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不下来VS适可而止,强迫症患者并没有那么简单

停不下来VS适可而止,强迫症患者并没有那么简单
2018年11月19日 17:40 新浪育儿

  相信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朋友

  手边的所有东西都要排列整齐

  截图来源:美剧《老友记》

  床单、抱枕一个褶子都不能有

  截图来源:美剧《生活大爆炸》

  敲门一定要敲三下

  截图来源:BBC纪录片《强迫症:心魔》

  对事情很挑剔

  截图来源:BBC纪录片《强迫症:心魔》

  反复清洗

  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

  是不是有很多人句句中枪?是不是开始怀疑自己是个强迫症资深患者?春雨君告诉你,还差得远呢~

  强迫现象≠强迫症

  其实很多人偶尔会出现类似上述的行为,我们也经常会用强迫症来形容身边哪些希望事情分毫不差、过分完美主义、挑剔、怪癖甚至滑稽的人。但这些现象往往是由日常的行为固定之后形成的习惯,唯有照着做才会获得满足安心,稍有差错就会感到不对劲儿,却并不会折腾人,而且可以适可而止。这些偶尔出现,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无碍身心健康的行为并不能被称之为强迫症,只能称为强迫症状或强迫现象。

  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强迫现象,但不是所有的强迫行为都符合强迫症的诊断。真正的强迫症要严重得多,强迫症并不是想让事情分毫不差,或者对整理东西格外挑剔,它代表强迫性精神障碍。在国际疾病分类中,对强迫症的描述为:此症候群的基本特征是频发的强迫性想法或强迫性行为,强迫性想法令有这种想法的人产生厌恶,而强迫性行为是人们为了摆脱这种讨厌的想法而做出的举动。

  强迫症患者到底有什么不同?春雨君帮大家分析一波:

  普通人洗手是为了干净,强迫症患者即使在手干净的时候也会反复清洗,甚至洗到手脱皮;

  普通人整理是为了效率,强迫症患者则是会在整理这件事上浪费太多太多的时间。

  看到一把刀他们会不自觉地幻想恐怖的事情,而且一时半会根本停不下来;

  在他们的大脑里总有个声音,你要去做……不这么做就会……;

  看到书架上有缝隙就想插一本书进去,放好后还会拿出来,然后重复若干遍。

  ……

  从刚才的几个情景,大家是不是稍微理解了我们日常所说的“强迫症”和真正的强迫症患者的区别?也就是说患有强迫症的人会反复的做或者想一些无意义且会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甚至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并不符合逻辑,但就是停不下来,无法控制自身的偏执行为,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而愈是感到紧张和痛苦。这些强迫式的行为会极度影响患者的生活,他们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在上面,可能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过度了,但是就是停不下来。

  那么春雨君再来帮大家简单归纳一下强迫症的判断标准:

  它是反复刻板的,主观上很难让它停下来;

  它没有现实意义;

  它并不是你主观上想要去想,但好像总从你的脑中冒出来的;

  它往往会让你非常地焦虑和痛苦。

  有些人又要问了:用这些标准虽然可以判断,那能不能提前知道自己的患病风险呢?还真能!微基因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给大家答案,吐1mL口水,微基因通过检测rs4565946、rs25531这2个和强迫症风险相关的多态性位点,就能从基因角度告诉你患强迫症的几率。春雨君试了试……

  唉呀妈呀脑瓜疼,还好微基因的检测报告里还贴心的附上了预防强迫症的小建议,以后的在生活中,春雨君要努力提升自己应对心理压力和生活负担的能力了,以免真得患上强迫症。

  患上强迫症还有救么?

  患上停不下来的强迫症真得很痛苦,无论是强迫思维,还是强迫行为,往往是患者的自我设定,也就是说患者主动给自己挖掘了一个巨大的坑,然后跳到坑里,往自己身上非常卖力地埋土,而且完全停不下来,最终使其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都严重受损。

  截图来源:BBC纪录片《强迫症:心魔》

  BBC关于强迫症的纪录片《强迫症:心魔》中,采访了多名重度强迫症患者,恐惧、焦虑、无助、无力、绝望感、负罪感、心碎是他们的日常感受。

  强迫症其实是可以通过一些专业方法缓解的,虽然强迫症的病因至今未阐明,但依据现有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大脑、基因和个性心理,是与强迫症的产生有关联的几大因素。因而不论是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对缓解患者病情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章转自新浪看点:春雨医生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