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为何势同水火?

2017年02月22日 15:21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有时候,亲生母子之间经常势同水火,

  是爱太多?

  还是有谁在作梗?

  隐含的意义

  希希特别抗拒幼儿园,

  经常因为上幼儿园的事情与妈妈激烈对抗,

  妈妈为了他能找到喜欢的幼儿园已经搬了几次家。

  去年,希希终于找到了他喜欢的幼儿园,

  过程是这样的:

  妈妈带希希来到一家新的幼儿园参加开放日活动,

  希希看着教室里墙上的画大声说:

  “谁画的画,这么难看!”

  妈妈赶紧教育希希:“不要这样说别人的画,多不礼貌。”

  幼儿园的老师却说:“小朋友画画不一定要画得好看,

  如果你愿意,你想画多难看都可以的。”

  一会儿,希希指着收纳架上的玩具说:“谁把娃娃弄坏了。”

  妈妈回应说:“是别的小朋友吧,我们不认识,不要管它。”

  幼儿园的老师却说:“玩具就是小朋友玩的,玩着玩着坏了,是很常见的。”

  后来,希希上了这家幼儿园一直到现在。

  注意到没有,

  当希希问那幅难看的画、和那个坏了的娃娃“是谁干的”,

  他隐含的意思是:“我想知道如果那样干了,你们大人会怎样?”

  妈妈显然没有听到孩子的问题里“隐含的意义”,

  所以她一直无法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之前的那些幼儿园,

  最终造成孩子与她之间就幼儿园问题的长期对抗。

  孩子在测试你的反应

  那么,父母如何轻松发现孩子问题中的“隐含意义”呢?

  瑞士心理学家Jean Piaget在其认知结构发展[1]中提出:

  0~2岁是感知运动阶段,

  2~6、7岁是前运算阶段。

  通俗地说

  当6岁之前的孩子在出现问题时,

  “找到答案、明辨是非”这个认知思维是成人模式,对孩子来说还过于复杂,

  孩子还认识不到应该去解决问题,

  而是先看大人的反应,并通过大人的反应来逐渐学习(形成认知),

  比如:

  有一个孩子把玩具弄坏了,

  所有孩子都会等着看大人怎么办;

  比如:

  她跟小朋友打架,

  她会看妈妈怎么反应。

  她只是在测试你的反应,

  你就不要试图给她解决方案,

  而是要首先关注她、并询问她的感受,

  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平复,

  然后耐心地重复正确的行为给她示范。

  Jean Piaget继而提出:

  6、7岁~11、12岁是具体运算阶段,

  11、12岁以后是形式运算阶段。

  通俗地说:

  6、7岁乃至11、12岁之后,

  孩子的认知思维才能成熟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所以,这两个阶段是不一样的,

  爸爸妈妈要特别关注6岁之前的宝宝认知系统不成熟的特点,

  多给孩子一对一的关注和理解,

  加入到孩子的世界里去探寻和体会他的喜怒哀乐。

  不要急于指正

  不要急于指正、责备,

  不要过早地让孩子置身于成人才有的对错是非的认知环境里。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学家比杜尔夫,

  在他的书《养育孩子》中坚定地指出:

  越来越多的证据在支持他的理论——

  那些很早脱离父母一对一关爱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

  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和脑发育易发异常。

  如果父母忽视了0~6岁孩子的认知特点会出现什么结果?

  请看以下对话:

  父母:“你要去哪儿?”

  孩子:“出去。”

  父母:“出去干什么?”

  孩子:“不干什么。”

  这是一个著名的对话模式,

  类似的对话模式在很多家庭里是很常见的。

  有没有发现:

  出现类似对话时,孩子已经自动关闭听话模式,开始出现攻击性(包括消极对抗)特征了。

  已经出现了怎么办?

  理解可以重建

  Jean Piaget亦提出重建感知,

  在孩子认定的惯性行为中,父母最容易重建感知。

  我们还是用通俗的方式来解释,

  本文作者小时候的亲身经历:

  小时候叛逆,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小学三年级时开始有英语课,

  第一次考试就直逼零分,

  我认定父母的反应就是一顿暴打,

  于是故意拖到很晚才回去。

  父亲没睡,一直在等我,

  他接过英语卷子,看了一眼,

  随手把卷子放在茶几上,

  起身回卧室,头也不回地跟我说:

  “早点歇着吧。”

  我正一头雾水,只听他在卧室里跟我妈说:

  “这么点孩子,汉语还没学利索,开什么英语课,这不捣乱嘛……”

  父亲第一次理解我,

  这件事让我终生难忘,

  后来,我终究摆平了英语,

  高考时作文被扣了1.5分,否则就是满分。

  所以,即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在孩子认定的父母反应模式中给予孩子理解,

  把孩子内心担忧、恐惧的“隐含意义”找出来,

  和解是可以做到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高级育婴师陌言”]

标签: 去哪儿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