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人打了,你会教他还手吗?

孩子被人打了,你会教他还手吗?
2018年09月23日 09:40 新浪育儿

  孩子被别的小孩打了,当妈的肯定心疼;但是孩子动手打人,又免不了被人说“没教好”,同样苦恼。

  有个小孩刚读托班没多久的妈妈,最近留言说,自己就被这个事闹得很心累。她被老师告知,小孩在学校打人。听到消息的她,是震惊又气愤:

  在家明明很乖啊,去了学校怎么这么不像话?

  以后会不会惯性使用暴力啊?

  在幼儿园会不会没人理?

  长大不会受影响吧?

  。。。。。。

  一连串上升的问题,直接把自己的焦虑等级提到要爆炸。

  于是回家路上,她对孩子碎碎念了一路“你不能打人知不知道”、“乱打人的小朋友没人会喜欢的”。

  要知道,这个妈妈从孩子入托开始,担心的问题从来都是“有人欺负我孩子怎么办”!为此,她当时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绘本,每天讲给孩子听。

  而现在她开始忧虑,孩子是不是自我保护的意识过头了……从被打的预设,变成打人的现实,这种身份的转变让她不知所措。

  她现在正在思考,是不是要把家里这些绘本收一收,转变成“生气了该怎么办”系列、《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脚不是踢人的/语言不是用来伤人的》系列……

  那么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就真的可行呢?有个身边朋友家孩子的故事,或许可以给一点思考(警示)。

  苗苗和开心是生活在同一个小区的两个小朋友。从小由彪悍阿姨带大的苗苗,一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孩。

  某一年夏天,看着蹲在小区里的小河边、看别人嬉戏水的开心,路过的苗苗上去就是一脚,直接给开心干到水里边去了。

  苗苗奶奶知道这件事后,急得不得了,赶紧给全家“发警报”:这孩子得教教了,这都无法无天了。

  于是自小河事件之后,那个作风彪悍的阿姨,被本来就看不惯她的苗苗奶奶请走了。

  每次陪孩子外出,苗苗奶奶的身上就好像装上了雷达:一碰到小孩之间有可能起冲突的场景,她就迅速将苗苗抱走。

  这种矫正之下,苗苗小朋友变得如何了呢?

  反转在今年暑假出现了。在小区附近的一个夏令营班上,苗苗和开心又一次相遇了。

  有一天下课,苗苗带着一身鼻血回来。家人问他怎么了也不肯说。到后来在妈妈的循循善诱下,苗苗承认,这是被开心抠的。

  这下苗苗奶奶又急了:你怎么能让人抠出鼻血呢?你不知道还手吗?不知道告诉老师吗?

  喜欢打人→开始矫正→矫枉过正→被人打不还手→希望孩子变强……

  相信发生在苗苗身上的转变,很多当妈的都不会感到陌生。

  见不得孩子被欺负,但是也不希望孩子去欺负别人,你为这事犯愁的时候,孩子还苦恼呢:我到底该怎么做,妈妈才不生气啊?

  是啊,对孩子来说,这个分寸太难拿捏了。

  于是,在每一次的事情发生之后,用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小孩,就显得特别重要。

  那个孩子在托班打人的妈妈,一路上的激烈反应是很多妈妈都会犯的错误。但像她那样一味地指责孩子不乖、告诉他不能打人,很有可能将孩子引向另一个极端——苗苗的故事,就是前车之鉴。

  遇到这种事,家长们首先应该做的事,是冷静下来。

  要知道从生长阶段的角度出发,在孩子2岁左右,他们对于攻击别人这件事就是没有恶意的。

  比如有的孩子在这个阶段看到别的小朋友会上去“撞一下”,在家长看来是挑衅的动作,到了孩子身上,可能只是想施展自己的体能,或者是测试这个动作带来的反应。

  冷静下来之后,我们也不能无动于衷,要找到合适的方式询问孩子背后的原因。比如可以你自己来猜理由,然后看孩子的反应进行确认。

  很多小孩和别人起冲突,通常是有自己的理由的:觉得另一个人抢占了我的领地、我的专属物。如果一言不合就上去教训孩子,反而会让孩子在保护自己的事情上受挫。

  以及更重要的一点: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我们可以借助绘本,有时候还能用一些巧妙的办法去引导孩子:

  比如,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里边就曾介绍说,孩子之所以喜欢打人,是因为他的挫败感以及其他引起他攻击的感受,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只知道一味惩罚的话,孩子的打人行为极有可能愈演愈烈。但游戏就不一样了,它们可以帮助孩子以安全的方式释放想要攻击的感受,而不伤害任何人。

  他在书中重点讲述了一个叫“爱之枪”的游戏。讲的是,有一次,科恩女儿的朋友,一个6岁的小男孩,来到科恩家,拿着一把玩具枪,追着科恩“开枪”。

  这时候,科恩突然脑洞大开,说道“我现在如果被这把枪射中,我就会爱上这个开枪的人”。结果男孩不为所动,对他又开了两枪,然后尖叫大笑着逃开。

  科恩此时就追了上去,然后拥抱孩子,并告诉他自己有多爱他。自此之后,孩子一旦出现这种咬人打人的行为,他就会说“你刚刚给了我一点‘爱’,我现在要拥抱你”。

  “爱之枪”的游戏玩久了,孩子便自动将各种打人的行为,转换成了用拥抱来表达爱。在这个过程中,既释放了他的攻击性,让他不再打人,又避免了因为惩罚而带来的新的挫败。

  当然,科恩也说,玩这个游戏,他也会确认自己不被孩子打伤。这一点,家长们在玩的时候,也要放在心上哦。

  好了,听完了今天讲述的几个故事,你是否也有所感触呢?关于孩子打人和被打,欢迎和我们分享你的故事哦。

  作者简介:瓜瓜

  (本文部分配图源自网络)

打人科恩还手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