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一小时坚持陪孩子做这3件事,3年后孩子的变化惊人!

睡前一小时坚持陪孩子做这3件事,3年后孩子的变化惊人!
2019年03月21日 11:14 新浪育儿

  作者:妙黛

  来源:亲宝宝育儿

  昨晚,女儿睡着之后,看着她长长的睫毛,听着她均匀的呼吸,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平常,她都是听着我的故事,一脸满足与安逸地睡去。

  可是这次她却是眉头紧皱,眼角还带着泪珠。因为睡前,我冲她大吼了一顿。

  八点的时候,我提醒她:

  “别看电视了,快把玩具收拾好,准备洗澡。”

  到了八点半,她依然一动不动地看着电视,仿佛刚才完全没有听到我的话,甚至还拿了一根棒棒糖吃了起来。

  我的愤怒已经从脚底升到了胸口,抓起遥控器就把电视关掉了。

  女儿“腾”地站起来:

  “妈妈我还没看完呢,我看完这一集就睡觉!”

  “不可以,都已经八点半了,快去把你地上的玩具都收拾好。”

  女儿“哼”了一声,竟然坐在地上摆起了积木。我再说什么,她都装听不见。

  这次我的怒火,从胸口直接蹿到了头顶,一把拽过女儿,就往浴室走。

  还一边嚷着:

  “你给我立刻去洗澡,再磨蹭我就揍你了!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你要气死我不可吗?”

  后面的场景可想而知,就是一屋子的鸡飞狗跳,哭声、吼声混杂着。

  昨天,我没有给她讲故事,放任她自己哭着睡着了。没想到的是,她在梦中又大哭了起来。

  女儿的泪水深深刺痛了我,我觉得我根本不会做母亲。想到女儿平常睡前的欢声笑语,我的自责又加重了一分。

  当我把我的困惑与自责,在闺蜜群诉说的时候,没想到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甚至闺蜜小蓝还告诉我,不要立什么flag,到了下一次可能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了,她就经常这样。

  原来,昨天我们家的“睡前一幕”是很多家庭的写照。

  妈妈心里有一个小算盘,计划好了让孩子几点洗澡,几点睡觉。

  可是孩子的心里没有计划,只有“变化”,完全看心情,或者看动画片什么时候演完。

  这时候,很多妈妈也会像我昨天一样,用大吼、暴力解决问题,让孩子带着泪水与怨气入睡。

  也许孩子第二天变得像没事人一样,还是会抱着你的脖子说“妈妈我爱你”,但是这样的事情有了几次之后,孩子的性格和心灵都会受到创伤。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ASM)指南指出:孩子比成人需要更多的睡眠,而健康睡眠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稳定的“睡眠常规”。

  也就是说,孩子身体、心灵都需要放松,转换到睡前的最佳状态,否则就会影响睡眠质量。

  睡前是一个人内心最安静的时候,温暖和刺激都是加倍存在的。

  而睡前的“战争”对孩子无疑是一种伤害,会让孩子带着不稳定的情绪入睡,把痛苦沉淀在内心深处。

  情绪会定格,影响性格形成

  美国儿科学会(AAP)指出:

  睡觉前,孩子如果受到刺激,大脑会提高皮质醇(压力荷尔蒙)的水平,明显地提升个体所感受到的压力,使人变得情绪不稳定、易怒、易激惹。

  入睡后,大脑的思维还在继续,孩子会做噩梦,甚至梦游。

  也就是说睡前的情绪,会被“刻”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也许他第二天已经忘记,但他心灵受到的每一次暴击,都可能会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

  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被打骂之后,孩子会哭会害怕,他们在怕什么?

  他们最怕的是,自己全身心无条件信赖的父母,对自己的爱却是“有条件的”,而自己的“不乖”丧失了爸爸妈妈的爱。

  加上睡前人的情绪放大,很容易让孩子遇事消极,不自信。

  心中的爱不笃定,严重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形成。

  破坏亲子的亲密感

  很多孩子睡觉前,都会磨着爸爸妈妈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或者不断地提出别的要求,把爸爸妈妈折磨得疲惫不堪,甚至明明已经困了还想继续玩。

  这时,我们做家长的不要着急,也不要对孩子失去耐心。

  他们只是享受那个时间段的亲子时光,那个妈妈很温柔,爸爸终于放下工作,只属于自己的时光。

  这个时候如果爸爸妈妈的态度是尖锐的,那真的会刺伤孩子,也破坏亲子间的亲密感。

  睡前的这段时光,除了是记忆的高峰期,更是一个人内心最宁静,最渴望温暖,渴望沟通的时候。

  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发现,比起华丽的大餐或偶尔一次的旅行,爸妈做的一碗面、睡前讲的一个小故事,更能触动孩子的心,让他们念念不忘。

  如果家长能放松心情,顺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巧妙地利用这睡前一小时,做以下几件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表扬孩子的进步 

  睡前时光,家长更容易心平气和倾听,孩子更倾向于和妈妈倾诉。

  妈妈可以更坦荡地表达爱意,毫不遮掩地告诉孩子,你今天又进步了,你真的很棒。

  让孩子带着认可和爱意入睡,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不可思议的妈妈》里面,就向我们展示过几个妈妈陪孩子睡前谈心的温馨。

  郑希怡夸女儿浸浸长大了,说女儿做了很多平常没有做过的事情,比如做饼干、洗衣服。

  何洁告诉儿子七宝,你这么小就去攀岩了,你很棒,你突破了自己,你会越来越棒的。

  蒋丽莎也对孩子们说,我觉得这段时间你们都有成长,可以独自乖乖等妈妈,也能跟其他阿姨们相处。

  孩子是很需要鼓励的,尤其是妈妈温柔的语言,讲述他当天的成长,他会觉得很振奋。

  这种甜蜜的心情,会把孩子带入甜睡时光,也是开启第二天开心生活的钥匙。

  和孩子交换秘密 

  我们做家长的,总是会在孩子长大,到了青春期时,开始感叹,孩子有了自己的小世界,不愿意跟父母交流了。

  其实亲子之间的交流习惯,应该从小就养成。

  父母与孩子可以通过交换秘密的方式,到达彼此的内心,也让孩子知道,家人是可以完全信任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女儿圆圆有一次跟妈妈说,我也有隐私。起初,妈妈还很认真的告诉她:

  你可小心点,你的隐私不要让爸爸妈妈知道了。

  但是后来的几天,妈妈发现圆圆心思越来越重,还谈到她的“隐私”是个不愉快的经历。

  妈妈担心她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或者是被欺负了,就想到了一个方法,套取圆圆的秘密。

  妈妈说,我和爸爸已经交换过秘密了,你也跟我们交换吧。

  当爸爸妈妈把自己的小秘密跟圆圆说了之后,圆圆才很紧张地说:

  李文文告诉我她家有一把青锁剑和紫隐剑,如果我告诉了别人,宝剑就会刺穿我的胃。

  圆圆的这个“秘密”让妈妈哭笑不得,她跟女儿认真讲述了神话故事有一定的寓意,但是都是假的,女儿也彻底释怀。

  通过这件事情,妈妈明白了,孩子并非整天无忧无虑的。

  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心思,甚至比较痛苦悲伤,而家长要走近孩子的心,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和孩子交流心声,交换秘密,是亲子间最好的交流,也能让我们更好地获取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睡前的时光,就是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也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桥梁。

  这个时间,亲子之间像是朋友一样,说说乐趣,说说烦恼,说说成长,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美好了。

  陪孩子睡前阅读 

  睡前如果与电子产品为伴的话,会让孩子大脑皮层持续兴奋,精神不能放松,不能安然入眠。

  想要让孩子睡前内心安静下来,我们需要关闭电子产品,陪伴孩子睡前阅读。

  美国畅销儿童书作家劳拉·努梅罗夫曾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

  “小时候,我的父母每天晚上都读书给我听,正是从那时起,我爱上了读书。

  九岁的时候,读别人写的故事让我感到无比兴奋,我开始想要自己写作。

  而今天,写作成了我的职业。”

  睡前阅读是一种习惯,也是孩子大脑发育、思维形成的过程。阅读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认识世界的一个窗户。

  我们都知道睡前阅读的重要性,但是有一个“冷知识”大家可能不熟悉。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揭露:爸爸给孩子读睡前故事,会让孩子受益更大,尤其是爸爸在孩子两岁之前就开始为其阅读。

  妈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会倾向于陈述事实,而爸爸往往会更天马行空一些,引起孩子的兴趣,也引发孩子思考。

  孩子在睡前的想象力是很强大的,在那个脑洞大开的时候,带着孩子一起见识多彩的世界,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睡前阅读,记得让爸爸也参与进来哦!

  睡眠对于孩子是一个很重要的生长发育过程,建立良好的睡眠仪式,不但能让孩子准时入睡,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每天都有那么一小时的时光,我们把自己交给孩子,也让孩子把心交给我们,是一种亲子关系的升华。

  千万不要让孩子伤心地睡着,那对孩子真的是莫大的伤害。

  换个方式,也许能让睡前时光,变成难得可贵的亲子时光。

  -作者-

隐私亲子女儿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