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社交、远离职场的她,如何逆袭成生活的大boss?

2017年05月14日 14:46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Mother

  [爸妈营说]

  本文是爸妈营[妈妈教育专题]的一篇好文

  值此母亲节之际

  今天再来介绍一位牛人妈妈

  她跟着吴晓波老师已经十年

  从一个实习生、到CEO到孩子的妈妈

  她自己就是从标题那个样子

  变成了现在无比闪耀的样子

  她给我们带来的

  是真正帮助大家瞬间透过现象看本质

  “话题王”杨幂身上,有一个常驻话题,就是:她陪女儿的时间太少了。

  “相爱就是陪伴!”“工作就那么重要吗?”太多人都在说“杨幂当妈妈不合格”。

  这个问题在崔璀看来,并不能简单地评判。

  崔璀是爸妈营的朋友,也是一位文艺清新妈、职场高管妈,但她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自创了公号“妈呀我呀”,她说:承认吧,你不是一个万能的妈妈。

  有两个妈妈的故事,你我或许都有同感。

  崔璀合伙人王妍有个女儿叫多多,已经2岁了,非常可爱。之前因为要打拼事业,王妍只身前往另一个城市。多多就成了留守儿童。

  每周,她回家看一次女儿。王妍说,每次坐在火车上看着车窗反光里的自己,不明白这一切是为什么。

  “我当时的一个感受,就是当了妈妈,明明就是有困难,为什么大家还要装得孩子能搞定,工作也能搞定的样子?”

  另一个妈妈,是一个女性创业者。崔璀跟她聊完项目,随口问:“你出差的时候,孩子会不会抓着你的行李箱不放你走?”

  谁知,刚刚还气场十足大谈公司发展的女CEO瞬间就哭了,带着内疚。似乎,她的雄心勃勃立刻被孩子打断,因为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妈妈”这个角色做得并不完美。

  还有一个日常的场景。

  崔璀自己的儿子小核桃已经2岁了。

  有一段时间,他晚上不肯刷牙。崔璀追着他满屋跑,当时她的手机又不断在响,很多工作等着处理。和很多忙碌的职场妈妈一样,她忍不住跟儿子和老公发火。

  后来,她的合伙人,北大心理系博士、也是知乎大神、心理学家李松蔚问她:核桃不肯刷牙,是不是因为在他眼中,和你追着跑,是他跟你互动的一种方式,他也许觉得就是在和你玩呢?在孩子眼中,可能只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白天妈妈不见了,一种是妈妈回家了,她在跟我玩。

  崔璀听到这句话,瞬间泪目。“我那段时间太忙了,回到家,多数时候也是对着电脑处理工作,只有在核桃刷牙洗脸的时候,才会认认真真对待他。”

  回家之后,她问核桃“你跑来跑去不肯刷牙,是不是觉得妈妈在和你玩?”核桃果然点头。

  在那一刻,崔璀的焦虑消失了。“核桃不肯刷牙”这个莫名其妙的标签被撕掉了。在焦虑消失的那个瞬间,崔璀的脑袋里自然而然萌发了很多办法:有时候她会和核桃讲道理:我们现在有半个小时时间可以玩,如果你刷牙就用了20分钟,那么只有10分钟可以听妈妈讲故事了。

  果然,小核桃的“刷牙拖延症”成功被治愈。

  “不是我用了什么技巧,是因为我看见了他,也理解了自己。”

  你们看,我们总是“觉得”妈妈就应该很厉害。

  但事实是,我们从来都不是天生会当妈妈啊。

  我们总是把妈妈想得太全能,又把孩子想得太无能。

  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想:“你为什么这么调皮?你为什么连刷牙这么基础的事情都不好好做?你为什么连吃饭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

  但事实是,当我们在焦虑和暴躁的时候,大多数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评判”,并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同理”。

  “我”很忙,所以你要快点刷牙。“我”很着急,所以你要好好吃饭。

  孩子刚出生那段时间,是很多女人最难的时间。

  崔璀也是这样的。

  她做了很多尝试。比如,给家里人做了明确的分工,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全部拉进一个微信群,分享科学养育的常识。

  在家庭管理上,给姥姥全面授权,保姆也只用听姥姥一个人安排。

  她还和老公一起制定了很多活动,比如一起读书。

  看起来很好,但“我还是很觉得很糟糕。”

  崔璀说,后来才知道,之所以觉得糟糕是因为“没有人和我一起糟糕”。

  明明孩子的到来,改变的是全家人的生活,可为什么他们还能按照正常的节奏过日子?

  丈夫还能不受影响地打扮得好好的去上班,而作为一个妈妈,“我”却要蓬头垢面、全身奶渍,挂着黑眼圈和赘肉,离职场很远,没有社交,面对着小孩手足无措……

  最可怕的是,大家还都在说,你要做一个坚强的能干的“辣妈”。大家还在安慰你,你看,孩子那么可爱,有什么过不去的?

  可是,就是过不去啊!

  一个女性成为妈妈之后,只不过是在“公司职员”、“女儿”等身份之外多了一个身份。

  但是,社会对“妈妈”比较苛刻,以致于这个身份标签会让其他标签都受到影响。

  崔璀是8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身边就有很多“别人家的孩子”。她最大的感觉是,这代人长大成家之后,就又产生了很多“别人家的妈妈”。

  “别人家的妈妈”给女性带来的是更多的焦虑。

  而现在市面上的观点都在说“你不能离开孩子超过3天,否则会没有安全感。”“科学家证实了,秀恩爱对孩子好处多多!”

  反复和太过强调这种观点,仿佛这个世界只有一种声音:“你要做一个好妈妈,否则孩子会……”在这种单一的声音之下,会加重焦虑感,激化妈妈本身的问题,让“妈妈”这个角色变得很沉重。

  比如杨幂因为太忙于工作陪伴孩子太少,就会被认为是“不合格的妈妈”。

  在这种固化的简单的标签之下,我们看到妈妈本身的挣扎和需求吗?我们又看到了孩子自己的应对和方法吗?

  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于关系本身,比如你会从和父母、孩子、伴侣的互动里感受到快乐。

  以“妈妈”为原点画圆圈,圆圈内是各种各样的“关系”,母女、婆媳、夫妻……我们单纯把矛头指向“妈妈”或者“孩子”,是不是会太粗暴和简单?

  女人在家里总是唠叨,老公说,你又焦虑了,别着急,慢慢来。看上去既有道理又充满爱的一句话,为什么常常让女性本身感觉更糟糕——“是不是我太无理取闹了?”

  可是崔璀和团队研究的“系统论”,会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焦虑,是因为在代表整个家庭来表达焦虑,而老公之所以能气定神闲,也不过是因为老婆帮他表达出了焦虑。

  “你在一个比你更紧张的人面前,是不是会感觉好一点儿?”崔璀笑着说,这些视角,太有趣了。

  凭她做内容传播十年的经验来看,这是很有价值的一套理论观点,它很高级,“我们会用各种方法,把它传播出去,真的去感受妈妈的感受,在乎妈妈本身。我们看到的,是真实,而不是‘正确’。”

  妈妈多重要啊,一个家庭的核心就是妈妈呢。妈妈本身就不快乐,那整个关系圈出问题的几率会更大。

  崔璀称经济学者吴晓波为“老师”,在吴晓波麾下工作十年,一路拼杀成为高管,她说从吴老师身上学到了非常多东西。

  蓝狮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COO、智慧狮(上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巴九灵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自媒体事业群总经理、头头是道基金董事……这些身份之后,“妈妈”让她有了太多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呀!”崔璀想要解决妈妈们的焦虑。

  所以,她做了一个公号,叫“妈呀我呀”,slogan就是“我是妈妈,我是自己”。她的合伙人之一李松蔚,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知乎上的心理学大神之一。

  他们希望做那“第三只眼睛”,跳出“妈妈”本身来看问题。“他们关心你怎么养孩子,我们更关心你。”

  针对丧偶式育儿,崔璀会问:“我们是怎么变着花样,把爸爸‘赶’出了养育孩子的领地的?”

  针对“抑郁症”这个标签,李松蔚会用专业分析“我们的注意力会被标签吸引,有时会因此变得偏狭。”

  针对亲子关系,他们关注的不再是“我很着急”“我很忙”“我很生气”,而是“我们”,把孩子真正当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来沟通和交流。

  “妈呀我呀”的内容并不是傻瓜式的教学,让你用“1、2、3、4步”来解决问题,相反会有一些门槛,需要读者去思考去真正关注自己的内心。

  崔璀说,有点艰难,但是因为觉得这个事情才是真正能帮助到“妈妈们”的,所以她和团队会一直坚持。

  撕掉标签、撕掉“刻板印象”,去掉那些强加在“妈妈”身上的枷锁,也去掉妈妈们自己给自己灌的“迷汤”,让大家更客观更理智地面对“妈妈”这个角色。

  那么,就承认吧,妈妈们,我们并不是超人,也不会万能,不用总告诉自己“为母则刚”,不用总是紧紧绷着那根弦。我们需要的,只是换一个视角,看到关系层面的更多问题,那些都不是我们一个人的问题。

  “呼……”深呼一口气,妈妈们,有没有觉得放松很多?

  作者:汪贵贵,哲学女,记者。微信号:灵魂有香气的女子(lixiaoyilhyxqdnz)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爸妈营”]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