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我只想告诉你宫斗的残酷,不想你学习

周迅:我只想告诉你宫斗的残酷,不想你学习
2018年09月17日 17:47 新浪育儿

  这个夏天注定是属于乾隆一家的。延禧刚走,如懿传又来了。

  据说如懿三十多集才能走出冷宫,看着眼前的进度表,真是让人着急。

  这可谓宫斗剧有史以来最惨,最没有光环护体的女主角了。一路被欺负,盒饭一盒也没送出去。

  如果说延禧攻略是一部拍给年轻人看的宫斗爽剧,如懿传要表达的则是一座婚姻围城,两个人如何从相爱到相杀,最后走向决裂。

  不得不说,这部剧很大胆,选了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作为主角,这可是过去路人缘最差的一位皇后了。

  那拉氏从侧福晋到娴妃,再到贵妃、继皇后,然后不废而废,凄惨而死,死后被草草打发,连个独立的陵园都没有。光这大起大落的人生,就够后人无限挖掘想象了。

  大众对继后的恐惧和厌恶始于还珠格格,在琼瑶奶奶的笔下,她性格乖张、行事狠毒、天性善妒,没事儿就欺负一下紫薇和小燕子,简直是童年噩梦。

  而看过如懿传,你会感叹原来我们误会了皇后这么多年,她才是那个时代下最善良最勇敢的女性。

  真实的被嫌弃的那拉氏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呢?

  如懿的前世今生

  继后那拉氏到底叫什么,无人知晓。

  清朝女人对外只有姓氏,名字在史册上是留不下来的,即便贵为一朝之母也枉然。就连慈禧这样主宰晚清命运的女人,也没人知道她的名字是什么,由此可见妇女地位之低。

  所以,她可以叫淑慎,也可以叫如懿,由着后人去发挥。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如懿这个名字。懿,是德行美好的意思,而乾隆最后抛弃她的理由,恰恰是行事乖违,自获过愆。多讽刺。

  如懿有一个牛逼的姓氏——那拉氏。那拉氏一共有四脉,哈达那拉、叶赫那拉、乌拉那拉和辉发那拉,是满清有名的王族大姓。

  这个姓氏最大的特点就是盛产皇后,几乎是爱新觉罗的官配。清朝十个皇帝,五个皇后都姓那拉,至于妃嫔就更数不清了。

  因为人美出身正,那拉氏在雍正十二年参加秀女大选时从三千秀女中脱颖而出,被雍正一眼相中,钦定给当时还是宝亲王的乾隆做侧福晋,时年仅16岁。

  侧福晋的地位仅次于嫡福晋,远高于一众庶福晋和侍妾。用官场上的话说,这叫储备干部,皇后替补人选。

  相反,比较受宠的高贵妃虽然后来也超拔了侧福晋,还比如懿抢先一步封了贵妃,但她是汉人包衣出身,只这一条,就算后来不薨,职业生涯也已经到头了(具体可以参照她的前辈年妃和董鄂妃)。

  真实的那拉氏当了十年娴妃,直到富察皇后薨逝,然后众望所归地成为了继后的不二人选。

  但影视工作者们显然不想让娴妃真的这么闲,后宫作为中国最大的女生宿舍,经常都会发生5个女生6个群这样的事情,她又是后来才进的潜邸,树大招风,没准就成为了其他妃嫔的靶子。

  所以如懿传里的那拉氏就比较苦了,三天两头都被人诬陷,哪个嫔妃死了孩子都要赖上她,还惨兮兮地被打入了冷宫,背的锅都够开个厨具店了。

  但是总体上,如懿的性格比其他影视版本更贴近人物原型。

  比如她有天真烂漫的一面,悄悄在帕子上绣个青樱红荔送给自己的弘历哥哥。

  也有温柔娴雅的一面,得宠不骄,失宠不恼,永远云淡风轻。

  更有倔强的一面,比如她劝皇帝给生母李氏一个名分,明知道皇帝的脸色已经不对了,还要继续说下去,认定的事十匹马也拉不回来。

  西洋画师郎世宁对她说西方男人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她转头就去问皇帝,最后又搞了个不欢而散。她的骨子里,渴望的是自由、平等和独立。

  就是这股倔劲儿,为他日的帝后失和埋下了伏笔。

  帝后决裂之谜

  乾隆对那拉氏也一定是有过温柔和情义的。

  如懿传美化了这份感情,她成了乾隆一生最爱的女人。

  如懿和弘历经常提到一句诗: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这首诗语出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讲了一对私奔男女的故事,也暗合了如懿之后的悲剧命运: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历史上,乾隆对那拉氏的感情应该是后培养起来的,特别是做了皇后之后。其他嫔妃生日,都只是得赏银,但是继后生日,光礼物就送去几十样。

  曾几何时,他对她是非常满意的。就连袍子做得小了,也会自然地让太监拿给皇后去改,这是一份发自内心的信任和自豪:你看我媳妇儿,手多巧啊。

  乾隆有很深的嫡子情结,那拉氏高龄产下皇十二子永璂的时候,他是非常兴奋的,不仅立马赶回宫,还写诗纪念,拉着一众大臣同喜,这是令妃在生永琰时没有过的。

  但是慢慢的,这份情还是生了嫌隙。

  乾隆三十年的第四次南巡是那拉命运的转折点。

  二月十日,皇帝还给皇后高高兴兴庆祝了48岁生日。二月十八早上,两个人亲密共进了早膳,但是晚上皇后就突然蒸发了,再也没在公众面前出现过。

  后来人们才知道,她被乾隆的女婿福隆安(也就是傅恒的儿子)秘密送回了京城。

  回京之后,两个人彻底谈崩了,皇后剪断了自己的头发。决裂的方式有很多种,她选择了最激烈的一种。

  在大清,断发是禁忌中的禁忌,乾隆觉得这是对自己和太后最恶毒的诅咒。

  于是往昔的恩宠、情分都在一夜之间没了,几乎恨一个人能做的所有事,他都对这个女人做了。

  她被削减到只剩两名宫女,寒酸的连个常在都不如,两名宫女每天恶言相向,催着她赶紧去死。

  她的所有画像,全部被他下命令销毁了。她死后,既无神牌,也无祭享,他连双筷子都不肯给她添。

  就连他们共同的儿子,他曾经寄予厚望的永璂,他也一并恨上了。

  永璂在乾隆的冷言冷语和漠视里仅活了24岁,至死也没获得任何封爵,最后还是嘉庆上位后实在不忍心,给自己哥哥追封了一个贝勒。

  到底什么仇什么怨,导致了后来这个不可收场的局面?

  对于这个理由,乾隆一直讳莫如深,只留下了“性忽改常、迹类疯迷”八个字供后人猜测。

  如懿传给出的解读是帝家凉薄,喜新厌旧是常事,如懿在经历了一系列艰难抗争后,终于看破。(爸妈营微信号:bamaying)

  继后断发是重头戏,我特别期待周迅的发挥。

  但我个人更倾向的说法,是继后在连续丧子和更年期的双重打击下,憋出了内伤,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变得异常敏感,容易受刺激。

  纵观那拉氏的一生,几乎没有过真正开心的时刻。

  她入王府较其他人晚,岁数又小,这就好像你一个9岁的天才少年跳级进了大学,怎么融入班级环境?

  后来被架到了皇后的位置上,为了做好一个贤内助,只好深深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情绪,把一切打点妥帖。

  她一生都活在富察的阴影下,他也知道她的好,新琴并不比旧剑差,却还是输给了先来后到这四个字。

  她高龄才开始有孩子,生的孩子却接连夭折,乾隆不止没有安慰她,反而嫌弃她的悲伤,转而流连于更年轻貌美的妃嫔之间,慢慢疏远了她。

  就在自己遭遇丧女和丧子双重痛苦时,隔壁的令妃却像开了外挂,一胎接着一胎生,就算再宽容大气的女人,又怎能真的毫不在意?

  他给了她名誉、地位、至高无上的权利,却没给她一个女人最需要的体贴与关怀。

  她后期开始向佛,一遍遍抄经,也许这其中动了无数次出家的念头,可他断然不可能应允。

  于是她越来越厌恶这道宫墙,她想走出去。至于后果,她料到了,或者说,根本就不在乎了。

  皇后的角色她扮演了太久,没人知道她的辛苦。这一生,她就想任性一次。

  不是性忽改常,而是过去的自己被压抑了太久太久。

  谁是宫斗最大的赢家?

  如懿传以色调之暖,衬人心之寒。

  对于如懿来说,嫁进皇家意味着少女时代的终结,从此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人们很喜欢拿后来居上的令妃和继后做对比,一个成了神话,一个成了笑话。

  真实的令妃,是个柔顺乖巧的女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像魏璎珞那样神挡杀神,可能片头曲就领盒饭了。

  令妃所谓的“得宠”,不过是不顾身体安危,像机器一样一胎接着一胎生育,如同一个兢兢业业的员工,凭借着任劳任怨的精神,最后终于拿到了老板颁发的杰出员工奖。

  她孤零零在后宫怀孕生子的时候,他带着更年轻的宠妃在江南游山玩水。因为频繁生育透支了身体,她48岁就离世了。

  纵观令妃的一生,出身卑微,心思缜密,低眉顺眼,一路向前。

  这个人像谁呢?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香港新晋的女首富甘比,忍受着冷眼,熬尽了青春,终于换来了一世荣华。

  令妃得到了乾隆的宠,但从没得到过他的爱与尊重。就连儿子最后当上皇帝,也是因为符合条件的皇子已经不剩几个了。

  嘉庆立为太子后,乾隆曾经对天许愿:如果他是贤君的料子,就保佑他长寿,如果他不是,就让他短命而终吧。

  这里面哪有什么爱,不过都是利益的算计。

  无情最是帝王家,宫斗从来就没有赢家输家。只有忍得了,和忍不了。

  乾隆的心里有过如懿的位置,只是爱没有恨来得更猛烈。一缕青丝,就断了所有恩情。

  跟那拉氏命运类似的还有一个顺妃,曾经得宠异常,后来不知道做了什么,同样得罪了乾隆,连降两级成了贵人,没几年就死了。

  所以身在后宫,你唯一需要斗垮的那个人是自己,因为偌大的宫墙里,从来就容不下个性两个字。

  你必须懂事,必须听话,必须做个孝贤的好媳妇,才能立稳脚跟,这才是男权社会下的核心价值观。

  而一个女人对婚姻最基本的要求——爱与平等——在帝王、豪门之家都是奢求。

  遗憾地说,即便在今天,世人的价值观也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人们如此热衷于嘲弄蓝洁瑛、吴绮莉这样被遗弃的失败者,又把甘比和徐子淇摆上神坛,奉为赢家,把她们的成功之道当做圣经来膜拜。

  媒体每天都充斥着“如何嫁入豪门”这样的选题,即便ayawawa被封,“什么样的女人最让男人喜欢”这类题材也依然有大量市场。

  如懿传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终于不再把目光聚焦在对所谓“赢家”的赞美,而是放在了一个宫斗的“失败者”身上,去关注她起起伏伏、悲欣交集的一生,她的快乐、痛苦与挣扎。

  它把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世,撕开血淋淋的一道口子,告诉你:在依附男权的路上,所有女性都不过殊途同归。

  面对那拉氏留下的千古谜题,世人总喜欢通过找她的问题来破题,一定是你黑化了,或者原本就很坏,所以有今天的结局纯属活该。

  不懂得取悦皇帝,没能守住这份荣华富贵,就是原罪。可是她到底做错了什么?谁也说不出来。因为她没有错,错的是这个时代。

  如懿传终于不再用输赢胜负去评价一个女人的一生,而是去拷问那个辜负了她的男人:说好了举案齐眉,天荒地老,怎么一转眼都变了?

  宫斗剧的内核是主角通过一步步杀死自己,走向权利和欲望的巅峰,甄嬛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代表。

  而如懿恰恰相反,她在权利与自我面前,坚定地选择了后者。你可以把它看作一部活色生香的后宫女子图鉴,但它的本质是关于人性的去与留。

  她本可以循规蹈矩过完作为皇后的一生,她几乎就是笑到最后的赢家了,但是对爱情的失望让她走向了决裂。

  那拉氏也很像一个人,那就是已故的英国王妃戴安娜。她们都曾是皇室最满意的“乖乖女”,却最终“迹类疯迷”,以叛逆者的姿态,为自己冲出一条血路。

  戴安娜说,三个人的世界太拥挤。而对于如懿来说,又何止是三个人的世界。

  她从头到尾都不屑宫斗。她需要的不是做皇后,而是一个真正的丈夫。她把那些宫斗剧里丢失的,一个女人最宝贵的东西,重新捡了起来。

  讲真,这样一个女人,无论是活在历史中,还是电视剧里,我都从来不觉得她输了。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爸妈营

那拉乾隆皇后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