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他拥有满满归属感

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他拥有满满归属感
2019年04月17日 17:40 新浪育儿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冰山,正等待着我们往内发掘、探讨。越了解自己的冰山,越能帮助到自己的孩子。

  最近和朋友聊天,她讲到自己家的3Y4M双胞胎儿子,很困惑。

关于哥哥:关于哥哥:

  最近发现他容易怪罪别人,例如:某天晚上,跟哥哥玩了抓痒痒的游戏,哥哥走掉后,我接着跟弟弟玩。此时哥哥却开始莫名地跟爸爸闹脾气,爸爸当着孩子面前说:“妈妈偏心,一直陪弟弟玩,不陪我们爷俩”,没想到爸爸调侃的话,哥哥竟然认同爸爸说的,开始闹脾气,理由就是妈妈没有陪自己玩。另外,哥哥自己弄坏的东西却说是妈妈弄坏的,自己跌倒了,却边哭边打那个关心他的人,我发现哥哥的状况是否有点倾向遇到事情却直接怪罪于别人?我该怎么帮助他好呢?

  关于弟弟:

  我发现弟弟对自己很没信心,很多事情都还没做,就先拒绝,并说我不会,直接往坏的方面想,例如:之前要求他自己穿袜子,他会直接说“我不会”(但他明明已经自己穿过好几次),想画什么,我跟他说:你可以先自己尝试画看看,但一样也都还没画就先说“我不会”,到公园攀爬,还没尝试就直接说“我不会,会跌倒”,真希望他能多点勇于尝试的勇气,我该怎么协助他?

同理孩子怪罪他人的背后原因与情绪同理孩子怪罪他人的背后原因与情绪

  同理孩子的方式在于:用语言说出孩子现前的感受,当我们用语言表达孩子当下的感受,孩子的情绪被辨识了,情绪就有办法被释放,孩子也会感受到我们的接纳。而当他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的,他就会感受到爱(连结内在深处的渴望),此时,他的生命力会被带动,并引导他做出正确的行为。

  对于人类成长过程而言,理性脑(大脑皮层)要到25岁时才会成熟。所以,未成年的孩子,要处理他们行为与规范的问题,都应该先从孩子的情绪着手。换句话说,要从连结孩子感受开始。待孩子被同理、情绪稳定后,就可以尊重与和善的方式和他讲道理。讲道理时,则必须避免只说道理、没有同理,也须避免只同理、没说道理,谨记顺序是“先同理,再处理”。

  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他拥有满满归属感

  至于弟弟的情况,则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孩子没有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不足,所以害怕尝试;二是因为希望与大人有连结,所以想要大人帮忙,这是他感觉与大人归属感不足所致。

  阿德勒正向教养强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切的教育方式都应该保有孩子的价值感与归属感,才能有长期效果、帮助培养正向人格。

  在此,针对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建议大人可以把孩子要做的事情,分解动作成细小步骤,并一一陪着他做。当他做到一个小步骤,就给予鼓励,这点需要大人多点耐心陪伴完成。

  但若孩子不是因为能力的问题,而是因为孩子跟大人之间的情感问题。孩子会说“我不会”来得到大人的关注,以满足内心的归属感,这属于孩子的情绪表达。遇到这种情形,可以跟孩子做连结,先看着孩子的眼睛,以关爱的态度说:“你xxx 不会,觉得有点伤心,想要妈妈帮助你是吗?”在确定他的需求后,建议大人可以用“最少的协助,帮助孩子自己完成”。完成后再给予他鼓励即可。

  通常3~4岁的孩子,会有这种情况很正常,家长不需有太多“明明他就是会,为什么反而说不会?这么依赖以后怎么办?”等的担忧。此时“深深的同理,淡淡的处理”是我们成人对孩子该有的态度。

  文章转自新浪看点:鸽子医生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