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带孩子去旅行,因为我怕来不及

2017年04月28日 22:28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孩子长大的速度真的太可怕了

  今天拿出去年今日的照片

  不知不觉中,孩子就这么长高了

  我很想说

  孩子,你能不能长慢一点?

  小时候,爸爸每次带我从部队回老家都会经过一个叫“锦江乐园”的地方,那里矗立着一个巨大的摩天轮,像一只迎风招展的巨大彩色风车,每一次都牢牢吸引着我的视线。

  我问爸爸,“什么时候可以带我去玩?”爸爸的回答每次都一样——“下次”。

  后来摩天轮不再遥远了,却也慢慢地淡出了我的视线。我第一次坐摩天轮的时候,还是陪小福气一起。

  小的时候对旅行并没有什么概念,但因为跟着爸妈在部队,所以便把每次回老家都当作一次旅行。

  无论是坐火车还是坐汽车,我都喜欢把脸贴在车窗上,看飞速往后倒退的树木和房屋,然后问爸爸,“楼房是从哪里上去”之类在当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我把路途中看到的每一条宽阔的水面都叫作“长江”,把每一座有着白玉兰灯的桥都叫作“南京长江大桥”,并为之惊喜。因为终于将书本上看到的图画和现实联系到了一起。

  大约是年轻时受了太多奔波的苦,父母并不热衷旅行,从小到大也没怎么带我出去玩过。这便使得,我对仅有的两次和爸妈一起去动物园的经历印象深刻,一次是8岁,一次是20岁。

  想来我对动物园的偏好,也是由此建立的吧。

  不过,我的经历已经算好,不高兴先生更惨。

  不高兴先生小时候,每一年的暑假他总是心心念地想去北京玩,(他家北京有亲戚,旅行时吃住可以替爸妈省一笔钱)但得到的答复不是,“等你考了90分以上”就是“今年有事,等明年”。

  等啊等啊,终于有一年,他妈妈提前攒了两个多月的年假等到暑假调休,不高兴先生高兴坏了,心想这次暑假终于可以去北京了。

  结果,他从放假第一天一直等到开学,他妈妈都没带他出去,那两个月的年假,他妈妈用来给他小姨带孩子了。

  最后他妈妈还是陪他一起去了长城,那一年不高兴先生19岁,在北京上学。

  也许是为了弥补童年的缺憾,不高兴先生现在从事了旅游行业。他很享受那种“在路上”的感觉,去不同的地方、讲不同的语言、见不同的人。

  在旅行中他充分发挥了处女座男人谨慎细致的优点,他团里的每个人都能受到体贴的照顾。

  小福气一岁半的时候,有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虽然一路并不轻松,虽然家里老人强烈反对,我还是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转转。

  今年的国庆长假,因为天气的关系,本来定好带他坐动车出去玩的计划泡汤了。(小福气之前没坐过动车,所以对那种“白色跑得飞快”的火车有着极大的期待)

  对此,小福气很沮丧,“不停地说,你不是答应要带我坐白色火车的吗?你是不是骗我啊?”我跟他解释是天气不好,并承诺下次一定带他去坐“白色火车”,但仍不能安抚他期望落空的心情。

  这种感觉我也有过,所以我懂。于是在假期的最后两天,我买了离家最近城市的动车票,带他出去玩。

  在我爸妈的眼里,旅行是“花钱买罪受”的行为,有钱在家吃点玩点不是一样吗?

  所以他们拒绝我和不高兴先生给他们安排的任何一次行程。

  我也没有办法跟他们解释,旅行的好坏,其实不在于你去了多远的地方,花了多少钱,而在于一段舒适别致的体验。(爸妈营微信号:bamaying)

  比如黄金周能避开人流,到小城市去探访古镇,悠闲地体验风土人情也是一种享受。

  至于不能回避的旅行费用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家里条件好,可以出国游学,走遍欧洲各国。经济条件欠佳的家庭,同样可以办张城市旅游年卡,先从身边看起,天气好的时候就带上风筝到郊外空地,让孩子跑着放起来。

  关键是要有带孩子走出家门的意识,而不是对生命力旺盛,一有机会就想出去玩的孩子一遍遍地说“下次、下次。”

  和孩子一起旅行的时间,对你来说可能只是一时的手忙脚乱,但对于孩子也许就是一生难忘的记忆。

  何况仔细盘算一下,爸爸妈妈真正能带孩子一起出去旅行的时间并没有多少。

  比如小福气现在上幼儿园,但周末要上英语课,将来可能要学更多,所以能痛快玩的时间也只剩下寒暑假。

  上了小学的孩子,恐怕连寒暑假也要补课了。

  即便是平时的周末,一年下来除去天气原因,还要被加班、出差、以及其他琐事而占据。

  等到孩子念到了高中或大学,就算你想和他一起出去玩,也要看他有没有时间。

  等到他有时间旅行了,首选旅伴可能已经变成了他的同学或朋友,而不是你。

  所以趁着这段最好的时光,12岁以前孩子的爸爸妈妈们,请一定要经常带着孩子出门旅行,不需要坐多贵的航班,也不需要花费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只需要暂时放下焦虑的心情,多看看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否则,一转眼孩子就长大了,你想带他出去玩都已经来不及。

  作者:陈妍,资深媒体人,亲子咨询师,高级育婴师,家庭研究爱好者,专注分享儿童心理、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文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爸妈营”]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