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雅舒的烦恼,源自中西文化差异还是二婚家庭?

2017年08月01日 17:53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如今很多综艺节目让我们可以更近距离地观察二婚到明星们的真实生活,也体会到了光鲜亮丽背后的辛苦与不易。原来,明星和我们一样也要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还有带孩子。我最近在观看《妈妈是超人》时,颇有体会:当看到昔日的青春女神胡可、伊能静、马雅舒在扮演母亲这个角色时,他们“演”得如此专注与深情,一下子竟看不到了身上早先的明星光环。

  在本期《妈妈是超人》中,马雅舒热情而真诚地对13岁的继女阿迪雅,为她精心挑选了高档品牌上衣,准备一起满心欢喜地参加弟弟的生日派对。令她错愕的是,阿迪雅从自己的房门走出来之后,竟然把她选的素净典雅的上衣穿出了性感成熟的感觉——阿迪雅自己剪裁了衣服!接下来作为父亲的罗伯特闪亮登场,在维护妻子的同时,对女儿阿迪雅开展了深情又深刻的教育。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但由于关系的复杂,年轻的家长网友可能不太明白,“剧情”为什么会发展得如此迅猛。我来梳理了三个问题:其一,在买衣服时,为什么阿迪雅并不领马雅舒的情?其二,阿迪雅为什么要剪衣服?其三,罗伯特对女儿的教育有哪些可取之处?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买衣服这个环节。13岁的少女阿迪雅正处在青春期,我们会发现外国的女孩儿比我国的同龄女儿外表更成熟,这与人种与文化皆有关系。还记得我总结的青春期儿童心理吗?她们普遍具备攀比、嫉妒、求关注,叛逆、自悲又自负的六个心理特征,阿迪雅也不例外,她希望通过穿着更加性感与成熟的服装证明她的存在,并以此吸引大家的注意,这佐证了她有着求关注与自卑的青春心理。值得关注的是,阿迪雅在服装店自主挑选了若干中意的服装后,都被继母马舒雅一次次“无情”推翻了,最后按照她的意志挑选了她满意的衣服,以阿迪雅勉强答应而告终。事实上,这里面涉及到一个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重要问题。有意思的是,我的同事也刚刚向诉苦,说她与自己初二的孩子无法进行正常沟通,一说就急,一说就僵。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我想给出大家三条建议

  1、 了解孩子,充分尊重。

  青春期已经不是少儿时期,家长的角色要记得转换,即从权威者的角色向朋友的角色过渡。马雅舒对待继女的做法虽然欠妥,但充满了母爱与责任,让人顿生敬意。然而,在挑衣服这件事情上,马雅舒将自己的审美与价值观放大了,而将处在暴风骤雨期的女儿的意见忽略甚至当面否定,缺少了最基本的尊重。我们要全面了解孩子和孩子的需要,而不是在第一时间开展“教育”。

  2、放平姿态,平等沟通 

  和孩子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我们高高在上,孩子们只会和我们针锋相对。有些家长说,“我没有那么盛气凌人,我是如此苦口婆心”——但在孩子的眼中,家长们把持着话语权,便意味着关系的不对等,和语气情绪关系不大。

  3、给予空间,信任孩子

  最可贵的教育便是信任,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渴望这样的教育。我曾经给在《让孩子快乐的亲子关系》一书中向大家介绍过“育儿四步”,即“拽着走”、“拉着走”、“推着走”与“望着走”,希望通过这种比较形象的说法,让家长们了解不同时期,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及教养方式。其中,“望着走”便是指的青春期的亲子之道。我们要和这段时期的孩子保持一定距离,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可谓“喜欢她就离她近一点,爱她就离远一点。”

  很多网友感到比较以外,为什么阿迪雅会剪衣服呢?难道真的是只想她所说的那样,不喜欢衣服的风格吗?其实不然,在心理学中,衣服具有非常重要的心理指向。一方面,衣服就是一个人的人格,代表一个人的态度,对于衣品的否认,便是对于“人品”的否定。另一方面,阿迪雅内心深处依然住着母亲,她会对继母的服装倍感不适,这其实是就精神创伤再次唤醒。可以说,阿迪雅所说“我心里的压力很大,我不喜欢这种风格”,其实不是她自己的选择,而是潜意识中的自己在对现实中的自己进行“道德审判”。从这个角度看,阿迪雅是值得同情的,马雅舒可以通过时间与阿迪雅建立新的母女关系。在这里,也想给马雅舒和具有类似经历的母亲们一些建议:

  1、贴身事物,减少干预,取得信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以说,继子或继女在身体与心灵上都打上亲生母亲的烙印,比如她的一个发型,她的一双鞋子可能都有着和母亲相关的故事。为了取得信任与好感,请尽量少去点评贴身事物,更不能嘲讽或否定。            2、开拓视野,尝试新奇,获得好感。在了解孩子过往的基础上,我们要带孩子去从事一些未曾体验的领域或新鲜事物,通过新的生活方式的建立,获得孩子的好感。

  3、保持温和,逐步升温,关心细节。不要奢望孩子一下子就就可以无条件的接纳,我们首先要无保留地接受孩子。过度冷淡,自然不易于关系的改善,但有些家长过度热情,难免适得其反。改变是循序渐进的,要通过更多的背地里的关心与帮助,逐步改变孩子对你的态度。

  最后,想给罗伯特点赞!罗伯特在这件家庭矛盾处理上可圈可点。就像美国文化中特有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主持公平正义的“超人”罗伯特来到家中,制止了一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美文化差异很大,但在对于长辈上的尊敬是一致的,罗伯特当着马雅舒的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与态度,一方面体现了对妻子的爱护,另一方面也在告诉女儿是非对错。值得肯定的是,罗伯特虽然提出了当面批评,却没有深入责备,给足了女儿面子,体现了他的育儿智慧。在私下交流中,罗伯特与女儿平等沟通,他向女儿介绍了丫丫(马雅舒)的苦衷,帮助女儿去理解丫丫的心情与做法,非常好的平复了阿迪雅的情绪。

  就像老话说的那样,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马雅舒和阿迪雅的故事还在继续,祝愿他们能够成为一对幸福的母女,加油!

  文/刘勇赫(著名亲子教育专家)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