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进补需科学,既满足胎儿发育,又防止妊娠并发症

孕期进补需科学,既满足胎儿发育,又防止妊娠并发症
2018年05月22日 16:34 新浪育儿

  自从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二孩准妈咪是越来越多了,话说二孩准妈咪的日常真心够累的,既要起早贪黑照顾大宝的吃喝拉撒,还要每天挺着个大肚子接送幼儿园,周末陪上各种特长班。。。。。。,每天忙的没时间顾及自己那日渐沉重的身子。

  怀孕是每个家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她孕期的营养家庭成员要关注;尤其头胎妈妈整个家庭都会呵护,大家都想为她买点好吃的,让她吃得最好,而且要对她进行大补。其实多数孕妇吃下的多数是高脂肪、高蛋白或者是高糖食物,这样就忽略了更加重要的米饭和蔬菜这些比较简单的食物。一方面会造成孕妇的过度进补,另一方面则会造成某些重要营养素的缺乏。

  科学的说法是什么?孕期既要保证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素的基本需要,又要保证孕妇自身生理代谢以及为分娩哺乳储备足够营养素,防止孕期体重增加过快,防止发生妊娠糖尿病、高血压、水肿这些妊娠并发症。

  简单来说,孕妇怀孕期间在营养方面要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

  怀孕以后作息要非常规律,少吃多餐,适量的运动,晚上要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午间休息半个小时左右。

  每天要保证三个正餐,三个加餐。早餐要吃好,主食非常重要。主食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米和面,两餐之间要用一点水果和牛奶来代替。

  每天要有适量的运动,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就是散步,既比较安全又可以促进食欲、改善睡眠,还可以控制孕妇的体重。一般建议孕妇每天散步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可以分3-4次来完成,每次20-30分钟,采用快走和慢走相结合的方式,走到微微出汗是最好的,然后再坚持一会儿。

  第二,合理营养膳食

  食物的品种要多样化,控制用量,合理的营养平衡膳食。要减少精米和白面,多吃粗粮,做到粗细粮搭配,谷薯类搭配。每天吃蔬菜尽量要半斤以上接近一斤,其中绿叶菜要占到一半以上。要多吃一些菌藻类的东西,比如蘑菇、海带。选择水果的时候,尽量要选择当地当季的水果,不要超量,不超量是指普通的孕妇如果没有糖尿病没有超重肥胖的情况下,水果不要超过一斤。如果有孕期糖尿病体重超重,建议每天水果200克左右,不超过半斤,还要选择性的吃。

  要多吃鱼虾、鸡鸭瘦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脂肪少的食物。鸡鸭属于禽类,瘦肉属于红肉,鱼虾豆制品,都是蛋白质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这也是孕妇孕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不喝或少喝荤汤,荤汤一般都是肉汤大骨汤排骨汤,不建议孕妇在孕期喝这些汤,可以吃肉,吃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蛋白质。

  孕期要灵活的运用营养门诊给你提供的食谱,这些食谱大家要懂得同类互换,就是可以米换面,肉换蛋,互相交换着吃,不要太教条地照着食谱来,要做到食物多样,以满足每天营养所需。

  第三,多吃富含铁的食物

  怀孕期间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瘦肉、红枣等,每周吃1-2次,可以防止孕期贫血,孕期贫血在临床上发病率非常高,它既可以影响孕妇,也可以影响宝宝,近期和远期都会有变化的。

  大家都知道新鲜的蔬菜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孕妇要好好补钙,多喝牛奶吃豆制品芝麻虾皮带骨头的小鱼小虾等食物,这样含钙非常高,也便于吸收。常晒太阳也会增加钙的吸收,每天上午10点钟左右,下午4点钟左右,我们出去晒二三十分钟的太阳啊都可以帮助补钙,那么再一个勤运动,步行、散步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怀孕中期4到6个月以后,开始适当的增加海产品的摄入,建议妈妈们多吃深海鱼,帮助宝宝大脑的发育。

  第四,加餐要适量

  主餐有七八分饱,加餐要点到为止,那么这个加餐是从主餐里面匀出来的,大约5~10%的热量并不高,要科学的进餐,避免狼吞虎咽,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每口饭,做到咀嚼20-30次,如果做到50次那就更好了。

  进餐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少吃零食饮料,改变睡前夜间进食的不良习惯。其实进餐是对美食的一种享受,大家尽量地延长这个享受的时间,让幸福感会更好。

  第五,改变饮食方式

  要科学搭配,避免片面的摄取,在一日的饮食中注意荤和素的搭配,做到花色品种多样化,尽量选择植物油,不吃油炸食物,以蒸煮为主。

  第六,路边小吃要远离

  要用新鲜的原料做新鲜的食物,尽量做到每顿做每顿清,街头地摊、零食等,既买即食的食品要少买或者是不买,孕妇尽量不去吃这些东西,减少外出就餐的机会。注意食物的新鲜度,避免食物中毒。

  第七,注意农药残留

  既要减少农药的残留,又要避免营养素的丢失。淘米要少揉搓,浸泡瓜果蔬菜可以去除农药残留;蔬菜瓜果先洗后切,生熟要分开,避免二次污染。

  来源:鸽子医生

糖尿病孕期孕妇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