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仪式感的家庭 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2018年02月22日 10:31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孩子的幼儿园毕业典礼、夫妻间的结婚纪念日、家人的生日。。。。。这些重要日子的庆祝仪式,看似无用的形式,却恰恰是家庭幸福的秘籍。这种“仪式”将家中所有的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家人平常难以言说的情感表达出来,彼此接纳、认可,并从中获得力量。

  仪式感是什么?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

  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培养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

  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

  比如开学时,新课本发下来,

  有的同学直接就开始用,

  有的同学却在家长的指导下

  细心的给书包上封皮,

  有些家长还会为孩子设计封皮。

  包书皮既能防止课本被磨损,

  也是新学期开始前的小仪式,

  让孩子意识到,

  从现在起,要端正态度,

  好好迎接新学期,

  之后,孩子每次看到书皮,

  都会联想到自己开学时的决心。

  仪式感不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东西,

  评判仪式感最重要的标准是

  能否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富足。

  偶尔的惊喜和仪式感

  是给孩子最好的“富养”。

  仪式感为孩子注入安全感

  爸爸妈妈给孩子的仪式

  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

  是临睡前的一句晚安、一个故事。

  睡前故事能够有效的解决

  孩子不按时睡觉的问题。

  每天晚上睡觉前,

  大人握住孩子的手,

  念图画书给他听。

  父母的陪伴会让孩子感到安心,

  一个有趣的睡前故事不仅能

  帮助孩子更好的入眠,

  也会带给孩子安全感,

  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当“睡前故事”成为习惯之后,

  不用大人提醒,

  孩子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

  “故事听完了,现在我该睡觉了。”

  仪式感让孩子拥有清晰目标

  在孩子过生日时,

  为他举办一个仪式。

  生日前几天,和孩子聊一聊,

  让孩子意识到,他即将长大一岁,

  新的一岁,需要有点新变化。

  大人和孩子一起商量,

  在尊重孩子个人意愿的基础上,

  制定一些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

  再想想具体用什么方法,

  孩子希望写字更漂亮,

  就要买字帖,每天临摹;

  想学会游泳,可以报兴趣班。

  目标不用过多,3-5个足以,

  这些目标就是孩子的生日愿望。

  生日当天,吹灭蜡烛前,

  把几个目标重复一遍,

  在场的家人一起为孩子作见证。

  这个仪式既能带给孩子目标感,

  也赋予他们使命感,

  孩子会认为

  这是我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到时,不用家长催促,

  他们也会自己努力。

  仪式感给孩子一份美好回忆

  别缺席那些对于孩子来说

  充满仪式感的日子,

  家长会、亲子运动会、汇报演出等。

  在这些活动中,

  孩子特别渴望被人重视,

  家长的出现会让孩子

  对自己充满信心和认同感,

  而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

  会成为我们和孩子共同的美好回忆。

  仪式感提升家庭的幸福感

  不仅孩子需要仪式感,

  婚姻生活也需要。

  尤其是在孩子出生以后,

  我们对孩子事事上心,

  对自己却越来越随意,

  结婚前的诗和远方

  被生活的一地鸡毛取代。

  其实仪式感并不空洞,

  也不是不切实际的浪漫,

  相反,它是发自内心的爱。

  在爱人生日时,

  和孩子一起为他/她策划庆祝,

  准备一份简单的小礼物,

  你们的用心,

  会让他/她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

  仪式感使爱情得以保鲜,

  也让孩子从中感受到

  爸爸妈妈是相亲相爱的,

  我们的家庭很幸福。

  
仪式感让彼此加深与对方的联结。

  ☞仪式感演化出来的是时间感、存在感和被需要感。仪式不分大小,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你家的仪式:

  ❶ 在特殊的纪念日去照相馆拍全家福。比如孩子生日,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一个稳定、有爱的家。

  ❷ 早起互道“早安”,睡前互道“晚安”。让孩子明白自己也能给家人支持。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