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总是犯困、没精神,该怎么办?

2017年08月15日 13:57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炎炎夏日又来临了。一到高温天气,人的精神状态就和路边被晒蔫的植物一样,总是无精打采。不仅如此,还经常觉得犯困、容易疲惫、食欲下降、手脚乏力。这个时候如果能突然下场大雨,气温骤降,又顿时感觉神清气爽,精神好了许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种情况算是中暑吗?

  人是恒温动物,能通过一系列体温调节机制,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一般情况下,人体深部的温度维持在36.9-37.9℃之间。

  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物酶的活性,使得生化反应的效率下降,从而细胞正常功能受到影响。

  人体细胞在生理活动中会不断地产生热量,身体通过调节向外界环境散发热量的速度,来维持体温恒定。

  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剧减,散热大大减少,还可以通过寒颤来增加产热;在炎热环境中,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同时通过出汗来增加散热量。

  高温下,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

  由上面人体散热的原理可知,当环境温度比皮肤表面温度适当低一点,是最有利于产热散热平衡的,这时既不需要出汗来加强散热,也无需寒颤来增加产热。而这个温度大约在20-30℃之间,是人感到最舒适的温度。

  当环境温度继续逐步提高的时候,皮肤通过热辐射和传导对流散热的效率就开始大大下降了,需要通过出汗来加强散热。

  在环境温度大于35℃时,皮肤的热辐射和传导对流已经难以发挥作用,这时人已经感觉非常难受了。体温会轻度升高,开始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出汗会大大增加,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发生紊乱。

  此时人体的各器官系统会发生下面相应一系列的变化。

  1、中枢神经系统

  高温对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以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反应不敏感,肌肉工作能力低下,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变差。当体温高到一定程度,神经系统功能会失控,出现谵妄、狂躁甚至昏迷。

  2、心血管系统

  由于散热的需要,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重新分配,心排出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有心脏病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状况。

  3、呼吸系统

  也是由于散热需要,呼吸频率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增加,过度换气可能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4、消化系统

  由于大量饮水和出汗,使得大量氯离子丢失,胃液酸度降低,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等胃肠功能紊乱。同时高温引起全身血液重新分配,消化道血流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胃液分泌减少,可引起食欲不振。

  5、泌尿系统

  高温时出汗多,心排出量减少,可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液浓缩,可能出现蛋白尿、细胞管型尿。

  6、肌肉

  高温下如果有剧烈体力活动,肌肉局部温度增高、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可能会导致肌肉损伤的出现。

  7、水和电解质代谢

  大量出汗会导致身体水分和氯化钠丢失严重,导致水和电解质失衡,可引发全身一系列症状。

  以上这些,就是你在高温环境中会感到一系列不适的主要原因了。如果上面所描述的症状较轻,可称之为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一旦环境温度下降了,身体迅速把核心体温降到正常范围,并且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和电解质,人就能迅速恢复活力。

  如果高温的状况持续,身体的水分和盐分过度被消耗,或体温继续攀升,神经系统严重受损,这个时候人就会出现重症中暑。其中较轻的以肌肉痉挛疼痛为主,被称为“热痉挛”。症状较严重的会出现循环衰竭,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体温骤升、体温调节中枢失控,昏迷、死亡。

  高温难熬,如何才能让自己感觉舒服点?

  不要过于贪凉。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只会让你在不得不面对高温环境的时候更加难以适应。如果必须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下,获得热耐受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在逐渐升高的气温条件下安排耐热锻炼,提高机体热应激能力。一般经过7-14天,人体对抗高温的代偿能力会明显加强。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随时补充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出汗多的情况下,需要适当补充盐水。各类饮料,西瓜等水果也都是很好的选择。水喝得够不够,检查自己尿液的颜色和尿量是最简单的方法。

  保证足够睡眠。充分休息,保持体力,尽量减少体力活动,这有助于减少身体产热。同时居住环境要保证通风。

  尽量避免在高温时外出活动,避免阳光直射,做好防晒工作。衣着注意宽松透气。在高温环境工作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要注意经常性地到凉爽处休息,以避免身体内热量蓄积。

  愿大家的这个夏天过得愉快!

  图片来源:123RF.com.cn图库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来源:春雨医生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