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择校之战,中产阶级的焦虑在不断提前!

2017年03月15日 13:19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千寻,女儿4岁

  坚信教育不是大道理,而是身边那个可爱孩子真实的日常。

  择校,“幼小衔接”焦虑的开始

  “今天去交钱。”杨丽的口气中,既有担心,又有松口气的感觉。

  “还是有点担心自己的选择到底对不对……””虽然这么说,杨丽还是没有迟疑,为了准点抵达学校,她提前了大半个小时驱车前往。

  交完择校费,走在学校大门外的绿道上,杨丽晃了晃手中的一张纸,调侃道:这么多钱就换了一张纸。杨丽说的纸是捐资助学意向书,上面写着:为支持某某小学的教育事业,本人自愿捐赠 x万元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长的择校焦虑已经从 “小升初”提前到了“幼升小”。杨丽加了好几个群,这些群都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幼升小”妈妈群。由于每个群的人数很快爆满,就产生了:“幼升小”妈妈1群、“幼升小”妈妈2群……在杨丽所在的“幼升小”妈妈3群里,大家把择校称为幼小衔接战役的第一关。

  刚开始,杨丽不太接受这个说法,听着“战役”两个字,觉得很夸张。

  受过高等教育的她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她并不赞成“虎妈狼爸”的方式,觉得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更应该做的是让孩子发挥天性,保护好他的学习热情,所以在选幼儿园时,她毫不犹豫的挑了和自己理念相符的。

  关于小学,一开始她也没想太多,觉得小学应该是幼儿园的延续,没必要太早给孩子压力。可当孩子快读小学时,杨丽才发现,好像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杨丽家户口对口的是一所普通公立小学。在一次家长闲聊中,一个妈妈说:我们家孩子不读那所学校,学校排名都没上前二十,对口初中也不行。再往后,高中、大学,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还不如换条路走。

  杨丽就问:那你们家孩子准备读什么学校?

  对方说出一家私立小学的名字,说这家学校很不错,素质教育为主,英语是特色,对外交流的机会也很多……编程类课程都会有,培养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人才……

  杨丽听完想:倒是很符合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孩子性格来看,私立学校合适,学费也在可承受范围内。

  她又亲自到学校看了好几次,不论硬件还是软件都很满意,小学这事儿基本就锁定了,只要好好准备面试就行。

  可没过多久,杨丽带儿子到表姐家玩,表姐孩子在一家知名公立小学读书。听杨丽说要送孩子去私立小学,表姐说:你选了私立小学,就最好一直私立下去,直到出国。私立和公立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如果小学私立,初中公立,一方面成绩跟不上,一方面孩子也难适应。

  杨丽:可是,我们家按户口划分的对口公立小学不太好,名校又太难进。

  表姐:再难也得想办法啊,我当初也是费了很大劲,但现在看来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杨丽:都说名校压力大,我们家孩子的性格,怕不容易适应……

  表姐:你怎么知道孩子不能适应。适应有一个过程。我们单位老万的儿子,刚进小学时成绩也不好,现在不也跟上去了,虽然在他们学校里排名不靠前,但跟普通公立小学的学生一比,差距不就出来了……

  表姐说的也不无道理,小升初,的确是杨丽的担忧。上一个私立小学,孩子可能现在很开心,但六年之后呢?一直私立下去,说实话,杨丽也有经济上的为难。

  于是,又是一番折腾,无数次托人找关系。就在这之前,为了上私立小学紧张准备面试,担心孩子通不过,每晚守着刷题的焦虑还没结束。接踵而至的焦虑让杨丽疲惫不堪,感叹为人父母真心不容易。

  好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挤进了一家知名公立小学。

  收到报名通知书的当天,杨丽一家为了庆祝在外面吃了一顿饭。亲戚朋友举杯祝贺,大家都很羡慕。怎能不羡慕呢?只要是当爹妈的,就知道如今一个名校有多么难进。杨丽有点微醺,听着大家羡慕的说辞,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但隐隐的,也有些担心。这时候,杨丽忽然理解了“战役”这个词。胜利,也许还很遥远。

  焦虑来自更多选择

  像我们这样的中产阶级人群,恐怕是教育焦虑最多的人群。

  为什么?首先,我们是教育的受益者。大多数中产阶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再加上自己的不断努力,才终于在城市里有了立足之地。我们认可教育的重要性,也愿意在教育上投入物质和精力。

  其次,我们有了更多的可选项。就拿择校来说吧,因为中产阶级有了一定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再加上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我们不再局限于户口划定的对口学校,还会选择私立学校、缴纳择校费的公立名校。在北京等发达城市,有些希望送孩子出国的家庭还会选择国际学校,什么时候出,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又延伸出了好些选项。再拿认知来说,中产阶级可谓是最乐于学习的群体,我们孜孜不倦的接受着各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是希望从中选择自己认可并适合孩子的成长道路。

  当重视和更多选项结合在一起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怎么选?

  因为重视,所以不敢轻易做出抉择,得多方面了解,多角度权衡。可这时候,发现自己接收的教育认知非常多:有的观点说,现在的公立教育虽然也有改进,但总体来说还是以前苏联教育那一套,是培养标准合格品的,困在这种模式里的孩子即便成功了,这个成功也是有很大反噬的;有的观点却说,那些信奉素质教育、宽松教育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后来并不快乐。成功有什么不好?要孩子长大后,居无寸瓦、处处受限还要觉得“平凡就好”,本身就是一件残忍的事……(爸妈营微信号:bamaying)

  一个专家说往左走是对的,另一个教授却说往右走才是正确的,还有好多来自其他家长的经验说,到底谁是真的正确?看起来,好像每一条路都能走通,却不知道到底哪条路通往正确,这就是我们焦虑的源头。

  学习,“幼小衔接”焦虑的延续

  陈想有时会怀恋以前和谐的亲子关系。

  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陈想每天下班就去接她,然后两人一起沿着江边小道走路回家。一路上,女儿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迫不及待的要跟爸爸分享学校里的趣事。

  上小学后,陈想发现这样的温馨时刻越来越少。他也想下班后开开心心的和女儿呆在一起,可一陪她做作业就上火,不是磨蹭拖拉就是错误百出。

  孩子读幼儿园时,老师不会布置必须完成的作业,要求是宽松的。陈想觉得挺好,不应该过早灌输给孩子太多知识,那反而会限制她主动探索的欲望,降低了学习热情。

  小学不一样,作业是必须完成的,如果有哪个孩子作业没完成或完成得不好,第二天老师会在家长群里点名,孩子也会被批评,自尊心要受损。

  如果说小升初,初升高只是量变,那么,幼升小就是个质变啊。

  以前,陈想看见有些家长给还在读幼儿园的孩子报“幼小衔接班”,培养所谓的学习习惯,他很不感冒。现在,也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也该让女儿去训练训练。

  为了让已经落后的孩子跟上趟,三年级时,陈想思虑一番后,学着其他家长,给女儿报了课外补习班。以前孩子每天放学还能玩一会,如今放学就得赶往补习班,补习班结束后还得赶紧回家完成作业,几乎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终于有一天,不堪其苦的女儿抱怨道:爸爸,我不想去补习班了,一点也不开心,每天都要做很多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事。

  “你现在过得开心,长大后就会不开心。你现在苦一点,是为了以后轻松。”

  女儿一脸迷茫:现在都不开心,以后还能开心吗?

  陈想忽然有些无语。他曾经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寻求知识的过程,是带着问题找答案,希望保护好女儿的主动性和热情,让她能快乐的学习。

  现在,却想着该如何跟女儿解释“其实人最重要的并不是开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能把一件不开心的事也做好”?何况,连她自己也不确定,人,难道不应该做快乐的自己吗?

  焦虑来自理念和现实的碰撞

  如陈想一样,我们这些中产阶级家长往往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我们常常了解教育资讯,也会看到一些认可的观点:以前的世界是线性的,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点到点,延续下去就行。但未来世界是复杂多元的,评价体系远不止成绩这一项,还包括很多。

  甚至,当人工智能普及,孩子现在掌握的这些知识未必有用,英语?一个同声翻译器就能解决;数学?你怎么算也算不过一台智能电脑吧……那么,对一个孩子成长更有价值的难道不是性格、情商、创造力?

  可是,当这些理念到了现实的操作层面上来,就难免显得有些尴尬。

  幼儿园要求宽松,孩子朝着多元化发展,唱歌跳舞画画都可以。小学要求更标准化,多了些硬性指标,你要是作业没完成,算不出来,字写错,唱歌跳舞画画再好也不行,一样被批评。

  再往后,到三年级,陈想或许还会遭遇到成绩带来的焦虑。小学是要讲升学率的,升学率由考试机制决定,于是,虽然大家嘴上都说分数并不代表一切,每次开家长会,感受到的氛围却是:分数不是万能的,但没了分数就是万万不能的。

  陈想的理念是应该找到一些方法,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可现实往往不断催促他加快效率;陈想觉得早期压着孩子学,会过早的消耗孩子的心理能量,可又招架不住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自觉不自觉的变成了“狼爸”;陈想觉得孩子的性格塑造比成绩更重要,成功不能构成人生的全部,可整个喧哗的球场里,当大家都在抢一颗球时,你还能保持淡定观战吗?……

  当理念和现实不断碰撞,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引起家长患得患失的焦虑,让幼小衔接变得更加困难,而幼小衔接的困难又让家长更加焦虑,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说到底,是难以接受“机会成本”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机会成本”。它的意思大致就是,今晚如果我选择去吃必胜客,就不能吃中餐、火锅、日本料理,而这些放弃的东西加起来,就是我吃必胜客的机会成本。

  以前的人,不需要理解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因为选择太少了,认真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娶个好媳妇……是个直线的过程。

  到了现代社会,再用这种直线思维去想问题,显然行不通了。

  我们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下班后,我们除了选择宅家,还可以选择看电影、聚会,于是,看电影、聚会产生的价值就是我们的机会成本。换到教育问题上就是,我们可以选择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认可学习是个长跑的过程,那就不可能得到50米冲刺冠军的快感,这个就是我们需要接受的机会成本。

  当我们尝试用“机会成本”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教育难题时,你会发现,我们的焦虑,说到底是因为难以接受机会成本。

  选择多带来的焦虑,不外乎是难以接受机会成本,担心选的路不正确,又失去了走其他路的机会。

  当我们选择公立小学时,我们担心严格标准的教育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当我们选择私立小学时,我们又担心宽松快乐的教育不过是个伪命题……

  然而,这世界上真的有通往绝对正确的道路吗?

  很遗憾,没有。

  事实上,每一个选择都需要付出代价。我们要做的,不过是理性衡量,是否能够接受选择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是否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

  理念与现实碰撞带来的焦虑,一样是因为难以接受机会成本,所以会在前行的过程中犹豫徘徊。

  当我们想保护孩子天性,让他更自然的成长时,又害怕失去成为优秀标准品的机会;当我们想要孩子具有创造性时,又不想接受他天马行空带来的散漫;当我们希望孩子积蓄力量,成为优秀的长跑者时,又担心他坚持不到最后,还不如人家50米冲刺得个奖;既期许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又怀疑这样快乐下去会不会失败?……

  前段时间,我在看张同道导演拍的一部纪录片,名字叫《成长的秘密之小学时代》。其中一集,讲到几个很焦虑的中产阶级家庭父母,专程到巴学园,找儿童教育家李跃儿老师解惑。

  李跃儿老师说了一段话,给了我很大触动:

  你爱你的孩子,你怎样去爱你的孩子?爱的感觉和爱的决心是两回事。真正的爱,家长对孩子的爱应该是一个教育决心。作为家长,你必须判断出来,你到底看重哪一边,你真正想要得到的,是哪一边?

  能让我们接受每一个教育选择带来的机会成本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决心。

  选择固然是件难事,但既然任何一种选择都要付出代价,又何必患得患失?即便走上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并非糟糕的事,最糟糕的是一路走来,犹豫徘徊,行至半途又想换条路走,总在为没选择的失去后悔担心。

  同时,决心又源自对自己对孩子的信心,相信在变化莫测、有起有伏的道路上,自己有能力保护和引导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自我调整,改变和成长。相信纷繁的选项里,至少还有一个选项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爸妈营”]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