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永远正确的公益人士们,你们欠小凤雅一个道歉

张丰:永远正确的公益人士们,你们欠小凤雅一个道歉
2018年07月05日 17:53 新浪育儿

  随着媒体和警方的介入,河南省太康县农村小孩王凤雅死亡事件,事实逐渐清晰。

  首先,王凤雅的母亲杨美芹,并没有募捐到15万元。根据警方调查,小凤雅的家人,通过水滴筹发起两次有效募捐,供获得善款35689元,通过网友微信红包、火山视频直播打赏获取善款2949元,一共是38638元。

  其次,所谓的《用姐姐诈捐15万治弟弟的病》,根本就是错误的。小凤雅的弟弟患唇腭裂,到北京治疗,费用来自李亚鹏的嫣然基金会。

  诈捐15万根本不成立,为弟弟治病也不成立,到现在,王凤雅的父母,唯一可以质疑的地方,就是治疗不够及时,治疗方案的选择不够完美了。

  现在,我们应该回顾一下,那些把小凤雅的父母腿上舆论风口浪尖的自媒体报道了。

  陈岚,著名公益人士,在公号“女拳文化”上发表一篇文章,标题是《今天整个互联网都怒了!为了一个孩子公道》。

  公号北美留学生日报:《无良父母利用患重病女儿骗捐15万,致女儿不治身亡,却拿钱给儿子看病》。

  公号“豆芽豆芽你开不开花”:《王凤雅:妈妈,因为我没有Y染色体,所以我就该死吗?》

  公号“知壹故事”:《王凤雅之死:父母究竟可以偏心到什么程度?》

  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共同构成了当前的舆论环境。这些文章的核心,就是把这起幼儿死亡的悲剧,套用在“农村重男轻女”这个应该批判的观念上。在这些人看来,这种丑陋现象在河南农村一定是真实的。河南农村确实也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但是放倒具体一个家庭,这样罪大恶极的父母,确实难找。即便在农村,人们也早已知道你们城里人“女孩是招商银行”的说话。但是,没有哪个媒体在进行批判的时候,能够意识到这种拿来即用的套路,其实可能距离现实十万八千里。

  如果我们出声朗读上面那些标题,会有一种相当奇怪的感觉。这让人想起不久前知名公号二更食堂在空姐遇害后所写的那篇文章,“也不知她在无法瞑目的那刻,挣扎着血泊中的双腿,想奔向谁的怀抱。”“她所谓的绚烂,是沾满精斑的下体,涌出的股股殷红”——这是典型的新媒体文风,读起来铿锵有力,甚至感情满满,但叙述既没有建立在事实之上,也缺少基本的伦理:那样质问一个失去了女儿的母亲,内心不会有一点不安吗?

  那篇流传最广的网络文章,是所有这些新媒体文章的母体。开头写道:“2018年5月4日上午,王凤雅小朋友永远摆脱了罪恶的父母,离开了人世。”在结尾的时候,发出这样的质问,“如果小凤雅是个男孩呢?如果小凤雅没有那个哥哥呢?”(其实患唇腭裂的是弟弟,一个更小的婴儿)并且呼吁按照“故意杀人罪”来惩治小凤雅的父母。

  这是一场主题先行的新媒体大狂欢,监督河南太康县农村的一对夫妇,大家分外来劲。一个引人瞩目的细节是,所有文章在使用“诈捐”这个词时,都没有使用引号,都把它当成是一种事实。如果小凤雅的母亲真的有他们想象的那样势利和精明,可以起诉他们,相信在法律上是完全站得住的。但是很可惜,杨美芹不过是一个生了5个孩子的农妇罢了。在河南农村,但凡是聪明之人,很少有人再生五个孩子了。

  杨美芹事情的“败露”,来自她去年11月发布的一条朋友圈。“大地方就是干净啊”,下面有6张医院的图片。加了她微信的网游如获至宝,这成为她用女儿的病诈捐却给儿子治病的铁证,这也是本次公共舆论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几乎所有的质疑文章,都是建立在这种“重男轻女”的判断上。

  很可惜,那条朋友圈写的是带患唇腭裂的儿子到北京第四次复查的事情,而整个唇腭裂的治疗费用,全部来自李亚鹏的嫣然基金会。但是,在嫣然基金会出来澄清之前,没有人对这一关键事实进行核实。

  在农村发生的这种悲剧,生五个孩子有两个孩子生病,在村里一定不是秘密,他们募捐到多少钱,孩子什么时候去治的病,去哪里看的病,随便一个邻居就能给你讲个清楚。当然,这不是公益人士的份内之事,而应该是严肃新闻媒体的职责。很可惜的是,我们拥有的媒体现实是,自媒体瞎编乱造骗流量,而严肃媒体自身生存都成了问题。在这一事情上屡有跟进的红星新闻,也不过是电话采访,而抵达河南太康,并不是多么艰苦的旅程。北京青年报在网上进行报道的时候,只有三四百字的内容,说明“当事人没有回应”,接下来竟然链接的是那篇网络文章,命名为“早前报道”,在无意之中又赋予了网络文章以某种公信力。

  那些赶到河南太康进行监督的志愿者,操心的是别的事情。他们发现杨美芹失联了半天,甚至还就此报警。他们根本不知道,通过手机或微信,半天联系不上一个农妇很正常,如果到田里看一下,或者找邻居问问,很容易搞清楚农妇的去向。同样,所谓杨美芹宣称孩子已经死亡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沟通失败造成的。面对咄咄逼人、正义感爆棚的志愿者,杨美芹一句“孩子死了,你们滚蛋”,就足以让他们写出一条“编造孩子死亡”的新媒体稿件来。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的以陈岚女士为代表的强势的爱心人士,与河南太康农村生了5个孩子的农妇杨美芹之间,确实存在一条认知上的鸿沟。杨美芹缺乏科学知识,也无法通过网络搜索、分析得出一个完美的医疗方案,她甚至都不知道专款专用这个大城市白领已经形成共识的公益理念,她自作聪明地或者收到他人鼓励去众筹平台,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恰恰是这种不对等,要求公益人士在和杨美芹进行打交道的时候,要放低姿态,不要以监督者甚至启蒙者的形象出现,而是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才能说服她跟着你们的节奏进步一点。但是,很悲哀的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恰恰相反。

  如果我们以新闻媒体标准来要求这些新媒体,显然不太现实,大家毕竟只是根据网络传言来写稿,渲染感情也是正常的。但是,这一事件的遗憾之处,就在于有不少公益人士到了现场,他们并没有严格地进行信息核实,而是在证明一个事先张扬的判断:父母重男轻女,小女孩危在旦夕。带着这个判断的公益人士来到河南农村,就像是进行一次乡村旅游,如果我们认真看他们写的那篇文章,就会发现里面的假想和夸大随处可见。

  但是,对那些跟风炒作的自媒体而言,提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面对一个个体或家庭,用语能不能稍微温和一点,不要用那种法官宣判人死刑的口吻?在使用诈捐、诈骗、故意杀人这些法律用语的时候,能不能谨慎一点,至少加一个引号?要知道,如果对方认真起来,就要上法庭了。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