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如何让他学会勇敢?

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如何让他学会勇敢?
2018年09月27日 15:19 新浪育儿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害怕的事物,有的孩子怕黑、不敢一个人睡,有的孩子怕狗、不敢接触宠物,有的孩子怕考试、每天上学都惶恐不安……

  作为大人,有时我们很难理解孩子的恐惧,也时常束手无策,但其实,孩子并不是无病呻吟的“胆小鬼”,他们的恐惧、焦虑都是真实的,如果不早日加以指导,这种恐惧就会成为阻碍孩子一生的心病。

  孩子为什么会产生恐惧的心理?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01

  恐惧源于“未知”

  当一个人处于自认为安全的环境中,是不会害怕的,而当面临未知的环境或事物时,就会害怕。比如遇到黑夜、或者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时,孩子自己无法保护自己,就会感到害怕。

  6个月的孩子,会害怕突然的声音、噪音,害怕身体突然失去支撑,主要是害怕被突然吓到的感觉;1岁的孩子,会害怕陌生人,害怕听浴缸排水的声音,这会给他们带来一种抽离感;2岁的孩子,会开始害怕身体受伤、生病,对于身体健康有了一定的了解;2到5岁的孩子,开始想象一些可怕的怪兽、坏人,并且害怕自己的假想对象。

  02

  恐惧源于“提示”

  孩子对于黑暗、寒冷有天生的恐惧感,但对于考试、开学、骑自行车等,一开始是不会害怕的。他通过观察周围人的反应,才会产生紧张与恐惧的感觉。

  比如开学前,家长反复问孩子“明天就要开学了,你准备好了吗”、“不要紧张”;在孩子考试前,提醒孩子“别害怕,好好考”、“不会考砸的”;在孩子骑车的时候,在一边喊“小心,别摔了”……

  这些安慰、提醒,其实反而会加重孩子的意识,他们本来对于这些没有恐惧感,但感受到了家长的紧张与害怕,孩子便会觉得这是一件可怕的事,会更加容易害怕、也就更容易失败。所以,父母本身就要表现得积极、强大,不要刻意为孩子制造出紧张的气氛。

  了解孩子恐惧感的来源后,我们来说如何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英国皇家育儿师凯瑟琳,今天要和我们分享:如何帮孩子克服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

  凯瑟琳老师所讲的,其实是一种直面恐惧的“行为接触改善法”。也就是说,孩子怕什么,就慢慢陪他面对这个东西,而不是避免让孩子接触它。如果你的孩子怕狗,就不让他摸狗;孩子怕水,就不去游泳池;哪天孩子怕陌生人,也不让他出门吗?只有面对恐惧,才能真正摆脱恐惧。

  不管是开学前的紧张、担忧,还是对蛇、蜘蛛、猫狗的害怕,我们都要告诉孩子,有这种感受是很正常的,然后陪着孩子去感受它,坦率地面对、战胜自己的内心,之后恐惧的感觉就会慢慢消失。在这个直面的过程中,一定要陪孩子慢慢接受,确保他有足够的安全感。当然,在陪孩子去做这些之前,家长确保自己内心的积极和强大,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孩子的恐惧心理,要给孩子机会去面对和接触他所恐惧的事情。

  比如,可以从孩子恐惧程度最低的事情做起。

  比如孩子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家长可以先让孩子向他们所熟悉的叔叔阿姨打招呼,再向不熟悉的家长的朋友打招呼,最后可以向孩子完全陌生的叔叔阿姨或小朋友打招呼。

  如果孩子不敢碰小动物,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在小动物身边呆久一点,先从10秒钟开始,再到一分钟,再到10-20分钟。随着时间变久,孩子进入情境就不容易焦虑。

  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方法只是提供一种参考。

  另外,如果孩子害怕学校考试、害怕学习新本领,那就说明他害怕失败,家长要调整的是,不要把事情的结果看得那么重要,有的家庭,孩子考好考差,回家是天差地别的待遇,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所以,在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前,家长的心态也应该先调整起来!

  文章转自新浪看点:超级育儿师

家长恐惧感考试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