夫妇(本书作者)讲的关于青少年思维的断续性问题,我才明白,因为我儿子在做木工活儿的时候用了很多脑力,然后他的大脑就自动关上了,休息了。工具这时已经不在他脑子里。现在,有时我们一起收拾工具,有时我提醒他自己收拾。当我明白了他的疏忽不是故意的,我再也不责备他了。我在管理教育他的时候,用更积极有益的态度,我们的关系也大大改善了。”

  看起来,这个年龄的孩子们是何其相似啊!这是发育中的正常现象。应当像本对待他儿子那样,带着他一起干,提醒让他干,以此代替责备,这才是正确有益的态度,也才是好的管理教育的方法。

  又例如,书中还提到:“要‘简单些,简单些,再简单些’来要求我们的青少年做事情。我们应该布置简单的任务,与他们做简单的交易,要避免复杂的交易。像这样的讨价还价:“如果你每天不用提醒也不会忘记倒垃圾,坚持一个月,你就能买到你想要的那本书。”这注定要失败。因为这样的协议对青少年来说都太复杂了。他可能在前三天做得很好,但是,第四天、五天、六天,新的兴趣已经代替了他买书的愿望,他就会忘记了倒垃圾。而我们往往采取使他们感到内疚或耻辱的方法,迫使他们继续完成任务,从而陷入愤怒——喊叫——侮辱——伤害综合征。这个陷阱掉下去容易,出来难。”

  以上情况在我们周围是不少见的,确实是无意甚至是可怕的。“因为这不是他们不负责任,而是因为他们现在的思维还正像低速的汽车新雨刷,刷两下要停一下的阶段。”

  书中提到要:“降低期望。”要知道,在他们这个年龄,我们的期望应该是多少。

  例如44岁的布伦达写道:“我和14岁女儿的大多数争吵都是因为她总是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她也并不总是忘记把东西放到应该放的地方,只是忘记的次数已足以使我发疯。她没有做该做的事并不是因为她不好,而仅仅是因为她还太小,并且在她身上突然发生了太多的变化……现在我在门前迎接她,提醒她把毛衣放在哪儿,晚上帮助她确保明天要交的家庭作业放进书包……我发现,她仅仅是不能在所有的时间都做好我期望她做的所有事情,并不是故意捣乱。”

  记得刚刚读完此书后,走在街上,遇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骑车经过,并向我身旁一位老太太(可能是他的祖母)回答说:“我忘了!”老太太气呼呼地说:“你吃饭怎么不忘?”我听了很想向老太太介绍这本书看看……

  渠川琰 教授

  责任编辑/田安欣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