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缺钙、剪睫毛等这些不靠谱的育儿法

2017年03月20日 17:41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坦白说

  我们团队都很爱这篇小文

  因为它说出了很多谣言能传播的本质

  是我们想要handle局面

  关于不靠谱的育儿法,各大育儿公众号上口诛笔伐,天天说天天喊:

  别给孩子捂太多!

  别风吹草动就乱吃药!

  养娃不需要太干净!

  婴儿补钙没必要!

  ……

  来来回回的科普论证,有理有据,无可辩驳。

  但是现实中的世界和公众号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现实的世界里,依然是满大街都是捂得像粽子的小娃。

  [一]

  有一种行为就叫做育儿道理我都懂,看完文章一转身,依然忍不住做出各种各样不靠谱的事情。

  前一阵子我一个闺蜜还和我说,不怕你笑话,宝宝有时候太闹了,我还给她叫个魂,明知道不靠谱,但是好像叫一叫,娃就能好一些似的。

  我这位闺蜜可是硕士毕业啊……什么道理她不懂啊,但是为啥会出现和农村老太太一样的行为呢?

  我相信,这些明明一看就不靠谱的育儿法,无论科普做得有多好,依然会在长时间的持续存在下去。

  因为这些做法虽然对孩子来说不靠谱,但是却结结实实的满足了养育者的很多心理需要,简直让人停不下来。

  譬如说,刷存在感的需要:

  很多老人之所以固执,非要坚持传统的做法,只是因为要捍卫自己的存在感,要不然在小辈面前显得很没用。

  还譬如说,满足认知的需求:

  有的宝宝总是夜醒,养育者又不想或不屑学习那一大套复杂的婴儿睡眠理论,所以“缺钙”,和“吓着了”,这种简单易懂的解释,就更容易被接受。

  [二]

  今天我想重点谈一种最应该被我们警惕的一种心理需要,就是控制感的需要。

  自然太浩瀚复杂,人类太卑微渺小,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实在是非常非常少的。

  如果我们的大脑肯承认以上事实,就要承受无时不刻的不确定性,以及它带来的巨大恐惧感。

  这种恐惧就像是一把手枪抵在你的太阳穴上,枪响可能是下一秒,可能是十年以后,也可能永远都不会响。虽然你一时半会死不了,可真是比立刻死了还吓人。

  这种未知和失控的感觉实在不太好受,所以人类的大脑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本能,就是制造一些“可以控制这个世界”的幻觉。(爸妈营微信号:bamaying)

  譬如,觉得烧个香吃个素,神佛就可以保佑我,我就控制了命运。

  譬如,相信吃了保健品,就可以不生病,我就可以控制自己身体健康

  再譬如,相信推一下摇杆,就可以控制老虎机吐出钱来。

  反正世界那么乱,我必须得做点啥!

  哪怕你理智上知道,很多事情你无法控制,很可能做了啥也没用,或者有反作用,但是只要你做了点啥,就会有“一切尽在掌握”的幻觉,大脑就舒服了。

  这就是满足了控制感。

  [三]

  现在来了个大麻烦,那就是孩子,尤其是很小的孩子,想要控制不懂事也不会说话的小baby能吃好、睡好、玩儿好,按照你写的剧本走,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现代社会,因为生活水平提高,对孩子投入的关注越来越多,更是加重了这种失控感,小宝贝动不动就出问题,可能前一刻还好好的,后一刻就开始大哭大闹,你还不知道为什么。好不容易你觉得能搞定他了,再过一天,他可能就全都变了。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的随机炸弹,让新手父母分分钟失去安全感,焦虑程度不断蹿升。

  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真的很糟糕,所以就会出现各种满足自己控制感的行为:

  给孩子捂得盖得严严的“不受风”,把所有宝宝接触到的东西都消毒,给孩子补这补那,实际上是想控制宝宝不会生病。

  搞什么绑腿,捏鼻梁,剪睫毛,剃头发,是想控制孩子的容貌。

  总是忍不住喂奶,抱哄,无条件立刻满足各种要求的行为,是想控制孩子的情绪。

  现在明知道奶粉没有母乳好,依然大行其道,很多其实是因为奶粉喂养比母乳喂养更好控制。

  与其说这些是“为了孩子好”,还不如说是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焦虑的一种“仪式”。

  至于对孩子有没有好处,甚至孩子受没受伤害,现在暂时看不出来,反正我是取得了控制感,我是爽得不要不要的。

  所以说,我认为,这种满足自己控制感的行为,是一件应该让父母特别警惕的事情。

  因为这件事儿太容易让人上瘾了,就像玩游戏机那么上瘾。

  你看屏幕里面那个小人,我按一下按钮,他就跳一下,多痛快多爽啊!

  你看,我一把奶头塞给宝宝,他就立刻不哭了,这多痛快多爽啊!

  所以,你的大脑无时不刻不在追求,你的孩子像游戏机里的小人儿那么受你控制的效果,如果你在理智上不去抵抗这种本能,就会深陷于幻觉制造出来的安全感中无法自拔。

  [四]

  沉迷于控制感的父母,会喜欢只看眼下这一点点,把“不哭就行”、“不病就行”、“不出差错就行”作为养育的最高准则,忽略掉长远的目标,甚至是牺牲掉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

  如果你在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开始无节制的满足自己的控制欲,甚至形成了行为习惯,那么以后等孩子长大些了,你依然会想要来玩这种“我一个动作,你一个反应” 的欢乐游戏。

  你看,我一吼他,他就不闹了

  你看,我一打他,他就听话了

  你看,我一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不哭了

  哪个父母不知道这样做非常不好,可是臣妾忍不住啊!

  因为你习惯沉迷在“一切都能控制”的幻觉里了嘛!好过瘾啊有木有!

  最后控制行为直接就成为你安全感的来源,一旦不去控制你就会像被枪抵着太阳穴一样觉得浑身难受,觉得分分钟要大难临头了。

  [五]

  曾经看过一个心理访谈,年迈的父母带着三十多岁的儿子来看心理医生,那孩子一直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连门都不出,父母一直要养着他,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可是当心理医生提出,让孩子自己出去到外面住的时候,年迈的母亲就崩溃了,说孩子太老实,怕被别人欺负。

  你觉得这当妈的有神经病吧,你儿子都三十多岁了,为什么还当他是小孩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年迈的母亲虽然已经沦为成年儿子的老妈子,但真的一点都不值得同情,她这样把孩子牢牢的控制住了,不用承受一点忧虑和恐惧,那可爽得很呢,玩了三十多年电子游戏啊!

  人类就是如此喜欢“控制感”的幻觉,总是希望得到即时反馈,不喜欢为长远目标努力,这本身是人类为了生存进化出来的一个产物,因为这种思路是更安全的。

  可是我们毕竟不同于动物,我们可以有理性可以审视自己行为,克制自己的本能。为了长远目标而放弃当下的过瘾。

  [六]

  当你面对着孩子焦虑得不得了,开始无条件哄抱,追着喂饭,给孩子乱吃药,先问问自己:

  我这样做有用吗?

  对孩子的未来有益吗?

  我是真的为孩子好?

  还是只为了自己满足控制感呢?

  越是软弱的人,越是容易屈服于自己的控制感之下,因为他没有能力抵御未知和无常给他带来的恐惧,也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更不想要去努力去提高自己,去彻底解决问题。

  如果你足够坚强,就不会总觉的孩子冷,这次真冷了,下次再多穿点呗!

  如果你足够坚强,就不会总觉得孩子吃不饱,真饿瘦了咱再想办法多喂呗。

  如果你足够坚强,就不会害怕宝宝哭闹,因为你有信心弄懂他哭闹的原因。

  坚强的人,才不怕犯错,才不需要时时刻刻去控制。

  做一个不沉迷于控制感的父母,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从现在开始!

  别放纵自己,去主动克服失控的恐惧,你会更容易容忍自己的错误,也更容易容忍孩子的错误。

  我们都是平凡人,都想控制,也都会恐惧和焦虑,让我们为了孩子,更坚强一点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爸妈营”]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