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犹如战场,妇科“浴血奋战”

医院犹如战场,妇科“浴血奋战”
2018年05月15日 06:30 新浪育儿

  我外甥女严重肾积水在A院办理入院,牵涉异地医保(表妹工作的城市已经划分到就诊的城市)的问题,咨询泌尿外科同学,是否需要转诊证明。顺带问下本院曾经一起奋斗的其他同学、同事。同学感慨到同学不同命,说生殖医学的同学奖金每个月达6位数(表述的很具体,在此不方便透漏),我以为听错了,再次确认了下。同学气愤说医院同工不同酬,他媳妇在儿科过着牲口般的日子,为了工作老大寄宿,刚要的小儿子还差几天不到7个月,只能送到老家,这么拼,媳妇工作的儿科奖金月月全院垫底。同学的酸味我隔着电话都能感觉到。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不会再为难自己;会珍惜自己的家人,因为只有父母永远无条件的接受你,肯为你挡风遮雨。金钱、权力交织,只能刻苦奋斗;若在职场不能学会适应环境、失去价值、没有战斗力,会遭到无情淘汰。

  我之前曾在这家医院实习、工作过一段时间,范老师是我在神经外科短暂实习的带教老师。前段时间我来医院见到他,范老师的的遭遇刺醒了我,让我真正的明白了一些东西。

  范老师念完了硕士来这个医院工作,异常勤奋,平时基本泡在科室、图书馆,听科室的其他老师说:“范老师很少休息,就连法定假日、教学假都不休息”。从科室老师口中,我感觉得有些老师不喜欢“拼”的范老师,或许对他们来说这是潜在的威胁。

  那段时间,范老师备战博士考试,我觉得他就是一圣斗士。数年后我博士毕业,我和范老师成了同事,但科室不同,渐渐很少和范老师联系。但经常在职称评选、院周会上,每次都听到关于范老师的评价,“连续N年春节值班”、“论文、著作”、“工作以来最勤勉的医生”等,院领导也总是以范老师为榜样,让大家学习奉献精神;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看到部分同事对范老师不屑的眼神、或者撇嘴的表情,院领导的表彰把范老师推向两难的境地。

  范老师42岁那年,才有自己的床位;在这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给主任打下手。或许有人不明白,从事医疗工作的人都知道床位是医生“兵家必争之地”。范老师早已能够独立拿得起一摊子手术,无奈上面主任干劲十足,范老师只能屈就。或许主任院内外名利双收,实在忙不来,也觉得范老师到了这个年纪,若还不让下面的马仔喝肉汤,就实在说不过去了;加上院领导都知道范老师异常勤勉,再不给病床、手术台有悖外科“传承”精神,主任决定分一杯羹。

  范老师拥有了自己的床位、手术台,摩拳擦掌大干,好景不长。结果大约3年左右的时间,范老师被诊断双侧大隐静脉曲张伴反流,影响了正常工作,被迫做了两次手术,但是手术需要长时间站立,小腿皮肤出现溃疡、出血;身体已经不允许继续高强度工作,范老师只能平时坐门诊。

  苦熬多年终于等到的手术台、床位,随机被年轻、饥饿的科室医生瓜分。那天在医院见到范老师,他告诉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就是一切。”其实,我明白范老师话的内在含义:医院有按资排辈传统,能进来医院,说明大家都很优秀,但也不乏强大后盾,对于同进医院的医生而言,谁也不必谁差多少,熬到一定年龄,有些东西水到渠成。

  妇产科几乎天天“浴血奋战”,不论顺产、剖腹产、腹腔镜、各种开腹手术,以及门诊人流等,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自然,要学会爱自己,才有机会爱家人,才能更好的工作。

  随后,我给自己采购了护目镜、弹力袜,之前,我一直很舍不得。外科医生下肢静脉曲张屡见不鲜;但少有人穿弹力袜,男医生更少。手术台上血液迸溅感染乙肝、艾滋病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对于后者医院只在明确感染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病人做手术时才使用被保护用具。每当我看到眼镜片上零星的血点,我都觉得值,若发生医源性感染,后半生可想而知。

  而今,我善待自己,尽量抽时间陪家人,我分的床位不多,但我尽心给病人诊治,凡事不争,淡然处之。

  来源:鸽子医生

老师医院妇科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