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妈妈马雅舒的“权威角色”

2017年08月01日 17:51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算起来,今年是我倡导“早教回归家庭”的第十个年头,在这一条公益的路上,有朋友们的帮助,家长们的信任,也有自己的努力。近两年,随着亲子类网络综艺节目的热播,我强烈感受到媒体作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可以起到很积极的教育影响。在一批明星的带动下,年轻父母们开始尝试着抓住生活中的点滴时光,把更多地陪伴留给孩子。观众们希望能够看到明星在家庭中的真实状况,也对他们照顾孩子的事情颇感兴趣。

  以深受网友欢迎的《妈妈是超人2》为例,当年轻父母观众看到素颜的明星也像自己一样“焦头烂额般带孩子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会通过明星的育儿行为去反观自己的表现,又在年轻父母间展开话题讨论。作为一名亲子教育专家,我也非常喜欢参与其中,我希望能够通过专业的视角,帮助家长分析明星育儿的困惑与起因。

  最近,很多网友在热议《超妈》中马雅舒的表现,有些年轻父母用“溺爱”两个字,也有人能体会到马雅舒带孩子的不易。事实是这样的,在国际幼儿园中班就读的马舒雅的女儿受到了老师的“举报”——她不能独立地穿衣脱衣,还尿湿裤子。

  面对老师提出的期望,马雅舒开始“改造”之路。马舒雅像很多的父母一样,苦口婆心的提醒、建议……然而效果并不像她想得那般美好。我们一起来看几个细节。

  其一,要求女儿自己穿衣服,最后还是帮助女儿。在一场练习的场景中,马雅舒帮助女儿衣服穿了一半,然后态度温和地要求女儿穿上另一半……过了很久,女儿并没有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还在原地闹脾气,颇于压力,马舒雅最终帮助女儿把衣服又穿好了。

  其二,孩子哭泣求抱时,情绪突然紧张起来。当女儿要求抱并且通过哭闹的形式宣告时,马舒雅像很多年轻父母一样,会第一时间给予女儿最深的安慰。

  其三,在与老公罗伯特谈论上幼儿园时,提出了“循序渐进论”。可以说,马雅舒在与罗伯特的对话中,并不是蛮不讲理,而是理性商谈,她和罗伯特都可以通过沟通的方式的去了解彼此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这一点其实很值得一些家庭学习。循序渐进是没错的,但是切记,循序渐进是目标由小到大,而不是每次对于一个目标进行打折扣的完成。

  我将三个观察到的细节和大家分享,其实想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儿童的行为习惯和正面管教有一定关系,但最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权威角色定位与亲子关系。早期教育中,当母亲没有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角色形象,所有的教育行动都是枉费心机。我们可以从我上面的提到三个细节中,看到母亲是如何把自己的权威角色破坏的。

  在第一个细节中,母亲提出口令,孩子就一定要执行,当我们收回了自己的口令,或对自己口令进行妥协,孩子就会对权威进行质疑;在第二个细节中,体现了“育儿六忌”中的“哭必哄”,当家长过度关注安抚之后,孩子会利用这种方式吸引家长的注意,进而对家长实行精神“控制”;第三个细节中,同样是对母亲口令更改的问题,虽然这次的表现貌似理性,但实际上却反映出了另一个理念的缺失,便是对孩子的信任。对孩子的信任意味着,允许孩子犯错,并相信孩子可以自己站起来,又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对孩子的不信任,其实源自对自己权威角色的不信任。

  就权威角色扮演这个问题,我想说罗伯特也存在一定的教育失误,只是这个失误比较隐蔽。从罗伯特的对话中,你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男人,可以说他很懂家庭教育,我们从他让马雅舒一个人发布教育口令,尽量不在孩子面前提出反面意见可以看出这一点。然而,在扮演父亲这个角色中,罗伯特更多的时间是在理性的建言献策,更像一个育儿专家的角色。事实上,早期教育,父母需要合理地育儿分工,父亲不是言听计从的育儿仆人,也不是漠不关心的育儿看客,父亲应该是母亲教育的“第一协助者”。我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说,父亲应该是政策解读者,口令示范者和关系协调者。罗伯特不是育儿仆人,也不是育儿看客,他始终在积极思考,但并没有充分参与。这样一来,马舒雅会感到自己孤军奋战,权威教育角色没有得到拥护。

  举个例子,在穿衣服这件事情上,当母亲提出穿衣服口令后,父亲应该用孩子能够理解与容易接受的方式向孩子再次解读,比如“小公主都是需要自己华丽变身的,我很想看到公主变身后的样子啊!”在政策解读的过程中,父亲也要主动示范,表现出对于母亲口令的服从,充分执行,给孩子带一个好头。另外一方面,为了缓和权威者与服从者之间的冲突,父亲要组织母亲与孩子在一起开展亲子沟通、亲子游戏或运动,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母亲管教的初衷。

  可以说,建立母亲的权威角色,需要父母共同配合与维护。期待马雅舒对自己小公主米雅的成功“改造”。

  文/刘勇赫(著名亲子教育专家、畅销书作家、明星育儿顾问)

  来源:刘勇赫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