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父母,这才是最应该给孩子的

身为父母,这才是最应该给孩子的
2018年05月07日 11:50 新浪育儿

  去年,有一篇名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家长之间热传,引起了一大阵讨论的热潮。

  文章的女主人公是一位企业高管妈妈,月薪三万以上,家里大头支出老公负责,她只负责女儿的日常开销,可是依然捉襟见肘,自己甚至都不舍得买衣服,把钱全部都花在了女儿身上。

  这位高管妈妈算了一笔账:

  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

  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

  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

  加强锻炼,学习一个新技能,又报了个游泳班2000元;

  假期过半,收心应对新年级,又要报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

  这么几项加起来几乎是她的全部工资。

  在这篇文章发表后,一众家长惊呼吃不消的同时,却也深有同感:即使自己再苦,也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搬到孩子的面前,渴望给他最好的呵护和爱。

  那么,身为父母,该给孩子什么才是最好的礼物?到底什么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呢?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其实每个父母都知道,孩子总归要离开我们,走上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自己的人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华人家教典范、“华人励志导师”“青少年心灵沟通专家”刘墉先生在《刘墉少年成长智慧书》系列中曾提到过这样的故事:

  女儿责怪刘墉因出差没有来得及帮助自己画海报。而刘墉女儿同学的海报都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女儿担心自己没有家长帮助的海报无法得奖。

  如果这件事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刘墉是这样对女儿说的,如果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画作,不仅要放弃自己原有的点子,而且也会被专业的儿童画的专家一眼识破,这样反而失去了得奖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去想,自己去画。画家、作家真正成功,必然因为他们画出了、写出了跟别人不同的东西,一看就知道是属于他自己的作品。

  刘墉通过生活中这件小事教育女儿,有些事情是父母不能帮助的,需要自己独立去完成。知乎上有个答主针对是否帮助孩子也曾这样表态:“我愿意帮你做完所有的事情,但我更希望教会你,然后鼓励你自己去做,让你亲身体验做好后的成就感。”父母总希望可以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这其中最宝贵的,并不是多少财产,而是教会孩子方法,做事的方法以及成长的方法。父母可以在孩子年幼时给他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但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总有一天,孩子要独自面对这世界,自己解决难题,自己承担风雨。

  ------------------------------------------------------------------------

  《刘墉少年成长智慧书》选摘

  打一把人生的钥匙

  文|刘墉

  失去乐趣的学习,则是最痛苦的工作。

  小时候,每次我从外面玩回来,母亲都叫我去洗手。她知道我懒得洗,所以每次洗完,还要把我的手抓过去闻闻。

  顽皮的我,于是想出个办法,打开水龙头,让母亲听到水声,然后根本不洗,就把龙头关上,只是用手摸摸肥皂,伸去给母亲闻。

  她用力吸口气,嗅到肥皂的味道,点点头,我就又蹦又跳地跑开。

  我好得意啊!心想:“看!我多聪明,妈妈又被我骗了!”

  看到这儿,你会不会觉得很好笑?洗手是为我好,不是为母亲洗,我明明骗了自己,却觉得很得意,不是太笨了吗?

  不过,你也别笑我。因为我看到很多年轻朋友也在做这样的傻事。

  ☆别埋没自己的才华

  有一天,我收到一位中学生的来信,还没打开,已经被那封信的厚度吓到。打开之后,又是一惊,只见工工整整十几张信纸上,排列着密密麻麻,却又工整无比的小字。那字像是印刷的仿宋体,娟秀而一笔不苟。

  当我展读之后,更是讶异了!真不敢相信一位高中生,竟然能写出那么深入的文章。

  我立刻邀请那位女同学到办公室聊天,还请她和陪她来的同学吃午餐。

  在餐桌上,我问她:“相信你在学校的作文成绩一定很好。”

  未料,她淡淡一笑:“很烂!”

  “你的文笔这么好,字这么漂亮,怎么可能?”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我从来不好好写。”她又淡淡一笑,“我的老师很烂,我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写给她看?”

  然后,她形容了老师的“烂”,又很羡慕地说某名校的语文老师有多好。问题是,她可曾想过,文章是她自己的,学问是她自己做的,不是给她老师做的。

  这位同学的表现使我想到,这世界上会不会有许多具有才华的年轻朋友,只因为不满意学校、不满意老师,而放弃自己、埋没了才华?

  ☆学校的菜单

  常听见不好好念书的学生,很坦然地说:“读书?谁不会读?哪里不能读?又何必在学校里读?以后哪一天我想念书,都可以!”

  话是没错,但我也要说,学校有它的优点,那也是其他环境不能取代的。

  记得我大学刚毕业那年,曾应邀到某大学的中文系演讲。当时我已经得了“优秀青年诗人奖”,也因为在不少报刊上发表过作品而小有名气。

  但是,在接受学生问问题的时候,我却出了糗,一个连中文系新生都知道的东西,我居然说错了。

  事后,我痛定思痛,开始苦读古诗,甚至编《唐诗句典》,但我始终忘不了出糗的那一幕,我常想:我为什么连这个基本国学知识都不知道?是因为有关中国文学的书看得太少?还是因为看得没有组织?

  答案应该是后者。你会发现学校教育虽然有不少僵化和值得批评的地方,但不可否认,它也像是营养专家,将各种食物拼成食谱。虽然口味变化不大,也不够刺激,却有你必需的营养。当你按部就班地读下来,自然得到了完整的学问。而不会像你自学时,可能随兴所至,东抓一本,西抓一本,看起来渊博,却忽略了最基础的东西。

  ☆快快打造一把钥匙

  这基础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治学的工具”。

  “治学的工具”像是一把钥匙,可以用来开启更多知识的宝库。你会发现求学像登高,不从山脚一步步往上走,是攀不上顶峰的。而很多你在学校里学到的“看来不像学问的学问”,正是那山脚的阶梯。

  前些时候,我在电视里看到有关图书馆修补古书的报道。一位八十岁的老先生,数十年不分寒暑,为图书馆里的破书换上新装。他把虫蛀的、水渍的、朽烂的书页,小心地拼凑、裱褙,不知为国家保存了多少珍贵的善本书。

  但令人惊讶的是,那位老人居然不识字。

  我忍不住想,要是遇到脱散的书籍,再加上页码已经朽烂,那位老先生该怎么分辨前后次序?如果他能识字,在这数十年修补的过程中,他该能亲炙于多少伟大的篇章?他为什么没能“回头”,花几年时间识字?难道要像是一个用“很钝的斧头”砍树的人,说:“我砍树都来不及了,哪还有时间磨斧头?”抑或因为一年年老去,记忆力一天天衰退,想学,也力不从心了?

  ☆刻在“心版”上

  说到这儿,我们又触及另一个重点——

  你必须把握青春,善用你记忆力最强的年岁,好好学点东西、背点东西。

  让我们做个实验吧!去问问台湾四五十岁的人,他们记不记得小学时读的《武训兴学》和中学时念的《木兰诗》。你会发现,他们可能连昨天看过的新闻都忘了,却记得“莫叹苦、莫愁贫,有志竟成语非假,铁杵磨成绣花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即使他们背不了全部,总会想得起几句。想想!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他们为什么还记得?因为,那是在他们记忆力最强、心灵也最纯净的年岁,被一笔笔刻在“心版”上的。

  于是,你摸摸自己的心,你自己不正处在这个人生的黄金时代?你能不好好把握吗?

  让我为你说两个真实而好笑的故事:

  我中学时候,有位同学很会写“板书”。每次要考语文默写,他就早早到校,用钢笔,一丝不苟地把整篇课文写在桌子上。然后,他会站到桌子上踩,踩上一片灰土,再用袖子轻轻拂一遍,使那些“板书”被掩在一层薄薄的灰土下面。

  考试时,可精彩极了!考哪一段,他就对准那一段呵气。呵气之后桌面潮湿了,原来钢笔的笔迹浮现出来,他就照抄。

  有一次他呵气呵得太厉害,老师还以为他犯了气喘,引得全班大笑(只有老师不知道原因)。

  我还有位同学,专精于制作“袖珍小抄”。大学联考前,他花了许久的工夫,写了一本数十褶的小抄应战。我感动于那小抄之精致,特别预订,请他在考试之后送给我收藏。

  他考完了,没把小抄送我,而是随手扔进了垃圾桶。

  我问他为什么。

  “我走出考场的时候,看到地上有个小纸条,拿起来一看,居然是本更精致的‘珍本’,比我的棒太多了。”他说,“原以为我的最精,没想到人上有人,一气,就扔了!”

  前面两位同学都名落孙山。后一位还对着我哭,说他原本会的,但是心里一直想着小抄,监考盯得紧,小抄不容易翻,反而会写的都没写。

  我则想:要是他们能用写板书和做小抄的时间,好好读书,成果应该好得多。最起码,那不是写在桌子和纸上,而是刻在心上啊!

  ☆有没有加分?

  话说回来,读书又何必为考试、为成绩?那是为自己读,不是为数字读。记得我以前在美国教书的时候,学生的表现都不错。我就试着教点深的东西,并提出很难的问题考他们。

  有一次,一个学生答对了。我高兴极了,说:“Extra credit(加分奖励)!”

  从此,每次问问题,学生们总先问:“有没有加分?”

  渐渐地,我发现他们对加分的兴趣,超过了作答。没有加分的题目,他们甚至懒得答。我发现自己错了,以为加分的奖励能促进学习,却给了学生错误的导向,使他们把“学习的快乐”,转为“加分的快乐”。

  当学习只为分数,便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与乐趣。失去乐趣的学习,则是最痛苦的工作。

  ☆当生活与书本产生共鸣

  学习应该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几千年前,老祖宗写在竹简上的字,我居然看懂了,知道那驻防边塞的军人,有着怎样的思乡情怀。

  浩瀚的英文典籍,只因为学了英文,对我而言就一下子有了生命。虽然还不能全懂,但我会翻字典,我也会猜,愈猜愈懂,愈懂愈会猜了。

  到寒山寺,令我想到张继的《枫桥夜泊》;去灵隐寺,让我想起《济公传》里的癫僧;登岳阳楼,使我想起范仲淹;上黄鹤楼,让我想起崔颢。到角板山,使我想到地理课本里说的河阶地形;到横贯公路,令我想起河川准点下移造成的“回春作用”。连站到挪威的山头,都让我眼睛一亮:“那不是‘冰斗’?那不是‘羊背石’吗?”

  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初中二年级,物理老师说“热的地方气压低,冷的地方气压高,空气从高气压区往低气压区移动”时,我大叫:“对!对!”因为当我家失火时,我就感觉到了“那阵风”。

  ☆把握人生最美好的时段

  学问真是可爱啊!它像是印章,盖在你人生的支票上,一到时间,就可以领取。人生的支票愈多,愈能左右逢源,愈能在紧要关头,获得灵光一闪。即使在人生的困境,你都能因为被学问充实的心灵,而得到舒缓。甚至让你转化,把那痛苦化作篇章、变成力量。

  年轻人!把握你人生最美好的时段,为自己做点学问吧!不为父母、不为老师、不为成绩,甚至不为联考。

  只因为,你要为自己纯净的“心版”上,多记录些美好的事物和前人的智慧。

  只因为,你要打造一把钥匙,去开启人生的每一道门!

《刘墉少年成长智慧书》《刘墉少年成长智慧书》

  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才是每个父母最好的给予。

  《刘墉少年成长智慧书》系列,共计5册,分别针对关乎孩子未来人生走向的五大方面--学习、做事交际、说话艺术、心态、亲情友情,以真实的故事、有趣的文笔、独特的角度、深刻的见解、丰富多元的板块,倾囊相授成长的智慧,帮助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