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开“网红保健品”的神秘面纱,其背后的问题!

央视揭开“网红保健品”的神秘面纱,其背后的问题!
2018年08月29日 23:36 新浪育儿

  前天,央视焦点访谈聚焦南通破获一款“网红保健品”,精美包装、各种功效后面的真相是“三无”保健食品。

  目前,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保健药品越来越多,一些冠“国食健字”文号的保健品的包装或说明书上甚至写上了该保健品的“药理作用”,冒充药品进行夸大宣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但许多消费者不知其中根底,把保健品当药来用,从而错误用药,有的则延误了病情。

  陈钰是一家外企公司的白领,一直以来,陈钰每天早晚都不吃饭,只冲服一杯某知名品牌的营养餐。除保持冲服营养餐的习惯之外,陈钰还定期购买维生素和胶原蛋白口服液等保健品服用。在她看来,多吃点保健品,可以让自已的皮肤看起来更好、身体更健康。

  可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样好。由于长期不吃早餐和晚餐,陈钰变得有些营养不良,皮肤不仅没有变好,还有些面黄肌瘦。

  后来她咨询了专业的营养师,营养师告诉她“把保健品当饭吃”的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营养师解释,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主要来源于日常饮食,任何品牌的营养品都不可能代替日常饮食为身体提供的全面均衡的营养。因此,光靠吃保健品来补充人体所需是不可取的。

  保健品不是普通食品,它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只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人体需要的一部分营养成分,如多维元素片可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但保健品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只吃保健品不注意科学的饮食,同样对健康无益。

  另外,保健品的作用是隐性的,没有药物的显性效果,把保健品当成药品,不肯去医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并且保健品要发挥作用也许需要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因此,身体已出现问题的人,不能对保健品寄予太多期望。

  正确做法,保健品不能滥用。保健品的功能只是保健,而并非像药物那样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花钱买健康并没有错,重要的是在面对商家和媒介展示的那些诱人的包装和充满诱惑的字眼时,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弄清楚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

  一般来说,适宜服用保健品的是亚健康者、慢性病患者及特定人群。

  1、亚健康者有时或经常处于“似病非病”的状态,即自我感觉不适或精神欠佳,但未被诊断出何种疾病。这时,可有针对性地、适当地服用保健品,以调整体内的生态平衡,从而消除不适感,使精神好起来。

  2、慢性病患者在医疗或康复期间,服用与治疗疾病相关的保健品,有助于改善症状或稳定病情,但不能以保健品取代药物,或指望保健品把病治好。

  3、特定人群因特殊需要,可服用适宜的保健品。例如,营养不良的贫血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肥胖者,或为了美容增强体质(如运动员)、排毒(如接触铅、汞、农药的工作者)

  的人,等等。

  不论何种人,所选用的保健品要尽量符合自身的需要。否则,服用后利少弊多。

  目前一些企业对保健品的宣传存在虚假内容,尤其是喜欢与高科技名词牵强联系,迷惑了部分患者,使得这些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放弃正规的药物治疗,转而服用保健品,结果延误了治疗,加重了病情。

  文章转自新浪看点:鸽子医生

保健品央视网红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