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遭遇自家孩子生病,呼吁远离过度治疗!

儿科医生遭遇自家孩子生病,呼吁远离过度治疗!
2018年08月17日 11:51 新浪育儿

  前几日同学慧慧的女儿发烧,家里起矛盾。起因很简单,8个月的女儿体温39.4°,同学在中医二附院儿科工作,老公骨科,公公是中医一附院的名老中医。

  发烧第一、二天,全家人都比较淡定,孩子的肺部没有异常,虽然没有抽血检查,凭经验感觉孩子是病毒感染。喂了退烧药、抗病毒颗粒等,在家处理观察。

  第三天,仍旧反复高烧,孩子哭闹。婆婆耐不住性子,朝老头子吼道:“你看了一辈子的病,连自己孙女的病都看不好。”老头无奈的摇头笑笑,交代孩子奶奶多喂水。慧慧也赞同公公的观点,结果被婆婆泼冷水说:“还儿科医生呢,医不自治!”

  第四天,老公也扛不住了,一早和孩子奶奶抱着孩子查了血常规,结果病毒感染。揪着的心也放下了。傍晚,孩子的体温逐渐降下来了,夜间体温虽有反复,但是都没有超过38.5,第五天,孩子出现了幼儿急疹。这下全家才松了一口气。

  孩子发烧,家庭每个人对疾病的判断、治疗都有差异,导致矛盾产生。就连中医儿科工作的同学,也受到婆婆的质疑。这也难怪临床工作,慧慧觉得家长各种不信任,心急的家长希望马上药到病除。

  慧慧觉得,在当前的医患关系矛盾下,医生如何配合家长,让孩子科学、适度治疗,成了临床工作难题。

  事实上,过度治疗很常见,短期效果非常快,家长觉得医生医术高;同时医生还能获利,每个人都皆大欢喜。想要适度治疗在临床推行非常难。

  对于家庭常见病,家长最好不要要求医生立竿见影,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统有抵抗力,适当的治疗才是最适合孩子的,而非过度治疗。

  慧慧把儿科门诊的常见病,挑出来一两个,抛砖引玉,避免家长心急,导致给孩子过度治疗。

  1、发烧

  体温的高低似乎成了家长判断孩子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看到孩子攀升的体温,家长也跟着焦虑紧张,担心发烧会烧坏了孩子大脑。第一反应就是抱着孩子急急忙忙去医院。

  到了医院,若血常规结果是病毒感染;普通的感冒导致的。医生建议带孩子回家多喂水、休息、发烧给予退烧药物干预等。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相信医生,而非问责医生不作为。

  事实上,大部分孩子夜间发烧也不需要夜间急诊;孩子感冒发烧、积食发烧,夜间体温烧起来很常见;若孩子没有烦躁不安、严重吐奶、精神萎靡不振等情况,在家用药观察即可。或者在家用退烧药处理之后,孩子哄睡;次日再发烧,前往医院也不迟。

  2、咳嗽

  家长要学会鉴别孩子咳嗽声音,知道孩子是什么病导致的咳嗽。普通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这之间是有区别的,普通感冒除了咳嗽之外,有感冒的症状: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发烧等。发病之前有诱因,受凉、气管感染、吃了凉东西等。

  遇到这种情况,感冒药、食疗、多喝水,对孩子的疾病都是有帮助的。

  急性支气管炎: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几天后出现咳嗽,先干咳,后有痰。多是病毒导致,家长用药要注意,不建议用抗生素,除非合并细菌感染。平时给孩子多喝水、湿化气道,让分泌物咳出。

  小儿的常见病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总之,家长要保护好孩子,不要吃不该吃的药,不输不该输的液体,远离过度治疗。医生也尽可能给家长多交流,即使在儿科医生荒的年代,这样做会加大工作量;若不如此,过度医疗、以及家长不会理性看待孩子的疾病,很难扭转。最后本文结束之前,建议家长也要主动多学习,给自己普及医学知识。

  文章转自新浪看点:鸽子医生

家长体温医生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