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月刊[综合刊]
2005年第1期
每本定价7.9元

 
珍藏版-合订本
 是你的育儿宝典
 值得您永久珍藏。
        
详情>>
下半月刊[专题刊]
2005年第1期
每本定价5元

 

《父母必读》系列丛书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我想投稿
服务热线:
010-58572510
广告热线:
010-58572267
发烧是个永远问不完的问题

  孩子发烧,每一次都令我们有些心焦。

  新手爸妈说:吓坏我们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过来爸妈说:为什么上一次的经验这次就不灵了?

  关于孩子发烧,我们似乎永远有问不完的问题!本期诊室中,有四位父母在提问着“发烧”。

  孩子为什么突然发烧?发烧会不会烧坏孩子?为什么吃了退烧药还会再发烧?有没有办法让孩子不再持续发烧……

  当孩子发烧时,父母常常有很多急于让医生回答或解决的问题。

  虽说,孩子发烧是再常见不过的症状。可是,遇到孩子发烧时,家长还是会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即使是一位很理智的父母,也不免会焦虑、担心。

  的确,发烧使孩子的精神变弱;高热还会使孩子出现神志恍惚,甚至抽风。那么,该如何面对发烧的孩子,又该如何进行家庭治疗和预防呢?

  提问1:体温增高幅度大,该吃退烧药吗?

  昨天夜里,2岁的乐乐特别烦躁、睡眠也很不安。妈妈发现他有些发烧,体温达37.8℃。乐乐平时体温只有35.8℃~36.0℃,妈妈认为既然体温增高的幅度较大,于是,便给乐乐服了退烧药。

  第二天,带孩子来看我时,妈妈问的问题之一就是:该不该给孩子吃退烧药?

  帮乐乐妈妈作分析

  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病毒、细菌等病菌侵入人体所致。人体为了抵抗并杀灭它们,便采取了一种自我保护性质的反抗措施--发烧。实际上,发烧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孩子正在努力与病菌抗争,而且,这种能力会越来越强。但是,由于孩子大脑发育尚不成熟,过高的体温(超过39℃)可刺激大脑皮层,出现异常放电,即可出现惊厥。

  预防体温过高,避免出现高热惊厥,是服用退烧药的最基本的理由。

  体温超过39℃可引起大脑皮层不稳定,但不是说,每个孩子都会出现惊厥。高热惊厥往往有遗传倾向,了解双方父母家族高热惊厥的历史,有助于预测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的可能性。不论孩子的基础体温如何,还是等孩子体温达到38.5℃以上,再给孩子口服或肛门内使用退烧药物。

  过早服用退烧药物,将孩子体温保持在37℃以下,会削弱人体对病菌抵抗的能力,使病菌更易于在体内扩散,无形中助长了病菌对人体的侵害。我们希望服用退烧药后的效果是将体温保持在37℃~38℃之间。

  为什么不等到39℃?

  为何孩子体温达到38.5℃就给退烧药,不是39℃才可能引起孩子大脑皮层不稳定吗?这是因为服用退烧药物后,药物被人体吸收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38.5℃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物,就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在退烧药物起作用之前孩子体温已超过39℃。

  提问2:烧退了,还能看出得了什么病吗?

  1岁的妞妞生后第一次出现发烧,而且体温达到了近40℃。看着被“烧”的满脸通红、精神萎靡、微微颤抖的孩子,全家人急得不知所措。虽然,大家都知道应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物,可是怕退烧后不利于医生对孩子的疾病状况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所以,抱着“滚烫”的孩子冲往医院。

  给妞妞家人作分析

  几乎每个家长都有同样的经历。孩子第一次出现发烧时,全家人都会慌乱一团。其实,孩子出现了发烧,说明孩子进入了成长的新的阶段。发烧是人体对抗病菌的一种能力,可发烧的高低由大脑内体温调定中心来控制。如上述分析提到的,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够成熟,大脑内体温调定中枢限定体温的能力有限,往往出现高烧。当然,高烧又可以刺激本不成熟的大脑出现异常放电,出现惊厥。所以,对于孩子发高烧,我们主张及时使用退烧药物。

  至于发烧会不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其实,发烧只是一些疾病过程中最早、最突出的表现,而不是唯一的表现。医生会综合孩子的表现、家长的叙述及客观的检查来作出最终的诊断和治疗。大可不必担心服用退烧药物会影响医生对孩子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孩子高烧时,可导致大脑皮层稳定性下降,只有极少数孩子出现惊厥,而大多数都会出现一定的精神症状,多表现为精神弱,对外界曾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原有的兴致,甚至出现精神萎靡,说胡话等。当服用退烧药物,体温一旦下降到38℃以下,孩子的精神症状就会自行消失。待高烧再起时,又会出现。

  另外,高烧还可使外周毛细血管收缩,以致心脏供血出现调整,主要提供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所以,孩子会出现手脚发凉,全身颤抖。这时,孩子会出现躯干很热,满脸通红,而手脚冰凉。服用退烧药物,体温降至38.5℃后,这些表现也会相应缓解。

  提问3:难道是产生了耐药性?

  3岁的楠楠已经高烧3天,吃了数次退烧药物。每次吃了退烧药后,体温虽能降至37.5左右,可3~4小时后,又再次发烧。药物说明上明确指出:退热药物一天不能超过4次。这可怎么办?是不是孩子对退烧药产生了耐药性?应该使用哪种退烧药物效果会好些?

  给楠楠妈妈作分析

  没有孩子会对退烧药物产生耐药,只是每个孩子对有些退烧药物敏感程度不同罢了。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说这种退烧药效果好,有些家长说那种退烧药效果好。实际上不是退烧药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体对退烧药敏感性造成的。

  现在,给孩子使用的退烧药物主要有三类:布洛芬、扑热息痛和阿司匹林。

  对于6岁以下孩子,我们很少建议使用阿司匹林作为退热药物。家长无论从医生那里得到的,还是从药房买到的退烧药物,虽然药物的商品名很多,但主要是头两种药物。

  一般情况下,布洛芬的退热效果可持续6~8小时;而扑热息痛只能维持3~4小时。对于反复高烧的孩子建议以上两种药物交替使用。在发烧期间,一次服用布洛芬后,下次即可服用扑热息痛。交替使用即可减少反复应用一种药物可能带来不良作用,又可维持退热的效果。

  别忘了,使用物理降温法

  退热的方法不仅是服用退热药物,还应同时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物理降温方法包括:

  * 冰袋降温:这种办法的道理比较直接,可孩子往往不易接受。因为冰袋可造成局部,特别是冰枕造成头的某一部位特冷,导致非常不舒服的感觉。

  * 酒精擦浴:确实可起到较好的效果,可实施起来比较麻烦。只有比较有经验的父母才能在家中实施这种方法。

  * 温湿敷:在家中很易进行。选择比孩子实际体温高些的温水,利用毛巾进行前胸、四肢等部位的温湿敷。及时更换毛巾保证温度持续高于体温,坚持15~20分钟一定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 温水浴:这是最简单的办法。将孩子泡入高于体温的温水15~20分钟,也可产生很好的作用。

  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结合适当的药物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退烧效果。

  提问4:所有能用的办法都用了,烧还是不退?

  2岁的雯雯已经历了一次高热惊厥。于是,妈妈平日对雯雯的体温异常关注。2天前开始雯雯又出现了发烧,体温一下子超过39℃。由于雯雯的喉咙发炎,不肯多喝水,喝果汁,甚至不肯吃退烧药物。妈妈虽然使用了肛门内退热栓剂,但体温很难维持在38℃以下。于是,妈妈只能带着孩子来到我的诊室。

  给雯雯妈妈作分析:

  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所有能用的办法在家都已用过,可就是无济于事。这又提到了影响退烧效果的另一因素——体内水分是否充足。

  像雯雯那样,病菌特别容易侵犯孩子的咽喉部位,而出现咽喉炎。咽喉炎最突出的表现是高烧,其次就是咽喉疼痛。疼痛的症状多出现于高热的一两天后。喉咙疼痛会使孩子惧怕或拒绝饮食,造成水分摄入大大减少。由于退烧时,体温的降低是通过皮肤蒸发水分而带走热量,当体内水分不足时,皮肤蒸发水分减少,退烧效果自然就差。如果体内水分不足,退烧药物或物理降温都会失去原有的效果。

  由于喉咙疼痛发生于高烧后1~2天,也就是说,孩子惧怕或拒绝饮食是发烧后1~2天才出现,因此退烧效果不满意才可能出现。这与很多父母的抱怨相吻合——发烧初期孩子服用退烧药物效果很好,可越用效果越差。像雯雯这样退热药物不能发挥作用的孩子也能时常出现。

  孩子高烧时,一定要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喝水。适当引用凉水或者冰水可增加孩子的饮水量。提供温凉的流食可增加孩子的进食量。在高烧期间,暂时不要考虑孩子的食物摄入,而应该关心孩子的饮水量。这是因为体内水分不充足可影响退烧的效果。

  无论如何孩子也不能保证适当的饮水量时,应到医院接受静脉输液,补充体内水分的欠缺。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应包括水及适量的葡萄糖、氯化钠和氯化钾。是否应进行静脉药物治疗,应由医生定掇。雯雯就是在静脉输液4小时后,体温逐渐降低,而后退烧药物就有很好的效果了。

  小提示:如何判断孩子饮水不足?关键的指标是:观察孩子尿量的多少。半天只有1~2次尿,而且尿量极黄,说明孩子的饮水量已不足。

  本期诊室小结:

  孩子发烧是很常见的症状,寻找病因十分关键。当然,这是医生的工作;而控制体温,预防高烧可能引起的大脑损害,却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职责。这里,有几个要点:

  * 保证孩子摄入充足水分。

  * 使用孩子敏感的退烧药物。

  * 配合孩子能接受的物理降温方法,是控制体温的保障。

  * 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可减少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作用。

  * 必要时采用静脉输液纠正孩子体内水分不足,利于降温。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