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二胎爸爸查出胃癌晚期:你无私的付出,不是爱,是毁灭

37岁二胎爸爸查出胃癌晚期:你无私的付出,不是爱,是毁灭
2018年08月14日 10:50 新浪育儿

  来源 | 国馆文化

  这些天,朋友圈在刷屏一则事例:一个37岁的男人,正值壮年,被检查是胃癌晚期。

  2018年6月份的时候,他在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觉,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因为持续拉了好几天肚子,浑身乏力。不幸,一语中的。

  在此之前,他的工作模式是这样的:一个月至少出差5次,每天晚上忙到凌晨2点以后才睡觉,连续通宵是家常便饭,最长的时候,居然连续工作70个小时。

  至于酒局饭局,更是家常便饭,抽烟、喝酒、熬夜。

  身体是有承载力极限的,就好比你连续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身体一定会困得睁不开眼一样,这么折腾自己,身体必然受不了。

  第一次去医院检查,被告知患有腹膜炎合并胆囊结石,肾结石,尿路感染,肠梗阻,再一查,是胃癌晚期。

  刘先生已经结婚,还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我能明白他的苦心,一个父亲的苦心。也许是为了为了让孩子能过上更好一点的生活,玩命奋斗,超负荷工作,持续让自己处于重压状态。

  这是父爱之伟大,无法指责。

  但结果,却截然相反。他走向了他想抵达之处完全相反的一条路。无私之付出,对这个家庭,对他的妻子孩子来说,反而像是一场毁灭性打击。

  对于这件事,关于养生,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已经足够多见解。我不想再谈。

  我看到的,是另一面,关于职场,关于人生,一种新的理念。

  很多时候,你自我感动式的无私付出,最后体现在结果上,未必是爱,可能是灾难,是控制,或其它负面效应。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说,劳动最光荣,付出最有爱。从这件事的另一个视角,我想告诉你,劳动未必光荣,付出未必就是爱。

  01

  职场作家玮玮讲过一件事。

  她的一个朋友,工作很努力,每天晚上加班,到凌晨,周末也要抽出时间来工作,到凌晨。

  而就在不久前,她才得知,朋友已经去世了,才27岁。

  是猝死的,严格来说,过劳死。

  她悲痛万分,也非常震惊,“才27岁啊,怎么可能就会去世呢?”

  到后来,翻了她朋友的朋友圈,才明白过来。因为她最近半年的朋友圈,都是凌晨两三点开始发的,内容都是这样的:

  “又加班到凌晨,好累,明天还要早起。”

  “感觉自己快崩溃了。”

  “我现在只有一个愿望,求能睡一个超过7小时的觉。”

  最后一条朋友圈是:“我真的很累。”

  然后,人就没了。

  而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即使她这么拼,工资依然很低,这点,她都和玮玮吐槽过很多次了。

  最后一次和公司申请加工资时,她满怀希望,觉得自己这么拼,肯定能给自己多加很多工资。

  但公司人事部的回复是:拒绝申请。

  她很不解,不满,郁闷写在脸上。她走进上司的办公室,问:“为什么公司驳回了我加工资的申请啊?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天加班到很晚,周末也很少休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为什么不给我加工资啊?”

  上司回答她:“那你告诉我你上半年的业绩完成率是多少?”

  她不说话了,因为很低,只有40%,一半不到,部门排名倒数,甚至比几个新员工还低。

  是的,每天拼到凌晨,天天加班,工资依然很低。

  上司说:“努力不是公司给你加薪的理由,谁不努力,活着的人都很努力;如果要求加薪,拿你的业绩说话。”

  玮玮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不是所有努力,都能获得回报。”

  这是句大实话,很残酷,很现实。就像不是你给孩子所有的付出,都是爱。

  02

  我想起一部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陈奇雄在ABA公司工作12年,任劳任怨,兢兢业业,还只是一个普通主管,连经理都算不上。

  手下的人,不服管,走的走,跳的跳,背面指指点点陈奇雄的能力和品格,不把他放在眼里。

  一次华东大区的经理竞选上,陈奇雄竞选失败,找领导哭诉:“我在ABA公司工作了十二年,没日没夜,天天加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可你们太过分了吧,我这么努力,难道你们都没看在眼里?一个区域经理都不给我?”

  领导冷眼地对她说:“我要你的劳苦干嘛?我要你的功高。你好意思说你干了十二年,你看看你的业绩,部门排名倒数。老员工啊,没开了你就可以了,还要求升职加薪。”

  这番话,给我印象很深。

  很冷酷无情,但是很有道理。公司找你来,是要产出价值的,不是要你来加班的。

  日剧《Legal High》里面一句台词说得很好:“越是工作做不好的无用之人,就越是会主张自己有多努力。”

  03

  努力不值钱,劳动未必光荣

  讲这两个故事,我是想说明一种观念:

  努力不值钱,劳动未必光荣。

  市场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为阐述交易时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村庄只有两户人家,一户人家做衣服,另一户人家种庄稼。如果这两户人家想要存活下去,就必须发生交易,用衣服换庄家。

  此时,交易满足了双方需求,种庄稼的得到了衣服,做衣服了的得到了粮食。

  交易完成,双反需求都得到满足,双方劳动价值都得到报酬。

  可是,如果种庄稼的那户人家,勤勤恳恳,一口气种出了两年的口粮,吃不完,也卖不出去,重要的是,粮食过期会发霉,坏了。

  此时多余的劳动,便成了无效劳动,自己用不了,也无法产生价值。

  一个餐饮小店有两个伙计,其中一个伙计来的时间很长了,但工资不高;另一个伙计年轻,来的时间短些,而老板给的工资更高。

  一天早上,老板嘱托老伙计去集市上看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买,老伙计去集市上溜达了一圈,兴冲冲地跑回来:“老板,今天集市上的土豆刚从地里刨出来的,新鲜,价格也不高,我们要不要买。”

  老板说:“要买,你去问问有多少?”

  老伙计又跑回集市上,半个小时后跑回来,说:“卖土豆的说有半车。”

  老板说:“量足够大,可以,价格呢?”

  老伙计愣住,又跑回集市上,半小时后跑回来:“价格是一块五一斤。”

  老板又问:“有折扣优惠吗?”

  老伙计再次愣住,准备再跑一趟,被老板叫住。老板喊来年轻伙计,说:“你去集市上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买的?”

  年轻伙计跑过去,约莫一个小时后回来,一样兴冲冲地说:“老板,今天集市上有刚出地的土豆,新鲜,量大,他们有半车,我问了,价格还行,一块五一斤,如果我们买的量大的话,能给我们7.5折优惠。我在想,我们最近正在推出一款土豆新菜,应该对土豆的需求很大吧。”

  老板微笑着说:“可以。你把他叫过来。”

  年轻伙计说:“我已经把他们喊过来了,在街头那里等着呢。”

  老板回头对老伙计说:“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不给你加工资了吧?”

  从劳动量来看,老伙计跑了好几趟,劳动量更高;年轻伙计只跑了一趟,劳动量更低。但老伙计大部分劳动都是无效的,可以一趟办完,跑了好几趟都没办完。

  这就是功劳和苦劳的区别。

  04

  很多年前,我参加第一份工作,受到职业培训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年轻伙计能一趟就办完,说明他至少非常清楚三点:

  第一,业务需求:店里正在推出一款土豆新菜,对土豆的需求量很大;

  第二,老板的价位需求:一块五一斤,折扣7.5折能够接受;

  第三,市场行情。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努力不值钱,劳动未必光荣。

  不知道公司需求,不知道市场行情,跑来跑去,这样的劳动光荣吗?不光荣。

  不知道市场需求,闷头加班,业绩做不上去,也不知道调研,还是闷头加班,这样的劳动光荣吗?也不光荣。

  是以,劳动未必光荣。

  那什么光荣?答案是,交易光荣。

  交易至少包含三个流程:知道市场需求,劳动输出产品,交易达成。

  找准需求,而并非盲目上马。有的放矢的决策之后,劳动才更精准,更有效率。否则匆匆忙忙动手,最后不是市场需求的东西,费力不讨好。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

  中国人向来缺少“交易思维”,例如,我们常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是很不道德的一种观念,本来要你往南跑,你现在往北跑,跑的距离一样,但目的地不一样,也有苦劳,但这份苦劳有价值吗?没有。

  每个人,都应该有交易思维。职场的本质,是你的劳动,满足公司需求;满足需求,劳动就有价值,没有满足需求,你夜夜加班,周末不休息,工资依然不会涨上去。

  05

  有效劳动

  为什么我说劳未必光荣,交易光荣,每个人都应该有交易思维?

  因为劳动强调付出,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体力。付出就未必光荣,家庭里,情感中,过度的,不问所以然的付出,不仅无法表达爱,反而招来不满。

  交易思维强调有效,不问过程,只看结果,结果合乎需求,就能得到市场,得到职场认可,能升职加薪。

  那么想想,在你生活中,忙忙碌碌一整天,累死累活加班,究竟有多少,是有效劳动呢?

  作家李尚龙写过一篇文章《你只是假装很努力》。

  他有个学员,大三,准备考英语六级,考了三次,都没过,很郁闷,问李尚龙:“龙哥,我明明很努力啊,为什么六级,总是考不过?”

  李尚龙也觉得她很努力,每天都抽两小时做习题,背书,按理说,以这样的努力程度,六级早该过了。

  他很纳闷。

  后来一位这位学员的同学告诉李尚龙:“她是我们学生会副主席,还是很多个社团的领导,每天很多各种各样的杂事儿,根本没有空余时间学习。你看着,是,她在图书馆做习题,其实,她都在各种群里聊微信,布置社团的各种活动,根本静不下心来。”

  李尚龙恍然大悟。有一种努力,是假装很努力;有一种劳动,其实是无效劳动。

  多少人嚷嚷着健身,每天去健身房2小时,其中一个半小时都在自拍和找各种帅哥美女搭话,剩下半个小时,匆匆跑步,练铁,结束;

  多少人嚷嚷着学习,每周末去图书馆看书,带着手机,带着充电宝,一坐一下午,玩了几把游戏,看了几集韩剧,最后看一会儿书,也许不到半小时,结束;

  多少人嚷嚷着早睡,十点就上床,刷抖音到凌晨一点才睡,第二天起来,依旧黑眼圈浓厚;

  多少人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但其实整个上午都在玩手机,整个下午都在和同事聊天。本来一上午可以完成的工作,非拖到晚上。

  所有这些,看起来都很努力,其实,有效劳动非常少,效率极其低下。

  人们总是喜欢用忙碌麻痹自己,显示一种充实感,告诉自己:“你看,我多么努力,多么奋进。”而事实上,工作做不完,也做不好,忙忙碌碌,一事无成,此时,把锅甩给命运:“我只是运气不好。”依然希望加薪:“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缺乏有效意识的劳动,就是浪费生命。

  06

  有效付出

  为什么我说未必所有付出都是爱?有些付出反而是灾难,是毁灭。

  曾经看到过一则广告,一个父亲工作很忙,每天忙到很晚回家,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

  孩子表现优秀,得到奖状,藏在衣柜里,原本想等爸爸回家给他看,可是等啊等,等到自己睡着了,也没等到爸爸回家。

  而第二天早上起来,爸爸就已经出门了。

  他很伤心,觉得自己的努力根本不受到重视,一怒之下,撕掉了所有奖状和荣誉证书:“反正他们也看不到,反正他们也只是忙着自己的工作。”

  也就是说,在孩子眼中,你的忙,是无情,是不在乎他。

  但在这位父亲眼中,他忙,是对家庭最大的爱。

  “我只有多挣点钱,才能给家人更体面的生活,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这难道还不是爱孩子吗?”

  这就是自以为是的爱,你以为爱孩子,其实是爱自己,除了满足自己工作成就感,孩子根本无法从你的忙碌中,感受到爱。

  这种付出,看似无私,其实不是爱,也并不值得称颂。

  电影《小偷家族》里面有一句话:“爱你,却打你,这是在撒谎,真正爱你,就会抱你。”

  我换个说法:“很忙,从来不见孩子,却说爱孩子,这是在撒谎,真正爱孩子,就会去陪伴,去肯定。”

  人们总以为,只要自己有付出,就是爱。如果孩子或者家人感受不到,就痛斥他们:“你们根本不理解我!”真的是不理解吗?不是的。而是你的付出,在他们面前,是无效的。

  在亲密关系中的付出,也要有交易思维。

  缺乏有效意识的付出,对你想要照顾的那些人来说,不是爱,是毁灭。

  07

  你看出来了,通篇文章,我都在强调两个字:有效。

  有效劳动,才会挤压你工作的水分,让你看清楚,自己忙忙碌碌,究竟是否真做了有价值的产出?

  有效付出,才会清除罩在你眼前的谜障,让你明白,你的无私,在孩子和家人那里,可能是自私。

  李尚龙后来给那个学员提建议:你都大三了,你都快毕业了,辞掉这些七七八八的社团职位吧,保留最重要要的,专业备考6级,去图书馆不要带手机,给自己专门三个小时静心练习。

  再后来考试的时候,这位学员就考过了。

  再次强调,劳动不重要,有效劳动最重要。

  几种可操作的方式和观念,提升有效性:

  (1)明确需求

  职场也要,生意场也好,上司或者客户的需求,是最重要的。明确需求,是第一要务。

  正如上述例子,年轻伙计正是因为能明白老板的需求,洞悉店里需求,才能一次性把全部工作做到位。

  (2)以终为始

  一个项目,最终要做成什么样子?周期多长?工作如何拆分?进度如何掌控?以终为始,就是站在终点,安排从开始到结束的一系列工作。

  财经作家贺嘉老师说:“跑道上,你必须清楚终点在哪儿,才能起跑,跑的时候,不要低着头。”

  (3)结果导向

  过程不重要,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意场,人们看中的是结果。

  别被自己的努力给麻醉,别给自己营造虚假的充实感,别对自己说,重要的是过程,结果不重要。

  尝试去挤压工作中的水分,砍掉那些无效劳动,让自己的每分每秒,都近可能变得更有意义。

  查理·芒格说,人生其实只要遵守一些简单的信条,就可以过得很好。好观念导致好结果,坏观念导致坏结果。

  我希望你能接受好观念:未必劳动就值钱,就光荣,少做无用付出;未必付出就是爱,少做无用付出。

  真正高质量的爱,是你不用那么拼,也能给家人和孩子更体面的生活,同时,也能给他们陪伴。

  原标题《二胎爸爸胃癌晚期朋友圈令人深思:你无私的付出,不是爱,是毁灭》

土豆劳动老伙计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